全国Ⅲ卷

2020-09-09 07:28
美文 2020年18期
关键词:自画像学姐新生

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真题解读

2020年高考作文着眼考查全国卷一以贯之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和对运用实用类文体,针对具体情境进行任务驱动型写作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围绕“自画像”,注重引导考生关注、思考自我的成长、价值,将焦点集中于考生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和浓厚的哲思色彩。

1.材料剖析。材料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首先材料的第一段属于主题引入部分。通过“镜子”“自画像”等关键词以及“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问题提示文章的行文内容。据此不难得出该题旨在引导学生审视自我,探讨自我的人生价值。材料的第二段则设置写作情境,点出了所写文章的体裁与主题。文章体裁为书信,主题为“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考生应该着眼于“如何”和“好”来辩证、批判地思考二者的内在联系。写信的主体是“我”(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致信对象是高一新生,写作目的是为了给高一新生提供高中生活乃至人生向导。这仍然是任务驱动型的实用类文体写作。

2.命题人的情感倾向。命题人将关注点聚焦于学生本体,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使之自我审视,进行人生思考。人首先得認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去认清社会与现实,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同时,这一命题引导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考生审视已逝去的人生,总结得失,使之及时对未来做出规划,构建新我。另一方面作为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这无疑也是高考的学长学姐们为学弟学妹提供的一面“镜子”,搭建起了毕业生与新生的沟通桥梁,因而具有很强的哲思色彩与现实意义。

3.驱动任务和写作角度。题目引导考生内省,实现自我的价值定位,并且考生也不难想到将自我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统一,这就要求考生对自我、对时代特征有充分的了解,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融合一体,并能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去实现这一统一,借以起到为高一新生提供“镜子”的作用。也可从自身叙事,从小处着眼,讲述自己的故事,回顾自身高中三年来个人成长的困惑及反思,虽然这些问题很平常,却是关乎我们自身实实在在的问题,很具有现实意义,只要情真意切,写出深度,也易成佳作。

4.立意方向。立意方向是多样的,从题干寻找信息:“寻找各种镜子”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榜样的人生来对照自己的人生,以“正衣冠”。通过回答、思考题中的几个问题:“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则启示我们可以对自我进行定位,构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自己,并为之付出行动,从中给高一新生以启发。人是多面立体的,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通过审视过去的自己,反思现在的自己,规划未来的自己,而要达到未来理想的自己,就要涉及“如何”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行动、举措。除了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来定位自己,我们也可以从横向不同状态的自己来给自己定位。比如,我们要为自卑的自己、偏执的自己、容易放弃的自己画好像,使自己成为自信的自己、坚韧的自己等,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状态的自己。此外,考生还应思考“好”应该以何种标准定义,定义的角度应该是多样的,但应当契合当代青年人蓬勃向上、勇担使命的特点,给高一新生以正向引导的作用。无论选取何种角度应注意要有意识地联系当代热点,把自身置于时代背景,提升文章的格局。

猜你喜欢
自画像学姐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学姐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自画像
枯蓬新生
我的自画像
知心学姐
新生
Dear Incoming Freshman (from an Incoming Senior) 高中怎么过,学姐有话说
面对爱情的时候,你能拿出多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