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名纸

2020-09-10 10:39
老年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竹木薛涛

汉朝之前没有纸,文字写于竹木之上。秦朝后期文字有了“篆隶体”,即在篆书的基础上出现了隶书的笔法。这时,有人开始在绢素上写字。竹木笨重,绢素昂贵,读书人用起来极不方便。至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最初用捣碎的渔网制纸,后来又用布头、树皮、乱麻。用渔网造出来的纸叫网纸,用布头造出来的纸叫麻纸,用树皮造出来的纸叫谷纸。随着造纸术的进步,又出现了玉版、贡余、经屑、表光四种名纸。所谓名纸,就是质量好,喜欢的人多。玉版、贡余,用碎布、破毡、乱麻制成;经屑、表光,则纯粹用乱麻制造。这些名纸只是记载在古籍里,因年代久远,没有实物传世。

三国时天下大乱,但造纸业却比较繁荣。尤其在蜀国,以棉丝为原料造纸,造出的纸比之前的纸更柔软,深受文士青睐。三国时期仍然是竹木、绢素、纸的通用时期,至于诸葛亮写《草庐对》《出师表》是在绢上还是纸上,谁也不能确定。到了晋朝,竹木基本上被淘汰,改以纸为主,绢素为辅。晋朝常用的纸是侧理纸。张华《博物志》记载:“南海以海苔为纸,其理侧倒,故谓侧理。”侧理纸以麻类、韧皮类为原料制浆,再掺以少量水苔、发菜,成品后有一点淡淡的颜色。侧理纸也俗称北纸。晋朝南渡之后,开始大量制造南纸。南纸与北纸的区别是:北纸用横帘抄纸,纸纹为横向;南纸用竖帘,纹路为竖向。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用纸大多是南纸,使用最多的是会稽(绍兴、宁波一带)竖纹竹纸,纸高一尺多,长一尺半。东晋时期是没有大纸的,甚至没有大笔。所以,在晋代甚至南北朝之前,几乎没有书法家写大字,也便没有书法家的大字传世了。

《澄心堂纸帖》北宋·蔡襄 24.7cm×2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北朝时期有了凝光纸,因纸质“如银光如霜,洁白光润”,故又名银光纸。此纸是南齐高帝萧道成命人所造,产地主要在安徽皖南黔、歙两县,纸造好后赐给了大臣王僧虔。王是南齐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孙,是一位奇人,深受萧道成的宠爱。到了唐朝,纸的需求量日渐增加,造纸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和扩大。唐朝的主要用纸是硬黄纸,十分名贵。之所以叫硬黄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在前代染黄的基础上,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变硬,有光泽莹润的优点;另一种是指唐人遇到魏晋人书法墨迹,为保存下来采用“硬黄法”进行勾摹,即取纸在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纸性变硬,莹澈透明,以之影写。硬黄纸在唐朝应用广泛,僧人写经、朝廷公文、文人诗章皆用这种纸。当时,摹写“二王”及以前的书法家作品都是用这种纸,摹本很快就在社会上流传。除硬黄纸之外,唐朝还有蓝云纸,是由段成式在九江西山精心制造,据说此纸质地很好,文人雅士皆爱使用。

唐朝还有一种纸,便是产于蜀地、非常适合写诗或写信的笺纸——薛涛笺。《博物志》记载:“元和中,蜀妓薛涛造十色花笺,深为社会所宝。”当时诗人如元稹、白居易、牛僧儒、杜牧、刘禹锡等二十余人,都与薛涛有过诗词唱和,而且多使用薛涛的花笺,因此薛涛笺名传千古。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薛涛只是制作了一种深红色的笺纸,其他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铜绿、浅云等色笺,皆非由她所造。到底由谁所造,现已无从知晓。唐朝除了以上三种名纸之外,还有很多常用的纸张,如白帘粉蜡纸、黄麻纸、白麻纸、桑皮纸、桑根纸、鄱纸、宣纸、流沙纸、笈皮纸、彩霞金粉龙凤丝绫纸。

南唐李后主嗜爱文学,对造纸格外用心。这一时期著名的纸有会府纸,长二丈,宽一丈,有数层棉的厚度;另有鄱阳白纸,长如匹练,卷起如布,这些纸都是前所未有的创造。南唐时期最有名的纸由李煜取名澄心堂纸,这种纸如卵膜,坚洁如玉,细箔光润,深得文人和书画家的追捧。造纸到了宋朝更是登峰造极。宋朝的造纸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竭力仿造前代名纸,一种是不断提高质量创造新产品。比如宋朝仿澄心堂纸就仿得最好,当时的书画名家几乎都用这种纸;又如宋人张永自创新的经笺,就是一种特别好的笺纸,连官方造的笺纸都不如它。宋朝已经可以普遍生产大型纸张,最大的有5丈多长。所以,宋朝除了有许多精致的小画之外,还有许多气势磅礴的大作。宋朝的纸不但质量好,而且十分精致,有彩色粉笺、罗纹纸、藤白纸、研光小本纸、蜡黄藏笺、蚕茧纸、鹄白纸、观音帘纸。

《薛涛制笺图》 刘旦宅

明朝的造纸又前进了一步,不但能仿制之前所有的名纸,还专门开设了“国营纸厂”,如永乐年间于江西西山设立官局专造官纸,其中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是连七纸和观音纸。此外,还奉旨制造专门供朝廷使用的奏本纸、榜纸,以及供大内和高级官员使用的细密洒金色粉纸、五色大帘纸、印金花五色纸。清朝的名纸,总体上和明朝差不多,不同之处是品种更多。而且进口了大量外国纸,如从朝鲜进口高丽金纸、金龄纸,从日本进口竹青纸,从西洋进口金边纸、漏花纸等。

谈古代名纸,主要还是谈适用于毛笔书写的纸张。造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历朝历代都创造过许多名纸,这些名纸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伟大的文学家和书画家。古代名纸,原则上仍属于传统工艺,其最大的弱点就是一旦市场萎缩,就会迅速衰弱和失传。所以,我们今天几乎买不到严格按照古代造纸工艺生产的纸张,即使有售“古代名纸”也是假名。也许有人会感叹传统技艺失传,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既然发明了电饭煲,还有几人仍在使用铜锅、铝锅煮饭?有些东西可以随着历史的步伐前进,有些东西却只能活在历史的记忆里。

猜你喜欢
竹木薛涛
双发展新格局下福建竹木产业的转型升级
初寻雪上飞
浅析健康化设计理念之下的竹木家居设计之美
和狼的第一次交战
故园
几根木头引发的朝堂地震
筷子
陶瓷原木华尔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