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视频平台,探讨国标舞网红现象

2020-09-10 07:45曹泽君
传播力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短视频网红受众

曹泽君

摘 要:20世纪,美国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曾提出著名的“15分钟定律”,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而反观当下的短视频平台,成名的时间甚至被缩短到了15秒。越来越多的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兴起,其中有一类短视频以展示国标舞元素为主,也吸引了大量的受众。那么,受此类视频的影响,受众的心理与行为倾向,促使国标舞网红视频的产生的重要因素,短视频对于国标舞教学的创新是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国标舞;短视频;网红;受众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8-0083-02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作为包含国标舞元素的节目之一,《舞蹈风暴》受到了大众追捧。在2019年12月7日《舞蹈风暴》播出之后,其实时收视率达到了0.439 4%,位于同时期卫视频道的第一位,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之一。该节目如此之大的粉丝量不可能都是舞蹈基础的人群,其中必定有很多对舞蹈陌生的群体,他们是因为什么被吸引的呢?《舞蹈风暴》的选手都是专业舞者,其中有很多是在参加此节目之前就已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众多粉丝量,这无疑是该节目走红的原因之一。那么这样的国标舞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究竟是怎么兴起的呢?基于研究受众被吸引的因素以及国标舞网红是如何在短视频平台上兴起的,本文主要围绕国标舞网红视频的受众心理和行为改变,国标舞网红视频的产生原因,以及短视频对于国标舞教学的创新来进行探讨。

二、受众心理及行为改变的研究

以国标舞网红是如何兴起并对受众产生影响为研究目的,首先需要从受众角度,针对其对国标舞走红的短视频的态度,以及其是否会受这类短视频影响去学习国标舞的行为进行分析。在这部分研究中,通过比较国标舞网红视频中的观众评论以及分析现有文献,从而解读受众心理以及行为倾向。

(一)自己去学习和接触国标舞的心理与行为倾向

有一些人之前接触过拉丁舞,国标舞网红视频会重新燃起对于舞蹈的渴望,作为他们坚持学舞蹈的动力;还有一些人从来没有学习过国标舞,但是受到视频的吸引,从而产生去学习国标舞的行为倾向。这类人群的特征是愿意尝试新事物,年龄尤其是心理年龄方面比较年轻。这两类人在评论里都会表达去学习国标舞的想法,甚至会在评论区直接表达网红可以发布讲解舞步视频的想法。

(二)让他人去学习国标舞的心理与行为倾向

还有一部分受众也会因为国标舞网红视频而受吸引,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转而去希望他人可以去学习国标舞,这样的行为倾向在盼望子女去学习国标舞的父母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曾对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的内容进行研究,除了电视暴力的内容分析,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创建了“培养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受众的世界观潜移默化地被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有些观众在被国标舞网红视频吸引后并不会立刻产生学习的冲动,但是久而久之,他们的心里会产生学习国标舞的想法,当遇到外界的某种契机,比如附近一家国标舞学习机构的成立,之前受到短视频及其他媒体平台的影响就会促使他们做出行为判断。

三、国标舞网红视频的产生原因

基于上述问卷调查引入的变量,分析发现音乐节奏和服饰妆容是影响受众喜好的变量。于是笔者想选取点赞量高的国标舞网红视频,去论证这两个变量究竟是如何影响的。选取身边的朋友为例,她凭借发国标舞的短视频,拥有将近300万粉丝。对比同在抖音等平台上传舞蹈视频的其他专业舞者,他们甚至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过更好名次,但却没有像她一样成为网红。好奇其中的原因,笔者于是想研究一下这位专业舞者朋友的视频有什么特点,可以使之成为网红。

(一)背景音乐及场景

通过仔细观看她的视频我发现,其中点赞量高的视频都配上了抖音时下流行的神曲,且音乐节奏尽量匹配舞蹈动作的快慢,并且音画的卡点很清晰。而反观其他舞者的视频,尽管舞蹈技术水平很高,用的音乐基本都是同期声且是舞蹈专用音乐,虽然专业性很强,但大多是观众没听过的音乐,难以引发受众共鸣。此外,受众喜爱的不仅是国标舞的内容,“求歌名”这样的语句经常可以见之于网红短视频评论区,选择背景音乐也是影响国标舞网红视频的重要因素。

(二)场景及服饰妆容

除此之外,网红朋友场景选择很平民化,很多是在停车场或者是乡间小路起舞。服饰和妆容方面,穿着舞蹈练功服,虽然有别于普通的服饰,但是看起来也比较普通,给人感觉很生活化。通过对其视频内容、音乐、场景和服饰的观察和对比,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就是视频大多比较朴实和接地气。笔者认为這也是其可以在网上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让看似高雅的舞蹈艺术表现的更加平民化与贴近生活,吸引普通人驻足观看。想实现大规模传播时,好的策略不是让内容显得更加高级与专业,而是让其与受众引起共鸣,贴近通俗化的社会,才是有效传播的根本途径之一。

四、短视频对于国标舞教学的创新

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学者麦克卢汉曾指出“新的技术建立了新的感官环境”,依此逻辑,视音频对感官的刺激更为全面,比印刷时代更为“平衡”,是一种让人更加沉浸的媒介形式。短视频拥有规模庞大的受众,短视频不仅只是一种表演,它的产生是否能在国标舞的教学方面带来创新呢?参考现有的文献,学者门普遍认为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可以被用在多个领域的教学。通过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短视频内容丰富,融合多种媒体形式,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在视听等多种感觉上的需求,越来越多受众的使用。传统的国标舞教学是在教室中进行,教学空间和时间相对固定。教师必须在每节课完成规定教学任务,这些内容具有即时性,下课后便无法重复。而国标舞网红短视频则较少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度,它能够被录制、存储以便随时学习,可以转发进行二次传播。但短视频国标舞教学的互动性偏弱。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为平台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成为网红的机会,其中有一类以展示国标舞元素为主,也吸引了大量的受众。通过研究发现,没有舞蹈基础的受众也会成为此类网红的粉丝,受到希望自己或身边的人学习和接触国标舞的心理影响,并会对相应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对于国标舞短视频而言,背景音乐及场景以及场景及服饰妆容是影响其成为网红短視频的重要原因。实现大规模传播时,好的策略是让本来专业性强的小众事物更加生活化而非让内容显得更加高级与专业,这才能让广大受众引起共鸣。此外,虽然国标舞短视频的互动性较低,但其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在防疫病毒的特殊阶段,短视频可以被保存以便随时观看并学习,也为国标舞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邓鹏飞,杨天,王卫平,杨来宝,丁施夏晔,俞海燕,费怡.上海市某高校医学生关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11):1301-1304.

[2]冯立功.5G时代手机短视频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1):36+68.

[3]关峥,李静洁.使用与满足:社会化传播下手机短视频受众需求分析[J].现代交际,2019(1):85-86.

[4]何琳.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 3(33):197-199.

[5]胡梦杰.短视频产业的发展思考——基于抖音APP的优劣势分析[J].视听, 2019(12):164-165.

[6]还国志.“网红”舞蹈对综合性大学民族舞蹈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启示[J].艺术评鉴,2019(16):131-134.

[7]罗岩.短视频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129-130.

[8]王霖.“视听新媒体”背景下体育表演“抖音短视频”教学的探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2):100-102.

[9]肖珉.短视频在新闻评论教学实践中的构建与应用[J].视听,2019(12):234-235.

[10]于文蓁,柴红,马巾茹.短视频教育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9,28(5):269-272.

[11]赵彩虹,王一定“抖音”短视频教学特点及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19(4):43-45.

[12]赵轩.网络短视频的受众心理分析——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视听,2019(12): 166-167.

猜你喜欢
短视频网红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我要当网红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网红”数学课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