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2020-09-10 15:33鲍宇潘文文
体育风尚 2020年8期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传统武术大学生

鲍宇 潘文文

摘要: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其文化内涵与技术价值及身心修炼的功能,值得人们不断地传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武术的发展日益活跃。大学生是一个高文化素质的群体,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明确传统武术在大学生之中开展的现状与具体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

一、大学生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现状

本文通过调查多所高校,当前高校传统武术的发展与继承有以下几种形式:武术校本课程的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单个武术教师的个人班级的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武术社团的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1.高校传统武术校本课程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升高,我国“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政策的稳步实施,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需求的不断增多。国家已经认识到弘扬及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特点的重要性,并逐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国民当中的发展,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传统武术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社会实践价值,这也是少部分高校将传统武术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校本课程的实践效果,由于很少有高校的全部武术课程都由专业武术教师教授,因此教学效果的保障需要进一步的培训与落实,让学生掌握武术的一技之长,能够应用武术与国内外武术爱好者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实现其学习武术的社会价值,是当前我国高校传统武术校本课程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的巨大问题。

2.单个武术教学班的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

单个教师的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一般每个传统武术教师的教学人数为6-7个班,每个班30人左右,因此进行传统武术学习的学生在180-210人的范围左右。从课程的实践效果看,体育学院传统武术的教学效果要好于普通学生,但大多数传统武术的教学都只是简单的套路内容的传授,并未涉及除武术套路外的其他教学内容,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也较少有人应用,因此,高校的传统武术的课堂教学,还是保持在课程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和方法老套,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武术社团的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

武术社团的武术爱好者的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这部分人员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靠指导教师的教学,另一方面靠武术爱好者的自学推广。有部分负责人的教师在武术协会进行代课,但大部分主要靠以前学得好的同学传帮带。以前学得好的同学,有自己从小热爱武术项目的同学且自己在家及武校、武馆学习的同学,有进入武术协会后出于爱好努力学习并取得一部分学习效果的同学。因为武术社团的同学都为武术爱好者,他们为武术项目的付出较其他非爱好者付出的要多些,能够组织传统武术表演,参加武术比赛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的社会价值。

(二)大学生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没有认识到传统武术的重要价值

传统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从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及健康的发展来说都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传统武术特有的礼仪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能够通过传统武术技术的练习,实用方式方法的练习对人进行身体力行的教育。如武术技击中的不顶,当对方来拳攻击,如果双方硬碰硬的用拳对碰,可能造成两败俱伤。但中国武术讲究化力,对方出直拳向前攻击,己方只需要给其发力方向横向的很小圆弧形的作用力就能将对方的力化开,避免伤人伤己。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我们也一样需要圆润,避免伤人伤己的事情发生。

2.没有形成固定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只有形成固定的传承与发展体系,才能较快与较好的发展。中国传统武术在大学生中的开展,形式与种类多样,课程的设置模式也多样,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的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对于传统武术在大学生中的发展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虽然存在,但使得传统武术的发展无法将全部力量拧在一起,不能形成一个合力推进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3.没能形成以武术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观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传统武术技能的学习,能干什么,能帮助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能有哪方面的帮助,教师本身不明确,更难以向学生传达。如武术可以强身健体、武术可以防身自卫、武术可以进行国内外交流、武术可以修炼自身品格等多方面的武术能力,但事实上武术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观并没有形成,影响了学生武术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

二、大学生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统一的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能力目标

根据传统武术的社会实践价值,结合学生能力发展实际,建立统一的大学生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能力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驱动力,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二)实现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方式方法

确定好大学生的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目标后,我们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方法来促进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1.打造传统武术课程

打造传统武术课程本身。打铁需要自身硬,首先是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的改革,无论是正常武术课程教学还是课外武术实践,将传统武术套路技术、实用方法及武术的多方面教育价值的理念综合融合到传统武术教学的课程全过程,打造硬核传统武术课程,让学生感受到武术能力提升对其自身发展的长短期价值。

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武术教学多数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个方式是没有错误的。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多用引导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帮助学生开拓武术思维。同时運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网络平台及微信平台等现代化平台的使用,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武术技能的学习与武术知识的掌握。

3.打造民族品牌

打造民族品牌,树立民族情怀。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本应打上中国人的印记,作为优秀的中国青年,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从民族文化及能力实现等方面加大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促进大学生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三)构建传统武术社会实践与就业途径

大学生传统武术能力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其传统武术能力的实践。只有实践才能促进大学生的传统武术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进一步促进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如通过传统武术的助残、助孤等有意义的表演,使其传统武术能力得到社会爱心的转化。通过商业表演,使得传统武术获得商业价值,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其他武术方面商业能力的开发。通过与国外高校学生传统武术交流表演,向国外友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的形成。通过武术比赛向社会大众展现其传统武术能力,使其得到社会较高的认可。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的发展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实现传统武术的社会价值,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就业发展途径,帮助学生择业及就业能力的提升,并使其有正确的认知,会更能加强学生传统武术学习的积极性。

(四)深入挖掘与运用传统武术中的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在快速的发展,随着知识信息化的大规模的发展,大学生会更快更全面地接触到多方面的知识与社会信息。因此他们对知识与生活的选择会更多样化,怎样培养有甄别能力、积极向上、乐观,有好的才能,可发展、能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界所要解决的实际而重要的问题。

三、结论

当前我国大学生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情况没有形成体系,较为多样与混乱。在大学生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从培养目标到培养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武术要想更快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必须要重新梳理培养目标,打造适合当前大学生发展的传统武术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途径,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多方面全方位的使学生拥有传统武术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四、建议

国家颁布教育政策及组织专业的武术教师进行高校传统武术的教育目标及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使大学生能够拥有武术能力,使武术能力帮助大学生终身成长,使大学生成为传统武术实质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武术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马云慧.大学生体育武术特色课程发展与地方传统体育的传承[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版),2019 (2):6.

[2]王有基.高校武術教学要“打练结合”[J].武术研究,2019 (6):73–75.

[3]李明洋,杨桂其,史传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逻辑构建[J].武术研究,2019 (6):30–31+35.

基金项目: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135409235);

201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9TYC157);

2018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QSX2018-57XG)。

猜你喜欢
继承与发展传统武术大学生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舞台表达形式
湖北民间织绣工艺的现代产业化可能性初探
瑶族舞蹈的道具运用与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