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优化方法分析

2020-09-10 01:28吴丰
环球市场 2020年6期
关键词:优化方法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吴丰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加速,建筑工程行业也迎来了新的繁荣时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赢得了广阔的市场。新时代的发展对建筑工程行业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予新机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成为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方法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发展历史较久,拥有深厚的发展基础,但在施工建筑行业井喷时期,大量的资本涌入市场,使得建筑工程行业鱼龙混杂。传统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中,疏于树立管理意识,没有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潜在中影响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良性进步。近些年,工程质量问题愈发突出,施工材料、施工监督机制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包含多方主体,需要多部门联动工作,但现实中的建筑工程没有做到科学联动,各部门进行孤立工作,彼此之间的联系较少。在大多数工程中,往往会出现外包现象,整体工程被拆分成若干个部分进行外包,彼此之间更难以实现联系。互相独立的各个施工部分无法在技术管理层面进行良好地交流和管理,对于管理方而言,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技术管理难度较大。此外,建筑工程的监督机制严重缺失,目前有效的监管均来自于政府,而企业内部与社会方面的监管缺失严重。监督机制是制约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没有监督的管理工作势必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措施应当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

一、监督机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自身的内部监督体系,用以监督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第二、专业素养。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足够专业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帮助管理工作科学运转。第三、施工材料。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施工材料是重要部分,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将施工材料作为重要的管理对象,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第四、管理意识。部分企业缺乏技术管理意识,不注重在管理层面对技术进行整合,没有为技术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筑行业的参与主体较多,即便构建起完备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也需要一个相应的监督机制进行制约,督促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新的监督机制应当是自下而上进行运作,通过一线的施工人员将最新的施工技术信息进行上报,最后由管理层面的人员进行技术信息整合、分析,从而监督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企业可以尝试在内部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派遣一定的数量的人员进入到施工一线现场,与施工人员进行良性沟通,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对一线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纠错和预警。为了能够保证监督机制的合理工作,企业应当坚持负责人制度,确保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人进行负责,坚持做到问责可以追溯到具体个人。

(二)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工作人员,因此企业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用以提高技术管理工作的效率。企业可以建立内部的培训机制,设置培训基金,降低员工的学习成本,间接鼓励员工参与培训活动,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一些经济实力不足的企业中,可以选择引进外部培训机构以及名师的方式,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尽快加大企业内部的人才储备。企业还可以与政府、社会积极对接,一方面引进专业的有经验人员,这些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可以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一方面引进更多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培养高学历的学生,逐步形成自身的专业队伍。大多数的高校均开设了相关的建设工程技术岗位,企业可以争取与高校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将高校中的研发技术优势、专业人员优势与自身的市场优势相结合,实现双方的共赢,最大限度地解决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的弊端。

(三)加强管理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作为一项高资金投入的工作,会受到较多的资本副作用,需要企业在此方面进行更多的监管。技术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施工材料的选用也至关重要,将施工材料的选用列入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可以直接提高企业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避免劣质材料进入到施工工地,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展和安全。

(四)营造管理氛围

较多的企业内部不注重对技术进行管理,而是采取最简单的技术统一研发、统一使用,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不利于新技术的开发,也不利于将已经研发的技术进行高效地应用,间接降低了人员的新技术研发积极性。企业应当自上而下营造技术管理氛围,形成全员进行技术管理、服从技术管理、进行技术研发的风气,直接推动施工一线的技术应用,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高管应当自觉承担起职业责任,为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树立榜样,从自身的工作出发,尽可能地在企业内部宣传技术管理工作,影响其他工作人员对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关注度。企业也应当在内部的人员构架中进行改变,设立单独的技术管理岗位,使其参与到企业的高层决策,从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决策和工作。在施工一线工地,企业可以选择设立专业的技术管理岗位,专门负责一线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一方面将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地收集和上报,为高层的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事实依据,一方面及时将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工作成果引入到一线工地,加快新技術的应用速度,尽快实现专利红利,将自研技术转变为经济回报,实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多方主体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和探讨,依据自身的实际工作模式,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自身发展遇到的困难。良好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为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证,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建筑行业走向世界,打造自身的技术品牌。

参考文献:

[1]张勇.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优化方法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18):294.

[2]李越.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优化方法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23):272.

[3]李国江.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优化方法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15):325.

猜你喜欢
优化方法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查询优化方法研究 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优化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