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健身现状及解决对策

2020-09-10 07:22王伟谢立军
体育风尚 2020年7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北京市解决对策

王伟 谢立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并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来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并加入到健身的队伍中来。尽管我国参与健身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人们的健身还存着的许多问题需要去进行解决。本文对全民健身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健身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大众健身的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全民健身;北京市;大众健身;现状;解决对策

一、前言

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的提出鼓舞了众多人参与到健身的行列中,通过健身来增强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北京市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物质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神文化的进步。在北京市参与到健身中的人数很多,各类人群通过自己的方式积极地进行健身,塑造体形、增强体质、充实业余生活等,大众健身在北京市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但是,北京市的大众健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其发展,阻碍着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积极寻找对策解决这些问题是北京市需要重点完成的工作,只有这样,大众健身才能如火如荼地发展下去,全民健身的目标才能够得到实现。

二、全民健身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健身现状

(一)大众健身缺乏场地、器械等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健身存在着缺乏场地、器械等的现状。随着参与到健身行列中的人数的增多,现有的场地、器械等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的健身需求逐渐下降,从而不利于全民健身的目标的实现。当前,虽然每个社区都有人们健身的场所,但是器械较少,场地较少,人们只能在健身器械上做简单的动作健身,难以满足人们其他的运动需求。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不仅要求场地较大,还要求场地具有专业性。而当前,北京市的公共体育资源还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运动场馆较少,且收费较贵。场地、器械供给不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得不到满足,全民健身的目标就难以得到实现。

(二)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健身具有盲目性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北京市的大众健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

体育设施、体育场地的建设为人们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物资条件,但是并不是有了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器材,人们的健康水平就能得到提升。人们在进行健身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健身项目,当然也具备一定的随从性。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是不同的,在进行健身时,如果缺乏专业的指导极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给身体带来伤害。然而当前,北京市大众健身缺乏专业的体育人才的指导,体育指导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人们的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健康理念”“预防伤害”等知识理论的学习还处于空白,公共体育专业人才的缺乏,无法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

(三)人们进行健身时缺乏互动

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在健身时还存在着缺乏互动的现状。就目前而言,人们在进行健身时多是由一个人进行,与其他人的交流较少。当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当前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种现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民健身的目标的实现。像乒乓球、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是需要两个人或多人共同完成的,一个人是无法体会到这些运动的竞技性、趣味性的,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也难以得到提升。人们体育锻炼的热情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就不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大众健身事业无法得到根本性的发展,全民健身的目标就难以得到实现。

(四)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

全民健身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健身还存在着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的现状。社区体育活动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从而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中,增强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然而当前,北京市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有的社区一年可能会举办一两次,有的社区根本就不会组织体育活动。由于经费缺乏的原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大多数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参与的人数也较少,也没有起到健身的作用。社区组织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便捷性,且同一社区的人们具有感情基础,交流起来更为容易,活动的趣味性也较强,能够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所以,社区体育活动应该是实现全面健身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北京市应该积极发挥社区体育活动的效果,创造出全民健身的体育文化氛围。

三、全民健身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健身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

要想更好地促进北京市大众健身事业的发展,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北京市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等。健身场地、器材等是物质基础,是人们进行健身的必备条件,只有拥有健身场地、器材等,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北京市政府要加大公共体育的投入,在公园、小区等建设运动场地,完善运动器材等,方便人们进行健身锻炼。此外,北京市要加大体育运动场馆对公众开放的频率,并进行免费或低收费,使人们能够在专业的体育场馆进行健身,满足人们的各类健身需求。此外,北京市还应建立相关的制度,将学校的体育场馆、操场等对外开放,缓解体育运动场地供需矛盾,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健身,推动北京市大众健身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更快地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对公共体育人才的培养,给予大众健身专业的指导

北京市的大众健身缺乏专业的指导,从而导致人们的健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有效地达到健身的目的。给予大众健身专业、科学的指导是实现全民健身的有力保障。然而,现阶段,北京市缺乏专业的公共体育人才,人们的健身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健身效果的不明显容易打击人们健身的积极性。因此,加大公共体育人才的培养是我们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北京市可以在高校、体育院校、医学院等设立相关专业,满足全民健身对高层次的人才的需求;也可以对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能够为人们的体育锻炼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提高人们的健身效果水平,使人们获得健身的喜悦感、成就感等,人们更愿意进行健身,全民健身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三)充分发挥出社区体育活动的作用

社区体育活动对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北京市要充分发挥出社区体育活动的作用,更快地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社区组织体育活动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且人们由于同在一个社区,交流起来也更为方便,社区组织体育活动也更为容易。因此,社区要加大组织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次数,并积极创新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或者社区可以设置奖品及奖励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体育活动中,人们团结协作、拼搏努力,感受到健身的趣味性,并通过健身来增强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地进行健身锻炼。社区体育活动也营造了良好的健身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有利于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

(四)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

为了更好地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推动北京市大众健身事业的发展,还要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体育文化的宣传能够对人们的意识形态起到较好的影响作用,并营造出全民健身的文化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到健身中来。北京市可在广播、电视、网络上进行全民健身的宣传,使全民健身的目标深深印落在人们的脑海中。此外,还可以利用标语进行宣传,在公园进行文化雕塑的建设等,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为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提供保障。

四、结语

全民健身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健身缺乏场地、器械等;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健身具有盲目性;人们进行健身时缺乏互动;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为更好地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北京市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加大对公共体育人才的培养,给予大众健身专业的指导;充分发挥出社区体育活动的作用;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等。这样北京市大众健身事业才会得到更好地发展,全民健身的目标才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谢叶寿,阿英嗄.我国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困境与治理措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9):295-299.

[2]付革.公共體育设施及其建设布局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 (5):34-37.

[3]毕红星.“点一轴系统”理论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布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 (6):29-38.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北京市解决对策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