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路径探究

2020-09-10 07:22于文波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于文波

摘要:思想政治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理性思维能力、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及公共参与意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近年来,思想政治教师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抓手,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构建一个集智慧启迪、实践创新、情感共鸣于一身的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核心素养 教学路径

高中思想政治涉及社会体制、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思想态度、政治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过去,思想政治教师往往利用理论灌输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既缺少课堂互动,也缺少社会实践环节,这使很多学生无法深入全面地掌握思想政治知识精髓,导致政治认同意识模糊、理性精神欠缺、法治观念淡薄、公共参与贫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借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兴趣导入,引发共鸣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学好思想政治学科,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借助教学工具,營造教学氛围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应用,使学生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到教学内容。集声音与画面于一身的动态视频课件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有帮助。尤其对于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思想政治学科来说,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动态元素丰富的轻松氛围,使理论知识变得灵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以《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例,思想政治教师事先制作视频教学课件,课件内容以新旧社会体制为出发点,将解放前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体制,通过真实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解放前的旧社会,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饥饿、贫穷、落后是旧社会的常态。而在解放后的新社会,中国共产党不仅击退了外国侵略者,而且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做主,成为国家的主人。通过新旧社会人民生活状况的比对,教师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渗透到课件中,即人民当家做主是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人民的范围则涵盖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基本阶级力量……这种利用视频课件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本质,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高当代学生的幸福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真实情境演绎,激发学生热情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集哲学理论与理性思维于一身的学科,要想吃透思想政治知识,不仅需要牢记一些重要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凸显思想政治学科所产生的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学生代表将真实情境演绎出来。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例。当教师讲到个体经济类型时,首先可以讲解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即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经营范围包括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服务业、修理业等。然后选择3~5名学生代表来到讲台前,在这些经营范围当中选择一个类型,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模仿和演绎这些行业中从业人员的行为举止。在表演过程中,其他学生猜一猜学生代表演绎的角色归属于哪个行业。如学生甲选择了饭店,可以模仿厨师颠勺的动作,也可以模仿迎宾服务员的职业语言。通过情境演绎的方法,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氛围中,进而对思想政治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互动,活跃思维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法,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互动话题,营造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使学生紧跟教学节奏,及时消化和吸收学科知识点。

1.循序渐进引导,增进师生交流

师生互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过去,教师为了快速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在设置互动问题时,忽略了问题的层次性与渐进性,出现了问题简单化或者问题复杂化的两个极端现象,设置的问题深一脚、浅一脚,极易使学生模糊理论概念,对学好思想政治学科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逐步加大问题难度,以收到理想的师生互动效果,进而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例,教师在授课前,提前准备好课堂互动问题,问题的难度与深度应当逐步提高。同时,教师与学生针对设置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辅助教学的角色,对相关知识难点进行提示,以活跃学生的理性思维。比如,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提示:“同学们回顾一下此前学过的知识,并结合历史知识,想一想我国在旧社会属于什么样的社会性质?”通过教师的提示,学生的思路也会与教师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因此,这一问题也变得简单,即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接下来,教师应当加大问题难度,继续提出下一个互动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这一问题既是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师可以视频课件的方式将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播放出来,然后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一层层挖掘出这道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汇总讨论结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师生和谐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学生也会更加青睐思想政治课堂。

2.设置合作小组,凝结集体智慧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性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划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得出最终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在设置合作小组时,教师应当遵循“能力均衡”的原则,使每个小组中学习能力强、学科成绩好的成员数量相当,以便形成一种公平竞争态势。

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例,教师首先提出一个小组互动问题:“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表决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6个决议草案,表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等。从上述材料中,能够总结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合作小组接收这个讨论问题后,随即进入讨论状态。讨论结束后,教师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学生代表作答,并根据答案的正确性对每个小组做出公正评价。这种生生互动的方法,能够延伸学生的理性思维链条,使学生再遇到类似的思想政治题型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性思考,这对学生学好思想政治学科大有裨益。

三、联系实际,积极参与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注重理论联系,而且涵盖的学科内容与现实生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为了避免教死书、死教书现象的发生,思想政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将相关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還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1.开展参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来说,丰富的理论知识来自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特定的社会场景或组织机构,使学生面对面地接触思想政治学科传递出来的正能量,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

例如,在教学《我国的社会保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当地的社会保障管理局。通过观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宣传纪录片,参观国家公务人员的办公流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切实保障,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实体性物质形态,深入揭示思想政治学科内涵,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成绩。

2.深入基层社区,开展法制宣传

法制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关键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基层社区,让学生扮演义务宣传员的角色,向基层群众宣传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等法律法规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一对一讲解或者视频宣传,使基层群众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产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普法宣传既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树立了法制观念,对其学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酝酿与培养,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炼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思想,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结合,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张瑶芳.浅析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1).

[2]蒋兴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涵与策略[ 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12).

[3]李祖布,汪彦君.核心素养视角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的转变[ J ].教学与管理,2018(1):68-69.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