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姬》两性形象的差异及其原因

2020-09-10 07:22王东云
今古文创 2020年26期
关键词:差异

王东云

【摘要】 森鷗外是日本明治时期近代文学的启蒙者先驱,其处女作《舞姬》作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从男女主人公塑造来看,男主人公在爱情中是懦夫,而女主人公是积极追求爱情的勇者;从男主公的思想构建过程来看,其本人又是封建日本上层的代表,爱丽丝则是被排除在这一体系外的他者。日本变革的不彻底性、森鸥外从小所受的封建传统教育以及中西方文化对于森鸥外的影响造成了这一差异。

【关键词】 森鸥外;两性形象;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6-0006-02

森鸥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作家,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鼻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舞姬》作为他的第一部浪漫主义作品,篇幅短小精悍,但却刻画了一个精彩的爱情悲剧故事,男女主人公性格等形象的差异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主要针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

一、爱情之中的懦夫和勇士

太田丰太郎是森鸥外处女作《舞姬》的男主人公。他学业有成,是名副其实的高才生,19岁便名校硕士毕业,之后又凭借个人努力获得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在留德过程中,偶遇处于困境的德国舞女爱丽丝,并给予爱丽丝帮助,以此为契机,二人不久便坠入爱河。但因和舞女相爱,被上司认定为是误入歧途,最终被撤免官职。面临爱情和仕途的艰难抉择,软弱的丰太郎选择了屈服,成了爱情中的懦夫,其胆小懦弱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时,丰太郎并未做任何具体的正面反抗。他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并没有活出自我,但依然没有去正面反抗自己的母亲和上司。

与之相反,女主人公爱丽丝面对爱情坚定勇敢。虽然出生于底层,但并没有表现出丝毫自卑,坚定地向丰太郎表达自己的爱意,明确表达无论丰太郎是留在德国还是返回日本,都要生死相随。不仅如此,面对老板的苛责和不怀好意,爱丽丝也明确做出了反抗,保护了自己的清白之身。无论是面对爱情和对自我的追求,爱丽丝都没有表现出丝毫胆怯,一直勇敢向前,可谓是真正的勇士,而这在当时男性话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下,更得显难能可贵。最终,爱丽丝在得知丰太郎欺骗了她之后,表现出了愤怒和失望。面对爱人的欺骗,爱丽丝最终发疯,可见她真挚和热烈的爱。爱丽丝虽然出身贫穷,生活艰苦,但相对于社会上层的丰太郎而言,却勇于追求真爱,不似在自由恋爱中扮演“懦夫”的丰太郎,在爱情中做积极的行动者。正反对比,更凸显了爱丽丝的纯洁以及精神的高贵,衬托出丰太郎的懦弱。

二、男权社会的自我和他者

他者(the other)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有学者认为:“他者就是站在自我的对立面上的一切非我的人或事物。正因为自我与他者的如此关系,他者通常是在与自我的关系中被提及和理解,自我就是通过他者来完成其自身的意义界定的。”也就是说,要想进行自我的认同和建构,必须有外在于自我的一切形式的他者的接入和对比才能进行。他者对于自我的定义构建和完善必不可少,就像“镜像”一样将自我与他者的差异表现出来,并依赖于自我成功地将自己与他者区分开来。

通过对女主人公爱丽丝的天使女性形象、恋爱中的牺牲者形象,丰太郎的完美形象、丰太郎和相泽的自私和冷酷无情、丰太郎逃避责任的形象以及文中所展现的婚恋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丰太郎在19世纪的日本构建了自我,而爱丽丝对于当时的日本社会而言,完全是他者形象。首先,丰太郎在遇见爱丽丝的第一眼,从其碧绿的眼中,看见了自己黄皮肤的特征。碧绿的眼是异域的象征,丰太郎由于作为外国人的爱丽丝的介入,开始意识到属于日本民族独特的种族特征,由此进一步促进了其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拉开了与爱丽丝的恋爱旅程。“黄面孔”与“白皙的脸”两相对比强调了丰太郎(日本人)与爱丽丝(欧美人)的本质的不同。正是这种完全异质的差别决定了两者不同的内在、思想以及结局。“黄面孔”受到的日本的约束使他无法真正觉醒,也就无法左右自己,因此在面对“白皙的面庞”的爱丽丝的坚决时退缩了。①丰太郎在此将自我构建成了近代自我意识渐渐觉醒的日本人形象,作为他者的爱丽丝是新的异域形象。之两相对比,丰太郎也意识到封建自我以及软弱胆小的一面,并把对爱丽丝的愧疚一部分转移到对好友相泽的愤恨之上,这其实是他自我逃避的体现,作为他者的爱丽丝的积极勇敢让丰太郎意识到了自己的软弱,于是开始自省,但拿不出勇气面对,所以开始企图逃避责任。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日本社会环境下,丰太郎有着属于其独特的自我,而爱丽丝则相对于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他者。从社会地位来看,丰太郎是毕业于名校且前途光明的男性,爱丽丝是出身低下从事低贱职业的女性。在二人爱恋被曝光之后,丰太郎的犹豫彷徨,以及最终的屈服体现出了这一点。丰太郎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在日本有着相对较高的地位,如果选择爱恋,最终会丧失一切,这是因为作为他者的爱丽丝不属于丰太郎所处的阶层和环境。丰太郎是封建上层的代表,爱丽丝是现代下层的体现,在这一对比中,丰太郎放弃了自由,选择与作为他者的爱丽丝分开,完成了对功名利禄更加重视的封建自我的构建。

三、丰太郎:特殊时代下作者的缩影

《舞姬》中男主人公的软弱和女主人公的勇敢形成了鲜明对比,但由于双方在行动上的不统一,最终造成了爱丽丝的悲惨结局。男主人的软弱并非天性使然,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具有紧密的联系。《舞姬》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19世纪,当时正是日本重要的变革时期。但这却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化运动进行得并不彻底,仍然保留很大的封建残余,武士家族面临没落危机,想要复兴。在此环境下,男子通常被家族寄予兴家的众望。男主人公所背负的责任使其行动的空间大大缩小,也就意味着不能随心所欲,活出自我,所以面对出身社会底层的爱丽丝的爱情,他畏首畏尾。这是因为如果他选择坚持自我,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必然名誉受损,丧失仕途。

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在提高女性现代地位方面做出了很大改变,但就促进男女平等方面还存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樋口一叶在其作品中对明治时期男性的刻画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其男权主义色彩的浓厚。《十三夜》中的男主人公原田勇是上层人士,受过西方教育,娶下层女子阿关为妻,但婚后表现出对妻子的种种不满。同样,森鸥外的《舞姬》《雁》等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暂且不论是否放弃了自己的恋爱追求和自由追求,假设他们真正坚持了下去,很大程度上也会和《十三夜》中的原田勇一样,会丧失最初的新鲜感,以男性自我为中心,不给予女性充分的尊重。正如《舞姬》中豐太郎的好友相泽在劝说丰太郎放弃与爱丽丝的爱情时所说 :丰太郎和爱丽丝的关系不是出于才华上的彼此欣赏,而是出于普通的男女情爱。“非慕才”体现了二人差距的悬殊,社会地位不同决定了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女主人公爱丽丝又怎能有教育基础去欣赏丰太郎的才华呢?丰太郎更是在听了好友这一席话之后,内心立刻觉得自己应该选择仕途,放弃爱情。这说明丰太郎内心深处也认为二人之间的爱情只是男女情好,是浮于表层的心动,一旦和仕途冲突,丰太郎便毫不留情地将爱情作为牺牲品。由此可见,森鸥外男权思想观念的深厚。所以,小说中的处于优越社会地位的男主人公们面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子又怎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倍感优越呢?归根结底仍然在于当时的日本仍然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

此外,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颁布的教育相关的近代化政策中也可以看见这一点。政府颁布提高女子教育水平的政策,但目的是:培育贤妻良母,把女子作为一个为家庭做出奉献的妇女来培养。由此可以看出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处于这一变革下的森鸥外自然也不能摆脱时代的束缚,在心中依然以男性为中心。其作品中的女性仅仅体现的是对于恋爱自由的追求,并没有体现出鲜明的个人主义以及经济独立等要求,仍然需要依靠男性生存。作品中的男性具有丰厚的男权色彩,不过这也是时代的切实体现。本质上也准确表现出了特定社会关系和历史环境中森鸥外女性悲剧的命运之源,也是对森鸥外作品男女形象差异的一个最好解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自由恋爱追求方面,男主人公丰太郎的懦弱和女主人公爱丽丝的勇敢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及男主人公通过女主人公作为异域代表的他者的介入完成了对西方浪漫主义向往但受日本封建官僚主义禁锢的自我的构建。关于这一男女形象的鲜明差异,男主人公丰太郎形象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当时日本变革交替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也和森鸥外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女主人公爱丽丝形象的塑造既是森鸥外受中国古典小说影响的体现,也是他个人对西方文化憧憬的一个象征。

注释:

①矢部彰:《我本性》の自覚.立教大学日本文学.2004.

参考文献:

[1]丘培培.论森鸥外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特色——森鸥外小说创作初探[J].国外文学,1982,(01):54-82.

[2]刘立善.论森鸥外小说《雁》的人物悲剧[J].日本学刊,1998,(02):125-138.

[3]郭勇.他者的表象——日本现代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武义雪.他者理论视角下的《舞姬》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06):46-48.

[5]曾峻梅.解析《舞姬》中自我的多重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05):121-127.

[6]徐小雯.森鸥外文学中的反男性中心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6.

[7](日)森鸥外著,高慧勤编选.森鸥外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8]李学义,崔美玉,权玉华.中国文学对森鸥外创作的影响[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差异
相似与差异
平等的意义
应用导向下的标准成本法综合案例构建
南北过冬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差异”作文导写及例文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