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审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

2020-09-10 18:35李婧娴
今古文创 2020年32期
关键词:声乐艺术审美观

李婧娴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审美观念上带来的影响较大。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使得声乐艺术审美观念发生巨变。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与文化积淀,声乐艺术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审美观念方面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基于传统文化审美的视角,就声乐艺术的审美观进行了梳理,以掌握传统文化审美对声乐艺术审美观带来的影响,在声乐艺术中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审美;声乐艺术;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J6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2-0061-02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艺术文化瑰宝中最为经典和古老的音乐艺术形式,不仅文化价值十分重大,而且艺术品质十分鲜明,审美特性十分独立,在人类声乐艺术不断演进过程中,审美取向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价值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审美观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主要取决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而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有着丰富而又绚烂的音乐文化,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场合中,声乐艺术可谓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一、声乐艺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从中华音乐发展的历史场合不难看出,不管是在先秦时期,还是在唐朝、元朝、明清时期,都是以声乐为主,在春秋时期有《诗经》和《楚辞》,在唐朝有歌舞变文,在元朝有散曲说唱,在明清时期有戏剧。

就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而言,声乐艺术审美观与传统文化在美善合一与和谐统一以及清晰简单和韵味美方面是有机结合的,不仅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民众特色得到了彰显,而且还释放了强烈的音乐艺术感染力。因此,传统文化审美下对声乐艺术审美观的形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1]。

二、中华传统文化审美对声乐艺术审美观带来的影响

声乐艺术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中华传统文化审美给声乐艺术审美观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具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演唱方面的影响

中华声乐艺术的审美基础讲究字正腔圆。也就是在演唱过程中,既要清晰吐字,又要字调正确,尤其是要发音圆润悦耳,且将其作为审美标准,同时还是声乐艺术中经常被提及的审美标准,既要将其作为声乐艺术中成为声学的审美标准,而且又是声乐艺术的基础,所以最高境界的审美标准,也是最高境界的审美追求。因此,声乐艺术中,只有实现字正腔圆,才能彰显声乐艺术的美。而要做到字正腔圆,就需要切实做到清晰吐字与圆润发音这二者的统筹兼顾,既不能为达到圆润发音而出现吐字不清的情况,也不能为清晰咬字而忽略发音效果。因此,清晰吐字作为圆润发音的前提,只有做到字正才能腔圆,以防对歌唱内容表达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才能得到良好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

在演唱过程中,只有在别人能听懂的基础上,才能给观众带来悦耳的效果,所以字正腔圆是声乐艺术的最基本原则,将字正腔圆作为良好的声乐艺术体验,不管是哪种民族唱法,不管是采取哪种方式来呈现,字正腔圆均属于最为基本的要求。

尤其是在传统的戏曲中,只有注重清晰吐字,并将其作为基本准绳,从而使得戏曲成为我国声乐艺术中十分亮丽的风景线。而在此基础上,字正腔圆需要注重字与声具有韵味美。因为韵味作为声乐中最为基本的元素和要求点,既要确保吐字清晰,又要将字的韵味表达出来,而这正是演唱者最为基本的技能要求。其中,字韵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助理作用较为明显,而字正腔圆中的“腔圆”实际就是声韵美,是以字正为前提的声音美,通过以字带声,借助声韵美表达情感,又是声乐艺术中的另一种技巧。所以,为达到声音美的效果,需要演唱者综合喉、唇、舌、牙的功夫,并对发音大小、声音力度等方面准确把握,也需要注重唱的技巧如何运用与如何处理。

在声音优美动听的同时,还要采取发音技巧,达到基本音调得以控制的目的,使得更好地对唱调进行修饰,在强化演唱色彩的同时,将其作为声乐艺术的审美追求类型之一[2]。

(二)表演方面的影响

声乐演唱需要做到字正腔圆,而声乐表演则需要做到声情并茂,也是经典审美元素,需要将声音与情感进行有效的融合。

在进行声音艺术活动时,采取声情并茂的表演方式,有助于特有审美观念的形成。相较于奔放而又热情的西方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大特点之一就在于内敛含蓄,所以使得我国在声乐艺术审美中注重宣泄情感的含蓄性。感情又属于声音的灵魂,若声音缺乏了感情,就好比丧失了情感的木偶,没有欣赏价值可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情感能否强烈表达是最为核心和关键所在,尤其是在表演过程中,情感好比统帅,直接对演唱基调与声音形式有着影响,只有以饱满的情感才能精彩演出。

声音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属于内心的外在呈现,利用声音可以表达内心情感。虽然生活中的很多语言苍白无力,但是很多声音能在情感上引发共鸣,使得声音将情感更加形象地表达,所以将声情并茂作为审美标准,声音是自然流露的情感,感情是对声音的重要支撑,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声乐艺术的灵魂就在于情感,也是声乐存在的意义所在,所以在中华声乐艺术中,始终将情感表达置于首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情感十分注重,通过歌唱,将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利用声音来传递内心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升华。因此,在歌唱中必须情感丰富,而且利用情感将声音表达出来,才能引发听众共鸣。

演唱的声音只有具有感情后才能发声,所以需要在开唱之前就要对歌词与曲调中的情感进行反复分析和理解,这样才能在歌唱中将其蕴含的情感进行准确无误地传递和表达。而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现实生活经验将情感真实表达出来,这主要是由于声乐艺术注重真挚情感,艺术往往源于生活,因此其中蕴含的情感需要源于生活,需要做好歌词意思和背景的深入分析与理解,从而将作品准确表达出来,并且采用一定技巧将情感融入声音之中,通过对自身情感的控制而达到彰显歌唱技巧的效果。在歌唱中,不仅要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且还要注意听众的感觉,只有对自身情感巧妙地加工和处理,才能打动听众,才能使得表演更加成功。

此外,中华传统文化对声乐艺术中还注重做到声情统一,注重声音与情感之间达到自然而又完美的结合,注重声音与情感之间的高度统一。

声乐艺术是把声音与情感这两种不同概念,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将其完美结合和彰显,属于传统文化给声乐艺术审美观带来的主要影响。

演唱者作為声音艺术中的情感直接表达主体,在歌唱过程中,需要将声音与情感进行巧妙结合,这样才能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因此,不仅是声乐的基本要求,而且还是彰显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表现,通过声音表达情感往往是艺术作品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在一点一滴的声音中,将情感流泄出来。

(三)艺术方面的影响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事物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往往高度注重,而正是这样的文化影响,使得其成为声乐艺术中的另一种审美标准,也是力求达到的艺术境界,具有中正平和的特点,这一审美标准是将中庸思想作为基础的审美体现。

中庸思想作为儒家的代表思想,其核心就是讲究一定的“度”,注重不偏不倚,因此,在中正平和中的“中”,就是在艺术表现中需要把握一定的度,着力实现不偏不倚。而“和”就是和谐统一,因此在声乐艺术审美中,中正平和这一审美标准对声乐艺术审美观带来的影响如下:

一是把握好应有的度,需要注重情感控制,把握好情感的“度”,以确保情感表现处于最佳状态,在中庸思想中秉承过犹不及的理念,所以需要在声乐作品表现中做好情感的控制与节制。

二是做好和谐统一,也就是在声音与情感、人与歌、歌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也就是要在歌唱中注意所蕴含的辩证关系。

三是采取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做到含而不露,因此需要在表演前做好作品的整体把握,要对其整体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分析而掌握好作品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但是传统文化影响下,往往并没有在声乐作品中直接表达情感,更多是在艺术作品中蕴含情感,而正是由于含蓄与内敛,将表达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刻与触动人心,因此,作品中的情感往往是在欣赏过程中所感知的。

不同民族的声乐表现往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这就需要切实注重作品中情感元素的拿捏,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3]。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审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需要切实意识到声乐艺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从演唱、表演、艺术三个方面,分别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和中正平和,以更好地在各自的审美标准下把握好声乐艺术审美观。

参考文献:

[1]张晓农.传统文化审美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兼及中西传统艺术的审美差异[J].音乐研究,2004,(01):59-64.

[2]吴伟.探讨传统文化审美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J].戏剧之家,2018,(24):68.

[3]康晓丹.传统文化审美视域下的声乐艺术审美观[J].作家,2015,(12):221-222.

猜你喜欢
声乐艺术审美观
解读“黑色”二元对立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
审美定位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美术鉴赏力和提升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