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泰国小说《画中情思》中人物形象对泰国社会现实的映射

2020-09-10 07:22柳庆琼
今古文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映射人物形象泰国

柳庆琼

【摘要】 《画中情思》是泰国著名作家西乌拉帕的代表作之一,是泰国近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以贵族女子蒙拉查翁·吉拉娣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透彻地分析那个时代中各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作者在二者之间做到了典型人物的个性与社会概括性的有机统一。本文从《画中情思》中所提及的主要人物形象入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人物形及性格以体现当时泰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旨在更深刻地理解此部文学作品中所映射的泰国社会现实。

【关键词】《画中情思》;人物形象;泰国;社会现实;映射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11-02

一、西乌拉帕及其作品《画中情思》的创作背景

西乌拉帕(本名古腊·柿巴立),1905年3月31日生于曼谷的一个职员的家庭,他四岁即入学读书,中学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能力便已开始显露。中学毕业后考入政法大学,获得法学士的学位。之后创办过杂志,亦担任过报社主编。西拉乌帕是一位热情的战士,始终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奔走呼号,他舍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一条斗争的道路,屡遭反动派迫害,两次被捕入狱,晚年被迫流亡海外,最终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

自1238年素可泰王朝(1238-1438)建立后,泰国便开始实行了军政合一的君主集权制,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和吞武里王朝(1767-1782)仍借鉴并实行君主集权制,一直延续到曼谷王朝(1782至今)初期——拉玛一世王继承并巩固加强了封建君子专制统治。除此之外,还巩固和发展了阿瑜陀耶王朝的封建等级制度——萨克迪纳制度。直到拉玛五世时期萨克迪纳制度才得以废除(但是萨克迪纳封建制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改用为“薪俸制”。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开始入侵暹罗,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拉玛五世王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由十二名部长组成的内阁(其中有九名是国王的亲兄弟),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此同时,拉玛五世王进行了其他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废除奴隶制、改革教育制度等),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加之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暹罗的工人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1923年,暹罗工人联合会诞生,暹罗工人运动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阶级的觉悟也不断提高。

1928年,曼谷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小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为谋求自身的解放而斗争。暹罗的农民,因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不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同时还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广大贫苦农民在地主的残酷剥削下,陷于极端贫困的境地。1932年6月24日凌晨,在“推翻贵族专政”“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口号下,“六·二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了。此次政治运动结束了素可泰王朝以来相沿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西乌拉帕热情的迎接了这场革命,然而,政体的改变并没有给人民带来民主与自由。西拉乌帕代表和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要求,以笔为剑,又一次射向封建主义 ,一篇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描写来对泰国社会现实进行映射的一部作品——   《画中情思》诞生了。

二、初探《画中情思》人物与社会现实的滥觞

(一)蒙拉查翁·吉拉娣

蒙拉查翁·吉拉娣是该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出生在一个王宫之家,天生丽质,从小严受家教,循规蹈矩,被送进皇宫里给一些公主、妃子当支使;被禁锢在自己家——当时成为王宫中学习“功德”“贤妻良母”一类的东西。生活的圈子非常狭小,长期在王宫贵族当中周旋,与外界的联系微乎其微。其余的时间基本都是花在如何去保持自己的容貌,认为女人生下来就有着点缀世界、给世界增添快乐的义务。虽是家中长女,且才貌超群,却看着自己的两个妹妹和她们所爱之人结婚,自己却连所爱之人都还未出现。吉拉迪也渴望爱情,也向往着能有一个自己的家庭,希望能和外界交往,憧憬着许多理应实现的美好的理想,如同那两个妹妹一样。可年复一年,她的梦想也没有变成现实,直到她三十五岁时,昭坤·阿堤甘巴迪闯入她的生活。她最终与现实妥协,嫁给了昭坤,当在日本遇到诺帕鹏的时候,爱情的种子在她心里开始萌芽,当诺帕鹏想她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爱意时,吉拉娣却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将爱情之火藏在心中,含蓄地劝说着诺帕鹏应该以学业为重。当诺帕鹏激情褪去,毕业回国准备与未婚妻结婚时,吉拉娣因病抱憾而终,去世之前才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诺帕鹏,她爱他。

吉拉娣向往自由,渴望与外界联系。当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但能得到一些自由和狭小乏味的现实生活两者之中进行抉择时,她选择了前者。正如作品中她自己说道:“我渴望认识、熟悉、接触外部世界,急于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做一些不同于三十四年来每日必做的事情,除了结婚,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婚姻可以为我能够去认识和习惯另一个新奇世界的生活而感到宽慰,尽管没有爱情。”但她却不敢冲破封建传统的桎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和爱情,而是软弱、逃避、屈从于现实。吉拉娣的身上展示了泰國根深蒂固的男权之上的封建思想——女子未嫁从父,即嫁从夫。“我是围绕太阳转的,自己无法选择,只能由‘太阳’决定”,这里的太阳所指的便是她的丈夫——昭坤。

(二)巴莉

巴莉是诺帕鹏素未谋面的泰国未婚妻,是诺帕鹏的父亲为他找的。从诺帕鹏去日本留学就一直等待着(五年)诺帕鹏回国与她结婚。该作品中对巴莉的描写不多,但我们却能看到一名与未婚夫素未谋面的女子可以痴痴等上五年,在她身上笔者看到了巴莉对自身命运的顺从。

无论是女主人公吉拉娣还是巴莉,她们在这部作品中都是当时泰国社会中女性的缩影。作者通过对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刻画描写,展现了当时泰国社会中的女性不得不屈从于封建礼教,被陈腐的男权至上封建思想所束缚,当她们自己想要追寻的东西与社会现实发生碰撞时,她们不得不与现实妥协,放弃自己对“自由”的追寻。

(三)昭坤·阿堤甘巴迪

昭坤(“昭坤”是泰国对有披耶爵位/侯爵的人的尊称)是吉拉娣父亲的朋友,年逾半百,泰国一位小有名气的富翁。后与吉拉娣结婚,扮演着一位慈夫的形象,后不久便去世了。

昭坤为何会娶一个年龄差距如此之大的年轻美人——吉拉娣呢?是如旁人所推测的财神爷起的作用还是各方面的威逼呢?二者皆不是。主要原因在于昭坤在当时的泰国社会有着一定的地位(披耶爵位),除了地位和权利,亦需要来享受一些自于旁人的赞赏。正如吉拉娣所说:“他需要享受,对他这种人来说,这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幸福”。当昭坤带吉拉娣出席一些宴会时,旁人对他的羡慕与赞赏便是昭坤所追寻的一种精神上的幸福。虽然昭坤讨厌把空闲时间花在各类生人打交道上,但此时此刻,昭坤应该是非常乐意的。

作者含沙射影的将昭坤在此部作品中的形象指向当时的泰国社会上层统治者,赞美与讥讽并存。在人人都称赞他是“好人”的时候,我们不能趋之若鹜,在肯定他的好的同时,也要看到暗处所藏匿的一些桎梏和枷锁。

(四)诺帕鹏

诺帕鹏是一个热情的人。当昭坤给他写信希望他帮忙安排生活日常的时候他便很高兴地答应并帮忙安排布置了,整个日本行程里诺帕鹏也是如影随形,尽可能地让一切妥帖之极。诺帕鹏是一个好奇的人。当他看到年近半百的昭坤娶了年轻貌美的吉拉娣时,他便开始妄想猜测,与吉拉娣进一步接触熟悉后更是直言不讳地问起了关于吉拉娣与昭坤结婚的理由,直至心里的谜团散去。诺帕鹏是一个勇敢的人。当他知道自己深深地爱上了吉拉娣时,他向吉拉娣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并与吉拉娣有了肌肤之亲。诺帕鹏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当他与吉拉娣的感情逐渐升温时,他并未告诉自己在泰国父亲已经为他挑选了一名未婚妻,他知道日后要同她结婚,却对吉拉娣一度隐瞒,不敢面对现实。诺帕鹏是一个不坚定的人,当吉拉娣离开日本后,三两封书信便让这个最初为吉拉娣如痴如醉的男子將重心转移,不再爱恋吉拉娣,即便吉拉娣写信告诉他昭坤去世的消息,他也从未想起往事,一切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诺帕鹏是一个软弱,屈从于现实的人。他在日本所有的雄心壮志在回到泰国那片土地上时便烟消云散了,他归顺于现实,听从父亲的安排,他与自己素未谋面的未婚妻结婚了。

这样一个性格复杂交错的泰国男子,作者通过对诺帕鹏这一人物形象多方面的描写,即体现了当时泰国人民的一些突出性格特征,也折射出当时泰国人屈从于现实,不敢为自己发声,被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所禁锢的悲惨现状,以及泰国社会当中存在的一些不坚定的政治立场的社会现实。

三、结语

作者在《画中情思》这部作品当中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棱角分明,无论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吉拉娣,指婚未嫁的巴莉,“好人”昭坤,还是年轻学子诺帕鹏,作者都给他们赋予了一层面纱,可揭开面纱,笔者又看到作者以润物细无声之笔将其内心所想折射在各个人物之中,以此来宣泄内心的不满但又无可奈何的无奈之情。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映射了当时泰国社会的丑恶现状,为自己被困于内心的声音而发出的呐喊,为自己的不能实现的理想而借文字以奔走呼号。

参考文献:

[1]西拉乌帕.画中情思[M].栾文华,刑慧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中山大学.泰国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史国栋,李仁良,刘琪等.泰国政治体制与政治现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4]杜洁.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5]宋清润,张锡镇.泰国民主政治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6]李健.西乌拉帕及其成名作《画中情思》[J].教学研究,1985,(2):84-88.

猜你喜欢
映射人物形象泰国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新年游泰国
RMI原则在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美国动画电影题材变化及现实映射意义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