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就业创业服务指导探析

2020-09-10 00:23谢莉娜
启迪·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创新

摘要:新媒體迅猛发展的态势, 不断冲击和影响着当前就业创业服务指导方式。为有效应对, 高校必须创新观念、手段和渠道, 统筹规划, 搭建起基于舆论导向、需求契合以及资源整合的新媒体布局, 用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服务力、凝聚力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 就业创业服务指导; 创新;

一、新常态下的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亟需助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级政府都在积极谋划如何高效推动毕业生就业, 有力促进大学生创业。让大学生拥有清晰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观念, 规范的职业道德标准和娴熟的应对方法、技巧, 正是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的重要主旨和目标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给就业创业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因此亟需不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体系, 利用“集成传播力、促进影响力、提升服务力、增强凝聚力”四个力来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

二、新媒体语境下就业创业服务指导遭遇的困境

(一) 新媒体在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的应用现状不甚理想。大部分高校对运营新媒体缺乏创新型思维, 停留在将官网内容简单复刻, 微信菜单直接链接高校自身就业网。但就业网站普遍存在模块精细化不足、互动模块缺失和内容老化及更新频度低等情况, 导致高校视野里的服务指导与学生的实际需要错位, 无法吸引学生持久关注。

(二) 大学生群体在新媒体环境存在非理性行为。通过新媒体平台, 大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广泛的信息来源意味无界的信息空间, 自我性的话题生成导致群体行为的极化性, 可匿名的发布主体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易引起失范的意见表达和不确定的舆情走向。在这种随意性、隐蔽性、开放性的特殊机制下, 对于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和传播信息, 大学生缺乏分辨、筛选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容易产生情绪性、盲从性、偏激性等特点,不利于正能量弘扬和正确价值观引导。

(三) 传统的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存在弊端。传统的就业创业服务存在渠道局限、形式单一、内容老化、时效性差等缺点与学生需求无法匹配, 很难形成有效的指导机制。并严重阻碍了云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上的深化应用, 不能及时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三、新媒体应用策略的相关思考

(一) 主动作为, 抢占新媒体阵地。基于学生立场探索可用媒体, 高校应主动开辟主流新媒体平台, 如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QQ公众号等, 还可选择性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自媒体等成熟互联网资源平台, 形成以官方新媒体为排头兵, 与门户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交互形成合力, 促进多媒介平台集群发展,利用媒体可再生资源的属性进行导流、置换和互推, 汇聚形成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 锐意创新, 促进正能量引导。应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碎片化”阅读特点, 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风格, 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 通过图示、图解、H5、微视频等新媒体形式解读政策、理论与案例, 使信息有效地到达学生并吸引学生, 从而促进正能量的延展转换。这是新媒体场域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紧抓思想引领、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一步。

(三) 精准发力, 构建高效率服务。借助新媒体数字化特点, 利用大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技术获知信息, 有效研判, 智能传递服务给目标受众。利用新媒体信息交互方面的特殊优势, 开通微直播, 定时在线访谈, 直面学生, 有效应答, 做好线上新型服务, 在服务指导中充分运用交互功能, 能对就业动向准确把握, 了解学生诉求和心理情感,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指导模式优化, 如采用MOOC形式, 建立微课程全系, 实现指导方式的自育性。通过实名数据筛选比对、人岗信息提前匹配、创业“一条龙”扶持和定向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定制措施, 帮扶大学生就业创业。

(四) 深处着力, 应用多方位资源。新媒体未来的发展,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设计, 站的高度决定格局。政府主要从宏观调控, 通常以制度化途径促进高校就业工作, 以方针、政策等形式表现, 扩大就业内需。与企业联动, 增进就业渠道的多源性创新, 激发大学生求职能动性;与人社部门联动, 推进创业政策的接地气创新, 简化大学生创业流程;多方联动, 推动就业信息的供给侧改革创新, 虽仅凭高校一己之力难以达成, 但在新媒体场域下, 这是未来高校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的新的结构和必然趋势。

四、结束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理念的不断创新, 其体系与框架研究也会越来越活跃, 找到新媒体时代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策略, 满足毕业生及社会的迫切需求是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吴佳伟.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 2016 (15) .

[2]黄河, 刘琳琳, 王芳菲.新媒体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5:168.

[3]殷乐.新媒体平台的文化传承:问题与对策[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5 (12) :119-123.

[4]应中元, 屈宁华.论高校校属组织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基于对浙江省15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研究[J].才智, 2015 (29) :60.

[5]黄鲵, 张凤详, 金栋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信息工作机制:结构、现实与优化途径[J].新闻知识, 2013 (11) :82-84.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谢莉娜

猜你喜欢
新媒体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