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生的“诚信”教育

2020-09-10 00:44齐继苹
启迪·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美德诚信

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我们中学生必备的良好品质。为了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家庭,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应该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关键词:诚信教育 中学生 责任 美德 力量 策略

诚信,历来是中国古人推崇的美德,细分析起来“诚”主要是讲诚实、诚恳;“信”主要是讲信用、信任,其内涵主要是讲做人要做到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并能对对他人给予充分的信任。

一、诚信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一种力量

什么是诚信?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干金。诚信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说过去中国30的发展依靠的是人口的红利、是廉价的劳动力,那么接下来中国可以依靠的不是货品与货品之间的差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如果是人类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觉的话那我相信信任、互信是最大没有被开发的财富。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他就会就失去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诚信,对于人类来说,说得具体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为人准则。曾经有个杀了警察的激进分子,逃亡了20多年,后来还成为一家大酒店的老板,还有两个可爱且优秀的儿子,后来竟然自己去投案自首了。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令人震撼的话:“曾经,我逃避自己,面对的是生活;今天,我回到自己,面对的是生命。”是啊,一个人可以因为逃避,因为隐瞒,因为虚伪,而有许多种不同的生活,而真真实实的生命只有一个!而只有诚信的力量才能让你的生命永远绽放出最真实、最淳朴、最灿烂的光芒。

1、“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历史上的齐威王也在接受了邹忌的进谏之后,马上取信于民才会使自己的国家出现了“燕赵韩魏闻之,皆初于齐”的局面,也就是说国家的统治者应做到取信于民,否则也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一个人不诚实,人家就不相信你。失信于人,就不会有威信了,也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这是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的父亲从小对孩子的读谆教导。

2、“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忠诚老实,言而有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古人倡导和弘扬的就是这种诚实做人的标准和信用处世的原则。虽说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每个经济主体都有占对方便宜的“机会主义”倾向,但要是没有社会信用的制约,一定会出现遍地是虚假的恶劣局面,从而在经济环境之中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和竞争,也会逼得好企业也非做坏事不可。突出强调“诚信”规范,无疑具有明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针对性。但看社会之中,一些人谎言如潮、虚伪成风、劣假成灾,请看:参加高考的学生考前要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象牙塔”里却也不见得是块净土,试想一下,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人,充斥到社会之中之后,一定会在现上述的情况,不能不令人堪忧。跌倒的老人会赖上扶起自己路人,林林种种。可这些人一旦真正的与人交往之后,还会有人愿意与其为伍并与其合作么,答案一定是-——不会有人愿意于之交流、交往、合作,始作循者最终的来的一定是失败的命运,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践行诚信,讲究策略。

1、教师以身示范讲诚信。

学生做错事,老师可批评学生。同样,老师做错了事,也应该接受学生的监督。老师有错,当学生指出来时,也一定要谦卑地说:“对不起,我一定加以改进。”千万不要认为学生敢指出自己的缺点而火冒三丈。相反,老师要为学生辨明是非,主持公道,敢于发表对处理事情的看法而高兴。这样,潜移默化,学生就会以老师为榜样,逐渐形成伸张正义,大胆认错,敢于改错的忠诚老实的好品德。

2、诚信品质从阅读培养。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品德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父母的引领有利于诚信的养成。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关注家庭诚信,也是教育孩子过程中很有必要的,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父母要培养一个以诚待人的孩子,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诚实的表率。家长与孩子相处必须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家长,逐渐养成诚信的品质。

4、自觉抵制社会中的“不诚信”行为。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出现这些欺诈行为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多行不义必自毙”,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相信,随着我国颁布实施整顿和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我国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一定能从源头上根治这些不“诚”也不“信”的假冒伪劣和欺作行为。

总之,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教育他们从小养成“明礼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此外,还要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律己,为全社会营造诚实信用的良好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1]秦群英.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6

[2]陈兴.中学生诚信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28.

[3]教育厅[2004]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教育部辦公厅,2004.3.25

黑龙江省明水县滨泉中学 齐继苹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美德诚信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道人善即是善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