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的心理阻碍及克服办法

2020-09-10 01:02罗志能
体育时空 2020年13期

罗志能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058-02

摘要 从运动心理学分析110M栏和100M栏的技术动作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阻碍,笔者提出相关克服的办法。并提出跨栏跑教学训练中的学生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关键词 跨栏跑;心理阻碍;克服办法

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是田径运动中技术动作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从事跨栏跑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其心理素质也有特殊的要求。笔者采用文献资料及自己在实践练习中的实际感受,对110米栏和100米栏教学和训练中出现主要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方法进行探讨。

一、过栏的心理阻碍及克服途径

(一)任何体育运动的训练,参与者必须都有专门的运动感知。比如,体操运动员在运动中强调讲究"意识",球类项目运动员在运动中一般会讲究有顺手的“球感”,游泳运动员、跳水运动员在运动中会讲究“水感”,等等。这些特别的感觉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运动情绪,使参与者在练习中,能感觉到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各部机能得到充分发挥,跨栏运动员对栏间的跑动,必须具有良好的“栏感”,也就是运动员要对跨栏和栏间跑(技术教学,训练)的技术特点、属性有精细的感觉判断,这对跨栏的技术教学来说,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运动员能准确判断和感受到人与栏之间的关系,就能消除胆怯和害怕。畏栏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见,跨栏技术和栏间跑的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栏感的形成,与信心的增强是直接相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同学或者参与者学习过程中,不要急于掌握过栏的动作,应当在练习前采用一些跨栏的诱导练习,如上栏、过栏、下栏专门辅助性练习和一般柔韧性练习,然后再与过栏完整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简单的动作感知,逐步提高到复杂的时间和空间感知,从而建立清晰的分解形象到完整动作增强完成动作信心,这样就会加强练习者对跨栏产生挑战的心理反应,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意识,为提高掌握跨栏跑的动作要领所必须的条件。此外,还可以通过念动训练来为运动员建立一定的“栏感”。具体的方法如下:首先让运动员按照教练告知的跨栏动作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将每一个动作的表象及用力方法和感觉在脑海中重复回忆。多次进行回忆可以加深效果,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睡觉前或者是晨操的时候进行念动训练。据有关资料的统计介绍,凡是坚持念动训练的学生,他们对动作的理解都比较深,技术掌握也较好。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念动训练可以有效地建立运动员的“栏感”。

(二)激发正确的动机,克服感情障碍

跨栏跑和栏间跑技能的形成与学习动机有密切的关系,参与者学习的动机越明确,学习的意志品质和毅力就越坚定,掌握动作技能也就越快。因此,若想保证参与者有良好的积极性,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具有深刻而强烈的学习动机时,才能在学习中表现出高度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稳定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才能在各种困难面前毫不畏惧,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感情阻碍,消除惧怕心理,因此,教师应把教书育人的工作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经常提醒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在练习之前利用一些游戏和辅助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锻炼中正确的动机与掌握跨栏技术。

(三)减少不良刺激,增强心理素质.

在跨栏教学和训练中,如果学生在训练初期就经常受伤,那可能就会使他们对训练产生不良影响,害怕再次训练,再次遇到受伤的情况发生,就可能产生条件反射,惊慌失措,导致忘记动作要领,影响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因此,为了减少此类情况发生,我們在教学中初期训练时尽量用橡皮筋或者降低高度等手段,让学生较轻松过栏。

二、栏间跑的心理阻碍及其办法

栏间跑的技术具有重心高、频率快、节奏感强的特点。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要知道学生普遍的心理障碍是对三步过栏缺乏自信心,往往会出现在跨栏跑时拉大步、跑小步、怕受伤不敢发挥自己的正常速度或者是预测不好距离而到栏前突然停下等现象。练习者对上述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能正确地估量自身的能力,从而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中,为了克服这种盲目的心理状态,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一)加强学生对跨栏和栏间跑技术自信心的训练,建立栏间跑三步实际距离的正确概念。

(二)适当的降低练习的强度和难度,比如,适当缩短栏间的距离或者降低栏架的高度。平时注重培养学生栏间跑的节奏感。让学生多次进行重复训练,直到栏间三步跑节奏基本固定之后,再过度到跨栏标准栏距。

(三)“语言刺激”强化栏上的技术动作与栏间节奏感。适当之时对学生进行语言鼓动,鼓励学生勇敢地向前攻栏。同时练习中纠正错误,改进动作,也采用"语言暗示""强调"等二信号,如"起跨点远一点""大腿快压""后腿侧拉前顶""伸臂上体前倾""脚尖勾起"等,同时对技术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强调"对"。"剪再快""再蹬直"。"再向前扑"等,将正确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能增加学生这对技术的改进和错误动作的纠正有显著效果。

(四)发挥摆臂动作的作用,有时在摆臂动作是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环,但是摆臂动作却对跨栏跑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栏间跑的过程中,快速的摆臂可以有效提升两腿交换的频率,从而可以弥补栏间步长不够的问题;在过栏过程中,合理地摆臂可以保持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因此,正确、合理的摆臂动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过栏技术,教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重视程度。

三、全程跑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栏间跑技术和过栏技术,就可以更好地在跨栏跑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最快速度,并且能够顺利的越过栏架。通过实际观察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进行全程跑的过程中最大的心理障碍是缺少自信心和意志不够坚定,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努力在心理学上主要表现为意志的努力,它是建立在技术和身体训练的物质基础上的。是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潜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情绪,也是实现学习者能力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自身信心不足,怕跨栏跑过程中碰到栏架、怕跑的过程中摔倒、怕跑不了全程,等等,在这些消极思想的支配下,由于没有坚强的意志支撑,他们就真的很难顺利完成跨栏跑。他们并非没有跨全程的能力,知识缺乏自信心。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要下定决心、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正确地面对出现的困难,培养意志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达成预期目标。

四、结语

教师在跨栏跑的教学中,学生对跨栏跑产生恐惧心理一般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学习跨栏跑的初期学生对跨栏产生恐惧心理更普遍。加强学生心理训练,是现代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提要,这不但适用于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而且也适用于一般的体育教学训练,适用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全过程,所以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而且还应包括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训练,依靠学生自己去克服心理阻碍树立起对跨栏跑的信心和毅力,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毛健平.浅谈跨栏教学中“栏间跑”心理障碍克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06):215-216.

[2] 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毛健平.浅谈跨栏教学中“栏间跑”心理障碍克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06):215-216.

[4]阳光,郑忠波.大学生对跨栏运动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4(04):77-77.

[5] 张克权.影响体育系女生跨栏跑的因素及教法构思[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0):40-42.

[6]刘朝建,王栋梅.论体育教育专业女子跨栏跑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克服[J].运动,2010(8):69,88-89.

[7]赵素文.让技术指导和心理指导比翼齐飞——以高中女生跨栏跑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1(11):149-151.

作者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体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