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中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2020-09-10 01:02王潇玥毛文慧
体育时空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敏感性分析骨质疏松症太极拳

王潇玥 毛文慧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074-03

摘要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为制定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广泛检索相关文献,最终纳入13篇国内外文献。提取所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后,运用Cochranc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学评价,用RevMan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可以显著提高中老年健康人群的骨密度(SMD=0.54,95%CI[0.30,0.78],P<0.0001,I²=3%)。当太极拳运动的干预频率为每周3—7次,干预时间为30—90min时,骨密度合并效应量SMD=0.62,95%CI[0.39,0.85],P<0.0001,I²=57%,具有中度异质性。在敏感性分析并剔除一篇文献后得到SMD=0.51,95%CI[0.34, 0.68],P<0.0001,I²=22%,由中度异质性降为无异质性,表明适量的太极拳运动有利于提高中老年人骨密度。另外,太极拳运动有利于中老年人第二腰椎至第四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及股骨粗隆部位的骨密度增长。结论: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

关键词 太极拳;骨质疏松症;异质性;敏感性分析

1999年,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1],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2008年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超过9000万人[2],且此数字持续增加,预计2020年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将超过1亿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骨质疏松列为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3],现如今,实施运动处方已经成为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太极拳是一种融强身健体与陶冶心境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以不定向的螺旋式弧形动作为主要运动特征, 不但对人体的关节、肌肉及韧带等大有裨益。已有众多研究运用太极拳作为干预方式,求证其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多数研究结果呈现出阳性状态,但也有少数研究不认为太极拳对骨密度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检索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进一步研究讨论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制定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运动处方提供指导和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对太极拳运动与骨和太极拳运动治疗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大范围地搜集,以“太极拳”“有氧运动”“中老年人”“骨密度”“骨量”“骨强度”“骨质疏松”“Tai Chi”“Tai Jiquan”“Bone Mineral Density”“Osteoporosis”等为检索主题词进行组合式交叉混合检索,并以手工检索为辅助检索手段,必要时追溯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

(二)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文献纳入标准

①实验对象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受试者的性别、身体健康状态、种族、有无运动史没有限制,实验对象须没有任何严重的并发症;②对实验组的干预手段必须为太极拳运动,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运动训练;③运动干预时间不少于120min/每周,实验总周期不少于24周;④对骨密度的检测部位不做要求,但结局指标须为与骨密度相关的测试指标;⑤研究类型须为随机对照实验。

2.排除标准

①实验对象诊断不明确或有严重并发症;②会议及综述类文献;③实验类型为非随机对照实验;④无法获得全文以及重复性文献;⑤实验设计不严谨,实验结果的收集、统计或分析方法不恰当;⑥结局指标不相符。

3.文献筛选

按照纳入和排除的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文獻筛选首先要阅读文章的题目、摘要及其关键词,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进一步详细阅读全文,以确定是否纳入本研究。

二、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

按照规定的检索词,检索获得1995年至2019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1035篇,经过剔除重复、会议及综述类文献,查看题目、粗略筛选摘要和阅读全文后,得到文献67篇。再仔细阅读全文,剔除不完整文献及结局指标不相关的文献后,下载纳入文献14篇,以便进一步筛选。通过对纳入文章仔细详细的阅读,以及对其进行研究设计、干预方案、操作流程、调控手段及统计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评估与分析,最终纳入在2003—2018年之间发表的13篇符合筛选标准的国内外文献。文献中实验类型均为随机对照实验。

(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实验对象均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样本量共计771人,其中实验组(太极拳组)393人、对照组378人。实验组的干预方案为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无任何运动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每次30—90min,干预频率为每周3—7次,干预周期范围为0.4—5年,13篇文献的干预强度均为中等强度。骨密度检测部位包括第二腰椎至第四腰椎(L2~L4)、股骨近端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区、股骨粗隆(Troch)等。结局指标包括骨密度(BMD)、T值、Z值等。本研究采用JADAD 量表(Jadad scale)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JADAD量表质量评估结果显示,纳入文献的平均得分约为3分。

(三)文献偏倚评估

本研究除运用JADAD 量表完成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外,还运用Cochranc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更为细致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0软件对得出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归纳与处理。

分别对纳入文献是否随机分组、隐蔽分配、双盲实验、结局指标盲检、实验数据是否完整、实验结果的完整性和其他偏倚风险7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信息对照系统评价标准。其中6项研究没有采用双盲实验对数据进行评价,7项研究未明确给出具体盲法,所以纳入研究的13篇文献存在少许偏倚性,但文献的整体质量处于中等以上。

三、讨论

太极拳是融修身养性及技击对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底蕴。在我国国家体育委员会对太极拳运动的大力推广下,如今,太极拳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且经常自主练习的运动项目之一。

(一)骨代谢与骨密度

科学的功能锻炼可以影响骨代谢,进行太极拳锻炼时,可以增加局部血液运行,包括骨皮质的血流量,对骨骼系统形成良性刺激,有效地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老年人骨密度保持稳定,并有效调节骨钙——血钙之间的动态平衡。还可以促进血钙向骨内转运、破骨细胞向外输出,从而增加骨量。

(二)应力作用与骨密度

科学的功能性锻炼可以对人体骨骼进行适当的力学刺激,通过肌肉活動产生负荷作用于骨,有效地改变骨内压,不仅可以维持骨量或增加骨密度,还能使骨的弹性增加,增强抗弯曲、抗挤压和抗扭转的能力。

(三)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变化

太极拳运动主要特点是以腰为轴,方向不定以及顺逆缠绕相互变换。由于身体重心反复地往返移动,骨骼肌受到了由反复牵拉而产生的负荷,有益于中老年人骨量和骨密度的增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肌肉均会对腰椎、ward’s三角区以及股骨产生强烈而不定向的应力的作用。因此,中老年人的第二腰椎至第四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及股骨粗隆的骨密度值均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四、局限性

第一,由于太极拳的流派及门类相对较多,虽其融会贯通、一脉相承,但各门各派的招式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且目前仍未能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手段。第二,一些未发表、待发表或存在发表偏倚及版权问题的文献未能纳入研究;且由于语种和数据库的局限,使检索文献的范围受到一定影响。第三,各项研究的研究对象、使用的干预方案、结局指标测量方法等不尽相同,可能导致部分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异质性。

五、结语

有研究显示,不断地做不定向螺旋式弧形动作能使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得到良好的锻炼。本研究共纳入了13篇文献,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周3—7次,每次30—90min的太极拳运动,均对中老年人的骨密度具有积极影响,且太极拳运动有利于中老年人第二腰椎至第四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及股骨粗隆的骨密度增长。因此,规律性太极拳锻炼能有效地改善中老年人骨密度,对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作用。最后,鉴于本研究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将进一步扩大文献搜索范围,并且根据太极拳的不同流派及强度,深入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邓晓琴.运动与骨健康[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1-188.

[2] 宋桦.太极拳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11(15):106-108.

[3]姚鑫,罗琳.太极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锻炼情绪及骨密度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6,34(3):32-36.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敏感性分析骨质疏松症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城镇化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可持续性的敏感性分析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42式太极拳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