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双国家队”模式的利弊分析

2020-09-10 01:02张军
体育时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利与弊中国男篮

张军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101-02

摘要 主要运用文獻资料法对中国男篮“双国家队”模式的利弊进行探讨,认为在促进交流与竞争、选材、提高竞技水平、教练员培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也会增加磨合、管理、投入和评价的难度。

关键词 中国男篮;双国家队;利与弊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触而就的,都要经过反复的尝试实践之后才能看到真实的效果,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会取得成功,中间都要经历很长时间的阵痛期,通过中国男篮世界杯的成绩来看,“双国家队”的组队模式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但这种组队模式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两支队伍都参加了许多的比赛,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可取的地方,当然这种“双国家队”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一、中国男篮“双国家队”组队模式

(一)“红队”+“蓝队”组队模式

所谓的“双国家队”组队模式就是组建两支国家队,一支是红队,另一支是蓝队,在球队人员的选拔上,采用了邀请球员的方式来组建球队,和以往的征召球员具有很大区别,邀请方式给予了球员很大的自主性,球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训练计划和个人意愿等情况来自主决定,是不具有强制性质的,当然从两支队伍的人员构成来看,为了确保两支队伍的实力比较均衡,球员是要分散在两支队伍当中,来代表中国参加比赛,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比如说丁彦雨航、赵继伟、王哲林和周琦等球员在红队,易建联、周鹏、郭艾伦和韩德君在蓝队。两支队伍都是以老带新,但是在备战过程当中以年轻队员为主,经统计,中国男篮红队前后共有36名队员参加集训和比赛,中国男篮蓝队前后共有45名队员参加集训和比赛。

(二)“双国家队”的参赛模式

从“双国家队”的组建到“双国家队”的合并,两支队伍都有自己的比赛任务,首先,两支队伍组建完毕之后不断地集中训练,都要各自参加一系列的邀请赛和对抗赛;然后红队主要参加雅加达亚运会、蓝队参加亚洲杯的比赛,红队主要参加2019年篮球世界杯第一阶段的预选赛;期间蓝队和红队都要参加在深圳举办的斯坦科维奇杯,两支队伍都要与相同的队伍进行交手,两支队伍相互不交手。从最后的成绩来说,红队的成绩要更好一些,获得了雅加达亚运会的冠军,蓝队的成绩相对差一些,但是也锻炼出了一批优秀的球员。这些比赛都是以老带新、大量的启用年轻队员为主,给以年轻队员充分的时间和实践来快速提升竞技水平,磨合整支队伍的实力。

(三)“双国家队”教练团队的构成

中国男篮“双国家队”组队模式在教练员人选的选拔上和以往相比也作出了较大的改变,以往中国男篮都是从国内外聘请教练员来执教,其中不乏尤纳斯和扬纳基斯等世界名帅。这次中国男篮组建“双国家队”,两支队伍的主教练都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来选拔,并且是以国内优秀的年轻教练员为主,通过评定选拔,最后选定李楠为中国男篮红队主教练,杜峰为中国男篮蓝队主教练,两位主教练各自组建自己的教练团队来指导球队日常的训练和比赛。

二、“双国家队”组队模式之利

(一)增进两队间的交流与竞争

“双国家队”的组队模式从目前看来不但可以扩大交流还可以形成良性的相互竞争关系,使更多球员走出来,扩大了交流范围,两支队伍和球员之间比拼赶超,从而促使整支队伍无论是从精神面貌、竞技水平和个人实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越。转变了之前的国家队队员认为进了国家队就是荣誉,训练比赛都出工不出力,来国家队就是镀金来了的一种不良现象和风气,所有人都要拿自己的表现和实力来说话,锻炼队员有责任有担当的精神品质。

(二)利于及时发现潜力球员

“双国家队”的组队模式扩大了国家队的选拔规模和基数,在红队和蓝队当中都是以年轻球员为主,给予了更多年轻球员上场比赛的时间和机会,“双国家队”的队员几乎每一支CBA联赛球队的球员都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受到邀请的队员当中,八一男篮的郭昊文是2000年之后出生的球员,是所有被邀请球员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位;红队的刘志轩是从我们的CUBA大学生联赛走出来的球员,蓝队的张镇麟是从美国的NCAA(杜兰大学)大学生联赛来的球员,可见“双国家队”对于年轻球员的培养力度之大。“双国家队”模式通过训练和比赛还涌现出了吴前、任骏飞、胡金秋、胡明轩、孙铭徽和阿不都沙拉木等一批实力不俗的年轻球员。

(三)大幅提高竞技水平

通过“双国家队”组队模式的训练和比赛大幅度的提升了球队和球员的竞技水平,在“双国家队”组队的初期,不论是红队还是蓝队的比赛战绩都不太理想,球员个人实力的表现也比较挣扎,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比赛的磨合之后,两支队伍的整体竞技水平和实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比如中国男篮的红队在亚运会上夺得了冠军,有的比赛都是大比分逆转取得胜利,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和顽强的精神面貌,蓝队也在世界杯第一阶段预选赛中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比如吴前、任骏飞和阿不都沙拉木这样年轻球员在之前的俱乐部联赛当中上场时间不多,表现不好,通过“双国家队”的锻炼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并建立了信心,回到联赛之后,经常有上佳的表现,逐步确立自己在球队的主力甚至是核心球员的位置。

(四)为本土教练的培养与利用提供平台

“双国家队”组队模式通过公开竞聘确立了李楠和杜峰为两支球队的主教练,作为主教练特别是中国男篮的主教练,两位都还只能算作新人,其中杜峰之前担任过广东男篮的主教练,而李楠则是从未有过担任主教练的经历,敢于任用这两位作为这两支队伍的主教练,可见中国篮协改革的决心。最后“双国家队”为了备战在我们本土举办的男篮世界杯合并,中国篮协通过之前执教的表现任命李楠为中国男篮的主教练。通过“双国家队”组队模式和平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了国内的教练员,特别是年轻教练员,这对于提升我国的篮球发展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二、“双国家队”组队模式之弊

(一)增加合并后磨合的难度

中国男篮“双国家隊”组队模式首先就要把国内优秀的球员分散到两支队伍当中,在参加大赛之前再从两支队伍当中优中择优,最后确定参加比赛的人员名单,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合并之后,球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不够,为队伍的磨合增加了难度。两支队伍无论从球员到教练都是有差异的,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执教风格、不同的训练方式以及不同的赛场精神作风都是合并之后进行磨合的阻碍,在大赛之前合并,留给整支球队进行训练比赛磨合的时间少,整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否能够在大赛之前能够激发出来都还是未知数。

(二)增加球队管理难度

“双国家队”组队模式为球队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球员和教练的基数增大,从球队的日常训练、比赛和商业活动都加大了管理难度,有如丁彦雨航、郭艾伦、周琦和易建联这部分国内顶尖球员都在“双国家队”初期选择到国外自主训练和比赛,这对于提升球员自己的实力固然有好处,但长时间处于队伍之外是有很大风险的,也不便于国家队的统筹管理。

(三)对球员及教练选拔评价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双国家队”组队模式为对球员及教练选拔评价体系提出更高要求,这个组队模式比较注重年轻队员的培养和使用,增加了选材的基数比例,那么这个“双国家队”的准入机制如何来设定,是从年龄、技术水平还是从发展前景这些方面还是从其它方面来考虑,这些都是问题。再从教练员来说,两支不同的队伍区别肯定有,是用比赛的成绩还是用其它因素来衡量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对于教练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都还有待商榷。

(四)投入过大,负担过重

“双国家队”组队模式从球员到教练人数都比之前增加许多,从比赛和训练的后勤保障都是之前的双倍,人力财力的投入都极具增加,从组队开始都要全方位的进行大量的投入支出,这为整个中国男篮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三、结语

中国男篮“双国家队”组队模式是在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逐渐失去亚洲篮坛统治地位,姚明出任中国篮协主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备战男篮世界杯背景下的综合产物。尽管中国男篮在世界杯的成绩也差强人意,但是这种“双国家队”组队模式还是有着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要紧紧围绕着夺取优异比赛成绩这个目标,提升球员的个人实力和国家队的整体竞技水平,优化推进“双国家队”组队模式的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佳伟,等.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成绩滑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9):76-79.

[2]李江涛,胡兴黎.中国男篮国家队“一国两队”创新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62.

[3]石杰.新周期中国男篮组建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8(9):8-9.

作者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利与弊中国男篮
线上美术教学的利与弊
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夺冠成因分析
试论微博对公共管理的利与弊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利与弊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图书出版以市场为导向的利与弊
广播主持人采编播合一模式的利与弊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