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田径教材有效拓展的实践研究

2020-09-10 01:02诸晓曙
体育时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诸晓曙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127-02

摘要 随着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田径教学受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影响下,固守成规没有突破以竞技技术为主的体系,出现了不适应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弊端。本研究指向初中田径教学教材内容,以温州市城区学生为样本,从实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以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拓展的行动研究为实践出发,对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拓展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田径教材;拓展研究

一、目前初中田径教材在教学中的困惑

20世纪末以来,田径运动开始出现在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编排上。它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改革阶段:从跑、跳跃、投掷的技术类(知识与技能为主),到竞技类(健身为主),再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这样的教学改革更加需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步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追述原因,主要如下:

(一)学生兴趣、需求的制约

在现行的初中田径教材中,比率较大的运动项目有快速跑、接力跑、耐久跑、实心球以及跨越式跳高、蹲距式跳远、障碍跑、铅球等。受各种原因的制约,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些教学内容缺乏个性化、趣味性,表现对很多田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这些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缺乏运动的动机,在极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身、心、社”发展的需要。

(二)新课程教育理念带来的冲击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兴趣、促发学生终身锻炼”“关注个性差异,收益每一位学生”。田径教学在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上,重共性、重竞技、重规范、重结果。这些与新课程提倡的尊个性、重健身、重情感、重过程是相违背的。“健康第一、素质教育”迫切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地使用教材,创新使用教材,拓展性教材的开发就迫在眉睫。

(三)新课程教育理念带来的冲击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在实施拓展课的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发现,现有的田径课程体系,很难更好地为设计的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在健身锻炼的同时,实现孩子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服务。

二、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拓展的实践探究

(一)了解田径运动的功能

田径运动,首先具备健身功能,它能关注力量、耐力等自身素质,能全面关注速度;其次,它具备竞技功能,需要进行田径运动的普及,加强国内外间的团队与合作,激活竞技类表演市场;最后,它具备健身功能,提高孩子们的跑、跳、投”水平,特别是户外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孩子的健康意识。

(二)进行教材内容的拓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以田径运动作为身体练习、技能学习,在教学比赛的方式下,经过组织加工,形成相应的田径拓展课。这是对现行初中田径教材的拓展开发可实施“变形”的途径,其通过与其他运动项目之间在技术动作上的整合,使竞技性项目与一些非竞技性项目技术的动作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一些现代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使之满足学生对田径游戏、健身、娱乐等多种活动方式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点,拓展和开发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这些具体的田径运动项目细分为健身类、娱乐类、生活类、游戏类等等。

现有教材上的田径教学内容还不能迎合学生的多种需求,不能完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在拓展與开发的过程中可尽量淡化竞技技术体系努力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设计拓展课程的过程中,更注重田径运动项目的基础性、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点。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以娱乐、游戏为主题的单元内容拓展与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跑、跳、投项目,收集学生喜欢的游戏、娱乐素材,如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在主题上,对“跳跃类”“奔跑类”“投掷类”等项目进行方法的改进与充实,形成主题;在整个拓展教学的设计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通过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达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构建。

(三)拓展内容的结构设计原则

首先,在拓展课的教学设计中,要遵循以下的教学原则:趣味性与游戏性。当我们的教学中“揉”进一些趣味性、游戏性、情节性要素的内容,学生就会爱学、愿学、乐学。其次,要注重教育性与文化性。当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尽可能挖掘教育性和文化性因素,在实施中就能彰显田径课程内容的健身、育人和文化价值。最后,要关注适应性与可行性原则。田径教学的拓展性内容的选择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具有可行性,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四)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拓展的分类

在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开发上,我们应充分挖掘田径运动特有的内涵与价值,合理地构建拓展课教学内容体系,以达到各学习领域目标与具体的水平目标。在内容的构建上,从基础技能如走、跑、跳、投开始,再发展到一些特殊练习,如立定三级跳、助跑摸高、变向跑等,再到一些以体验性为主的个性化的竞技项目,使之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内容体系。

三、初中体育拓展课内容之设计

为了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以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结构。

首先,在准备阶段,教师针对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方面,提出问题。然后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学练目标的布置及学习方法。其次,在尝试与渐进阶段,学生针对问题尝试学练活动,然后进行判断和了解学练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再次,在选择阶段,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解决问题的选择性学练方式,然后进行效果检验、评议,进行应用与反思。最后,在创新阶段,学生于学练小组交流进行归纳,然后提出动作技能要求创新的新型问题,小组进行点评及学练之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点评。这样的设计,是以教师激励与指导,学生自主学练相结合,以此来推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四、初中体育拓展课体系的设想

新课标指出,初中体育课堂,应该以“健康第一”的思想、“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服务”为基本思想。因此,为了拓展我们的体育课堂,在课程开发上,应该根据田径运动的特征,挖掘出田径运动的内涵与价值,以学生健康的心理特点为方向,以各学习领域和具体的水平为目标。

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对初中体育阶段体育拓展课构建了以下的设想:我们的拓展课应该传承田径运动文化和基本知识,充分发挥非竞技类型的田径运动内容,注重发展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注重基本的运动技术训练,让学生们努力嘗试竞技运动项目,进行美好体验。我们的设想是从面向少数学生来发展运动天赋,到面向全体学生,全民发展基础的运动能力的改变。我们的基础技能是指走、跑、跳、投开始,然后发展为专业技能,指立定跳远、助跑摸高、变向跑之类的,再发展为个性化的竞技类项目学习,即体验式项目的学习。这就是一个金字塔型的内容体系。这样的设计与传统意义的概念冲突,解决了田径运动的难点。

五、初中体育拓展课实施途径

(一)单个技术动作的拓展课——以快速跑为例

跑步分为不同形式,如转身跑、侧身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后等跑等。我们可以设置障碍跑,为学生设立不同的障碍物,采用相应的攀、钻、爬、滚、跳等结合跑的练习,这种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有益于学生技术动作的巩固与提高,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团队过障碍跑,甚至是与球类等项目相结合的合作跑,如在直线跑进的过程中进行球的传递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游戏类的拓展课

在拓展课中,可以设置相关游戏拓展的环节。如背人(多人合作游戏)、开飞机接力(三人合作游戏)、圆上接力(多人合作游戏)。在游戏前要梳理相关的规则要求,如开飞机游戏可设置为理短距离的迎面及往返接力,要求学生注意直线性。或者每个小组站在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多边形的指定边上,成纵队进行运输夺宝的游戏。此类游戏能使教学内容更加赋予趣味性、生活性、健身性、使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社”的全面发展,使之达成拓展教学内容设置的相关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行初中田径教材实施“变形”,拓展和开发多样的运动形式,是行之有效的,我们的改革方向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R.M.加涅,L.J.布里格斯,W.W.伟杰.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处编.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
如何活跃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气氛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
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策略分析
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何预防初中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