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2020-09-10 07:22邓亚芳
南北桥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邓亚芳

【摘    要】小學语文是小学整体教学结构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服务于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提升,更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推动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道德和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因此,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03

小学语文教学面向的群体是相对较为特殊的,他们缺乏基本的学科认知,缺少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学习策略,更缺少学习语文时的必要素养、思维、习惯和激情。因此,教师针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坚持思维的多元化,方法的多样性和角度的全面性,用趣味的方法吸引学生从日常生活走向专业课堂,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以下探讨研究。

一、优化备课过程,奠定良好的课堂教学基础

备课是完整教学的前奏,是带领学生不断前进的冲锋号角,只有备课环节做到了万无一失和面面俱到,紧随其后的教学实践环节才能够保持应有的效率和基本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将备课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位,更要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优化备课过程,为后续的教学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备课要备学生。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取向和性格爱好,有利于教师找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师还要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跟上课堂节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其次,备课要备教材。教师反复阅读、分析和拓展教材,找出教材中的重点,理清教学思路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最后,备课要备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筛选、串联和整合所需的教学方法,能够推动语文教学过程更加流畅高效,并给学生带去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推动语文教学课堂效率不断提升。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学生终生学习之基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生初入校园,初次接触系统化的学习,更需要形成与语文学习过程相适应的好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占据学习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并在未来凭借习惯优势克服更加困难的学习任务,最终构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习惯。这就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形成主动预习和复习、课堂认真听讲、认真记录笔记、积极互动交流、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是推动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高的最主要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卫生习惯。比如写字时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看书距离等健康习惯,这是保证学生学习规范性和健康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对学生以上两个方面的习惯进行改善和培养,学生才能够始终以认真的态度、良好的姿态以及健康的体魄将语文学习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

三、做好趣味教学的准备,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较于其他任何阶段的教学,小学教学需要教师形成更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特色的教学风格,最大程度迎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性格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从舒适的家庭环境过渡到严肃的课堂环境中,并始终保持学习语文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从选择教学方法和创设教学背景情境开始,认真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能够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给学生带来趣味性与专业性兼具的学习感受。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教学童话类型的文章的时候,可以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的严肃教学风格,而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小道具,利用多媒体动画趣化表演过程,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对文章进行情景演绎。这样一来,语文教学的过程就能够获得趣味性的转化,并为学生广泛接受与喜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鼓励课外阅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是一门涉及内容十分多样,涵盖领域相当丰富的学科,光凭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是无法完全揭开语文的面纱,给学生呈现一个多面、综合且丰富的语文学科面貌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只是为学生进行更加广泛的语文学习按下了一个开关,学生要想了解语文完整的面貌,还必须在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语文学习的思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工作,帮助经验尚不丰富、目的尚不明确的学生找到正确的课外阅读方向和道路。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定期为学生推荐好书好文,帮助学生了解哪些书值得学习和阅读,从而为学生指明阅读学习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布置好书分享角,开展读书笔记交流会、举办读后感比赛、图书漂流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经历,构建学生群体中浓厚的读书氛围,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五、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重心主要落在了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场所中,所以仅仅由教师来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和对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家长、家庭也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学校携手合作,拓宽教学管理与监督的范围,对学生进行全范围的指导。

教师首先要建立起与学生家长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联络通道,保证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成绩、家庭表现等消息能够在双方之间实现迅速的交换,从而提高立体管理的科学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家长扮演好学生人生导师的角色,通过规范家长自己的言行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家长与学生平等友好地交流,做学生学习上的鼓励者,生活中的引路者,帮助学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良好的态度、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多样化和角度的多元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归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又必须要将针对小学生的教学与针对其他学龄段的教学适当区别开来,充分考虑小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积极接纳学生对教学提出的改进意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语文教学课堂的人文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趣味与效率兼具的语文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晶鑫.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4):141-142.

[2]王秀艳.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18-18.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