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 07:22张宁宁
科技尚品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高职院校

张宁宁

摘 要:文章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现状,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管理所存问题,认为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存在信息化管理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从业人员、缺乏清晰、多元化的业务服务等问题。提出大数据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构建体育场馆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构建高校间的场馆资源共享体系等三方面。希望能为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应用

中图分类号:G818;G807.4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是高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进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对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高职体育院校的体育场馆资源除了满足高职学生正常的校园体育课程、比赛以及体育训练外,还具有供给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对提高我国体育资源利用率、缓解当前社会体育场地压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健身愿望,乃至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体育场馆应完善自身的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管理上的革新与发展。

1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现状

1.1 体育场馆资源的开放程度不尽理想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全民健身国家大计方针的重任。然而,我国众多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开放调查结果显示,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资源虽然按国家要求对外开放,但并不是全部资源都在开放之列,只有少数高校选择全部开放其体育场馆资源,大部分学校选择只开放部分场馆资源。其中,高职院校的开放程度更是不尽理想[1]。并且根据调查指出,我国大多数选择开放体育场馆的高职院校,大部分受社会各界舆论以及国家政策影响,并不是主动向外界提供场地资源。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高职院校中的体育场馆资源不是全部开放了。在向外界开放的场地中,室外场地占到大部分,室内场馆的开放程度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考虑到学生的正常上课以及教学训练问题;另一方面,学校的日常安全以及场馆维护等现实性问题,是阻碍高职院校体育场馆成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窗口的重要原因。

1.2 体育场馆资源开放中,盈利模式传统化

虽然体育场馆属于高职院校的一部分,但其建成和维护主要靠国家与社会的支持。在其开放过程中,可以选择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有偿对外开放。在选择有偿开放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选择收取场馆门票费用等传统形式来进行。如游泳馆、网球馆、羽毛球馆等以小时为单位收取使用费用的形式,以及在场馆周边开设超市、水吧、器材超市等附属盈利部门。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能严格遵循有关规章条例进行收费,但开放的体育场馆在管理、设施、服务上总体表现一般,仍然有部分高职学校存在设施不齐全、欠缺专业化服务管理的情况[2]。并且,传统盈利模式根深蒂固,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在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经营中的运用并未普及,难以与当今社会接轨。

1.3 体育场馆资源开放中,时间弹性较低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虽然向社会开放以及提供相应的服务,但在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中,范围较为集中,弹性较低。大部分高职院校只选择在非工作日,或者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进行开放,且会跟随国家法定节假日等假期的放假时间进行自主调整,无法形成严格的模式与固定形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是传统的现场购票,能够利用大数据进行网络服务的高职院校场馆服务少之又少。虽然名义上进行了开放,但在实际共享过程中很难做到场馆的物尽其用[3]。

2 大數据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管理所存问题

2.1 信息化管理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虽然我国社会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未完全普及至各个角落,尤其是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并未普及。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经营理念根深蒂固,对高校的信息化发展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完善全面的网络软件系统资源配备以及硬件装置作为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在高校中并未得到有效重视。当前,落后、匮乏的数据库资源难以支撑管理者的管理需求,以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4]。用户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网络化处理,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在体育场馆资源共享中的效率与管理水平。

2.2 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从业人员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中,稳定的网络安全环境以及专业的管理技术是大数据技术在体育资源共享中的有力保障。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场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从业水准并不高,大多数工作者只是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场馆数字化运营,并未达到技术上的突破。目前的场馆运营现状仅仅处于较低水平,并未达到专业化的运营层面[5]。这与工作人员较低的综合素质、较弱的接受能力以及较薄弱的信息通讯基础能力有较大联系。信息化建设日趋加快的背景下,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缺乏,大大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3 缺乏清晰、多元化的业务服务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数量与类目较为充足,在学生日常的教学、锻炼、训练以及活动比赛中虽然能够承担必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够物尽其用,没有形成高效利用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多数高职院校仅仅是依托政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进行管理与维护,并没有从自身出发进行管理与应用,缺乏造血功能[6]。再者,清晰、多元的有偿服务模式很少被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体育资源共享中来,使线上与线下的消费者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这不仅是高校内部的管理问题,还需要在高校外部来追究原因。高校与社会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隐性信息网络、资源网络都没有得以共享,使得良好的资源未能物尽其用。

3 大数据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中的创新应用

3.1 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

高职院校中的体育场馆资源管理,核心重点应当放在“理”上,要精细化打理,合理运用科技力量进行完善、细化。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技术,应当在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管理中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在数据采集方面,学校应当构建信息采集数据平台,采集教师、学生以及社会人员等使用者的场馆使用相关信息;在数据分析方面,不仅应当单纯地分析数据表面信息,更应当深层次挖掘场馆使用情况、使用需求以及体质健康等深层次关系[7]。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最后合理利用相关数据信息,使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实现最佳共享效果。

3.2 构建体育场馆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借助云平台分析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定位目标,发展服务。手机、计算机等移动通讯设备成为用户接收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高职院校在体育场馆资源共享方面,并没有很好地利用APP、PC端等常用的信息共享平台拓展自己的管理运营方式。一方面,对场馆使用者来说,实效性与便捷性难以达到,在场馆使用方面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对学校而言,场馆的即时使用情况无法有效向外界传输,使场馆的有效使用率大大降低。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相关技术构建体育场馆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上面发布各场馆的即时情况。如此以来,使用者可以根据各场馆的情况来合理安排行程。既能够有效促进管理方式的规范化,又能够提高不同类型体育场馆资源的使用效率。

3.3 构建高校间的场馆资源共享体系

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资源除了满足学校正常教学任务、全民健身任务以外,還具有承担重要赛事的重任。但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体育场馆构建特色,无法满足全部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场馆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与合作。资源共享应当本着提升体育场馆利用率,以及促进体育教学开展的本质来展开。所以,高校间的场馆资源共享平台应从使用与管理两大板块来开展。通过汇集各场馆的使用情况,使各高校场馆资源的即时情况一目了然,实现使用上的共享;通过设置场馆设施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将场馆的管理和使用经验进行发布,形成多元化管理模式。对群众运动健身方面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使高职院校制定相对科学、针对性的决策,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体育场馆健身体验。

参考文献

[1] 吴雄文.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管理的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45-46.

[2] 李迎迎.国内“互联网+”领域研究热点及内容分析[J].情报杂志,2016(8):128-132.

[3] 蒋国清.“大数据”支持下湖南省公共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2):120-122.

[4] 陈子锐,黄发贵.大学城区域优势体育资源互补与共享的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27):77.

[5] 向宇宏.大数据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与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91-94,107.

[6] 周玺,刘慧静.学校体育学综合改革研究——从大数据与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为视角[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5.

[7] 戴红,王忠,宋大维,等.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7):35-39.

猜你喜欢
大数据技术高职院校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