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探索研究

2020-09-10 07:22孔维敏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思维方法观察力问题解决

孔维敏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的刺激因素。问题解决是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问题解决”不仅强调学生主动探索,而且重视学生方法的掌握;不仅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并从中获得多样的学习体验与感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解决;观察力;思维方法;逻辑思维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时期。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学有用的数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形成对自己素质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根据这些标准,教师要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班级里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较好的学生能很自然地将实际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能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而较差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频频出错,无法体会到问题解决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没有自信,学习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喜欢数学。无论何事,人们只有内心里对其产生兴趣才能将它做好,那么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只有从心理上对数学产生认同感,从而学好它。

小学阶段的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低学段的学生更喜好玩,我们的教学过程可以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从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会更容易获得知识;高学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激发他们的学生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参与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心理学家哈根认为:“儿童有一种注意某些线索而无视另一些线索的强烈倾向,这种倾向常常受外界制约而左右自己的行为,在幼儿时期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观察时间,使孩子们利用各种媒体展开观察,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认为,用合理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思考、习得观察,乐于观察,从中累积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数学观察的能力及数学思维的能力。

通过观察可以了解事物的特征,获取有利的信息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在低年级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注重学生观察观念的培养。在讲解观察图形问题时,如: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要让学生先确定观察的对象,明确所观察对象的特点,集中注意力观察,逐步使学生形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三、结合实际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多种思维方法

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最好的方法是要做一位“心狠”的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并时刻关注学生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有意识的进行正确引导,不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多问学生为什么,是怎么想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成果的平台,引导生养成遇见问题先独立思考、从多方面想办法直接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不强,很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习惯把实际形象呈现在眼前能更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例如:学生在解决路程问题时,喜欢借助画图的方法解答,在线段图中标出路程与速度或者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直观明了的解决数学问题。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有趣味性、挑战性,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教材中一幅幅图画所反映的问题,都可以用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引出问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即增加了课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做好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例如:学生在学习“元、角、分”时,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我是售货员”的活动,学生用自己的样币在全班共同创设的小商店里购物,通过买卖付款,学生不仅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动手多实践,有效的进行练习

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复习过很多遍的问题,学生在考试中依然会答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探索实践是很重要的方法,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有效的认知活动,学生在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中,既满足了自己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又可以集中注意,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

在一堂课中,学生通过合作实践练习掌握的知识达到了讲授内容的90%。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中,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同桌讨论等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实际动手操作中优等生会带动后进生不断进步,学会解决自己操作中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中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时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是慢吞吞的,思维不开阔,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循循善诱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问题思考的方法,适当地对孩子进行夸奖,使其对思维方式越来越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学生勤于思考的重要体现,勤于思考能很好的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除了讲授数学知识外,还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小数加减法时,不仅要要求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更应该要求数学讲清楚算理,让学生知道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即有助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更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够顺利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诸凤.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3)

[2]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孙妍.小学数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J].读与写.2018.(1)

(河南省卫辉市李源屯镇中心学校 河南卫辉 453100)

猜你喜欢
思维方法观察力问题解决
数数看
观察力大考验
美国小镇找找看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观察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