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广播电视监测设备的常见故障及维养管理

2020-09-10 07:22钱祥生
科技尚品 2020年6期
关键词:常见故障

钱祥生

摘 要: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站点担负着广播电视的信号接收、信号处理以及监测数据回传等关键任务,做好相应广电监测设备的及时维护与日常管理,充分发挥监测站点的监测作用,对保障播出质量与播出效果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笔者既往无线广播电视监测设备维养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无线广播电视监测设备的各类常见故障,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广电监测设备的维养方式与维养重点,以期为广大广电设备维养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无线广播电视;监测设备;常见故障;维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48.7 文献标识码:A

1 无线广播电视监测设备的常见故障

1.1 外电电压不稳

不稳定的外电压极易损坏监视设备中的硬件,包括硬盘驱动器、电源和其他设备。过高的电压,特别是瞬时生成的高压脉冲,不但容易导致电源故障,还易致使处理器和内存损坏。

1.2 设备风扇故障

当开机后使用一定时间后,突然发生死机或自动重启时,可能是散热器的风扇存在故障。这主要是由于监视站点的机房中灰尘太多,环境恶劣,以及设备的长时间持续运行,导致风扇转子卡死,使处理器散热不良并导致主机发生死机或是重新启动。

1.3 主机硬盘故障

当“蓝屏”现象时常发生时,可能是监测主机的硬盘故障导致的。因为设备的长时间持续运行,硬盘高度使用,读取与写入频繁,使其发生坏区等故障,影响使用。

1.4 数据采集卡松动

当正常启动操作系统可行,但显示板卡的驱动程序异常时,可能是数据采集板卡发生松动。多是因搬运或拆卸监测设备时,导致数据采集板卡与主板接触不良或松动,以致异常。

1.5 接收天线故障

当信号强度显著减弱或发生中断,电平接收变小时,可能是接收天线的问题。此问题的原因一般是接收天线主要朝向发生变化导致信号接收不正常,降低了信噪比;若单个频道的接收异常,原因一般是单个天线振子损坏或扭曲而发生异常[1]。

1.6 外界环境发生改变

当信号接收发生异常,电视节目产生回波图形,一般是接收环境有异常现象。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一般是天线所处外界环境有异常,如高大建筑物的建成产生遮挡等。

2 无线广播电视监测设备的维养方式

由于无线广电监测设备具有分布范围广、无人看护以及所处环境恶劣等显著特点,使得广电监测设备的维护原则应以安全、可靠为主,并采取事前预防、定期检查以及事后维修三种维养方式相结合进行监测设备的维护管理,如图1所示。

2.1 事前维养

结合监测设备实际,将维修养护与检查维修相结合,并根据不同制造商及设备型号特点与当地技术环境特点,制订不同的维护计划;根据使用损耗程度及使用年限,制订设备的维护计划,包括维护的等级和间隔。根据设备使用年限不同,分为以下维护级别:设备运行超过三年则为一级维护,超过两年为二级维护,低于一年则为三级维护。一级维护具有最高优先级,其次是二级维护,最后是三级,根据不同级别,依次分为大修、中修、小修。合理的维护计划能够消除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够为耗材的预计性购买提供依据,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2 定期维养

根据监测站点设备维修养护计划,做出详细的维修养护方案,并定期对不同使用年限的监控设备进行分级维护(主要分为一级维护、二级维护以及三级维护)。如通过对设备进行每日检修和定期检查以减少设备的损耗,使设备能保持正常运行。定期维护主要分为物理维护、软件维护,如监测站点设备的日常性清洁、检查以及监测主机的系统升级、病毒查杀等;另外,测量和记录监测站点监测设备主机的关键指标,并比对维护前后的指标测量结果,然后对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细致检查,以确保二者差距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2.3 事后维养

事后维养即设备发生故障后,立即启动应急计划,并结合监测设备的实时报警数据与以往故障处理经验,快速评估故障点位并尽快修复故障。

从监测站点收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包括机房是否密闭,室内温度、湿度以及电源状况等。对于外部接收天线、馈线设备,还应对全年气温、降水和降雪等气候条件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设备状态的日常监控大多是收集监控设备关键组件的状态指标,如主机处理器的使用情况、硬盘存储情况、解调卡、主機温度变化、音频视频采集卡等。

结合采集得到的数据,可以建立监测站点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并结合设备模型、关键组件的变化趋势以及以往发生故障的频率和周期,进行完整的统计和分析,预测站点设备未来可能的运行情况,并针对以上维护内容做出相应的维修计划(如恶劣天气下应加强对室外设备连接到现场的检查与紧固;对于计算机室内环境不佳的场所,加强除尘和维护工作)。在检修与设备维护期间,也要对相关的基本信息进行搜集,利用搜集的数据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形成完善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体系。

3 无线广播电视监测设备的维养重点

3.1 供电系统

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发生故障,将会导致整个监测站点供电被切断,而作为电力系统的“心脏”,电池的正常运作会对整个UPS系统的可靠性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针对电池寿命等因素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3.1.1 规范电池安装

电池的使用环境应尽可能保持干净、避光、通风等场所,防止阳光直射或其他热源散发热辐射影响电池的使用。应竖直安放电池,不得倾斜,且电池间端子的连接处应尽量稳固。

3.1.2 控制环境温度

电池对环境温度要求极为苛刻,环境温度高于额定值会造成电池过度充电并产生气体,这会增加内部电阻并降低充电电压,环境低于额定值会导致充电过程不充分。两种情况都会使寿命降低,因此,应严格控制确保室温保持在25℃左右,以使电池所处的环境处于最佳状态[2]。

3.1.3 控制放电深度

电池寿命受放电深度的影响很大,越是将电池深度放电,越会减少电池的循环使用次数,所以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深度放电。通常,电池具有防止低压的保护程序,但在UPS进行轻电荷放电或不进行电荷放电时,电池也将进行深度放电,须予以避免。

3.1.4 做好定期维护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应定期对电池进行检查,确定其外观是否出现破损、每个电池的电压是否均等。如若使电池处于长期供电状态,会导致电池因长期处于负荷状态,而降低电池的活性,从而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即使不停电,也必须按要求对电池进行定期放电操作,以维持电池的活性。其中,电池的放电操作通常应按照2~4次/年的频率,且UPS负载最好大于50%,并且时间约为后备时间的1/4~1/3[3]。

3.2 天馈线系统

3.2.1 予以定期紧固

定期对固定装置进行检查,检查部位包括紧固螺母和拉线等,应拧紧所有螺栓,但加固对数周期振动器上的膨胀螺栓时,勿过分用力,否则主杆会变形。调整垂直杆拉线,以确保垂直杆电缆的接地杆锚固件必须牢固地连接到建筑物,且受力应保持一致。

3.2.2 抓好防腐防锈

天线系统由于所处环境多为室外,因而也使得保护涂层极易在外界风吹、日晒、雨雪的环境下出现腐蚀或生锈损坏,所以应定期检查天线系统。对于检查发现的已经锈蚀的构件,如若锈斑面积较小,应使用除锈或喷锌(或喷漆)进行修复;如若锈斑的面积大或有很多锈斑时,则应按要求及时予以更换;在换下腐蚀螺栓时应涂抹润滑脂,以防止天线的金属部件受损坏和锈死,同时也对将来进行天线的调整和维护有益。

3.2.3 做好密封检查

在进行日常的设备维护期间,应检查天线系统连接位置的密封性是否良好,并应在密封位置处涂硅胶,然后包上聚氯乙烯(PVC)胶带做好相应的密封处理。

3.2.4 做好接地检查

接收天线的安装区域必须在避雷针的防雷区,避雷针保护角度一般在30°~45°。监测系统避雷针的防雷角为45°,因此对数周期天線的安装不得过高。另外,定期检查主立柱的扁平接地钢与建筑防雷接地线的焊接是否稳固,且接地线电阻不得高于4Ω[4]。

3.2.5 做好环境检查

注意接收天线和接收环境的变化,观察日常监测数据的波动,以便及时发现广电设备的异常情况。如节目收听和观看情况是否出现波动、频谱信息是否变化、基准指标数据是否变差等,通过该类信息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故障。这就需要相应设备维养技术人员要做好日常监测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分析、对比,以便及时了解设备和环境的变化,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有效应对与合理调整优化。

4 结语

完善的监测设备维养管理,对于切实提升监测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改善广电节目播出质量极为关键。对此,相应广电监测设备维养管理人员务须加强对监测设备的维养管理,多措共举,精准实施,切实提升广电监测设备的维养水平,进而为广电监测设备实现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蒋洪林.浅析快速排查无线电监测网络及设备故障的方法[J].中国无线电,2018(5):63-65.

[2] 于灏.无线广播监测站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辽宁广播电视技术,2013:71-72.

[3] 朱云华.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发射机故障监测与处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9(02):249-250.

[4] 崔建生.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站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电视指南,2017(22):249.

猜你喜欢
常见故障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冻干机真空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与保养技术
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大型液压破碎锤调试步骤及常见故障分析
对地铁车辆滤波电抗器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探究
FOOKE加工中心电主轴的常见故障及对策分析
拖拉机变速箱常见故障排除
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故障监测与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