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及服务分析

2020-09-10 07:22蒋会军
科技尚品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

蒋会军

摘 要: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服务形式,可以实现信息高度远程检索,满足新时期读者个性化阅读需要。文章以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结合湖北省天门市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情况,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及服务不足和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县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县市级;图书馆;数字化;湖北省天门市

中图分类号:G250.76;G253 文献类型:A

以往县市级图书馆主要应用传统纸张进行资料保存,这种保存需要特殊的环境,并占据了大量空间,在时间推移进程中还会出现老化、虫蛀、腐蚀等一系列问题。而通过县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将纸质文献信息进行电子化信息处理,保存在硬盘内,从根本上解决以往资料文献占地面积大、易老化腐蚀等问题。基于此,对县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及服务进行适当分析,具有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1 县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现状

湖北省天门市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服务模式无法与新时期要求相一致。努力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借助资源数字化建设契机,积极创新数字化服务模式,发挥图书馆数字化应有的社会效益[1]。

除在服务方面创新以外,湖北省天门市图书馆始终将数字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将所有馆藏图書、期刊等文献书目数据装入本地的资源库,建立本地特色数字资源库,在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到2018年,通过全国资源共享工程中心,完成自建资源1TB以上,馆藏数字资源总量及外购数据库资源显著提升,有效地弥补了服务数字资源缺口。通过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楚天智海”网络学习中心、“长江讲坛”移动微门户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微博等新媒体服务项目,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 县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特色

2.1 服务模式移动化

新馆建立以来,本馆新建数字体验区及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终端,为读者进行数字文献体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读者可以通过放置在中文图书借阅部的歌德中文电子书借阅机,扫描所选图书二维码直接进行客户端下载安装,随后在电子图书借阅机屏上根据图书类别选择图书。进一步展开了数字化服务空间。

2.2 资源处理方式智能化

目前,本馆已基本完成资源共享系统、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云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络和上级中心发放的资源包,把国家、省级资源装入本地服务器上进行发布。同时,对自建资源(数据库)进行发布。

不断满足读者服务需求的资源平台建设,将图书馆各类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元数据集中、统一知识挖掘、整合、检索、组织,为读者提供线上、线下实时交互的文化生活服务。

2.3 数字文化体验多元化

湖北省天门市图书馆将图书、期刊作为读者数字文化体验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查询下载国家、省级装入本地的资源库、本地特色数字资源等内容。

以湖北省图书馆馆藏公共数字文献专题图书服务平台,在区域内面向广大读者开展了“畅享数字资源”主题征文活动。读者可以通过登录图书馆网站,上传自导、自编、自主拍摄的微视频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文化体验[2]。

3 县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及服务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3.1 资源整合问题及对策

虽然湖北省天门市图书馆基本完成了用户的统一认证和数字化资源的无缝链接,也设立了全国资源共享工程中心,为数字资源建设、保存、服务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基层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获取渠道了解度不足,导致公共数字文化在图书馆读者中知晓度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图书馆可以以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为契机,将图书馆优质资源与文化馆优质资源整合在服务终端设备中,在公众、服务终端设备间设置服务界面,进一步缩短两者间的信息交互时间,基于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主页进行数字资源的分类别展示,促使读者清晰地了解馆藏资源及应用途径,图书馆也可以联合社区、学校等单位团体,更新针对性的数字资源信息,促使读者认识到数字资源优势,为读者提供有效帮助[3]。

近几年,县市级图书馆均不同程度地启动了本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但是由于市级公共图书馆仍然没有形成多渠道数字资源共享共建趋势,导致整个区域内数字资源重复化建设、经费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较为明显。基于此,县市级图书馆可以利用元数据收割技术、垂直搜索引擎技术,构建以结构化数字资源为主体,以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为辅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文献系统,切实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县市级图书馆长远发展提供充足支持。其中在元数据收割技术应用过程中,图书馆可以以结构化数字资源整合推送为切入点,在分布式区域文化数字资源发现与智能定位系统运行的基础上,搭建统一的数字文化微聚集系统平台,根据读者专业化、多元化需求,进入互联网平台,搜索除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各种数字学习平台及多媒体数据库以外的非结构化数字资源,进一步丰富馆藏数字资源种类,为数字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3.2 设备配置问题及对策

虽然在县市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一体机及计算机等设备,如歌德电子机运行状态良好。但是由于经费有限,电子机内存有限,使得电子信息馆藏不足[4]。基于此,县市级图书馆可以以提高设备利用率为切入点,及时更新设备配件,拓展电子机内存,保障数字化服务效果。同时图书馆可从设备资源展示视角出发,建设基层站点,有针对性的将公共文化服务一体机与移动智能手段相连,便于读者更加快捷地获取馆内特色资源,避免个人观看视频过长或长时间站立对设备服务效率的影响。

在设备更新完善的基础上,考虑到县市级图书馆在设备购置方面的经济压力,可以构建一个面向全市的平台合作机制[5]。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依托前期在乡镇构建的13个分馆及7个悦读驿站,形成各级别单位机构协同共建、平等共享的设备流通机制,促使硬件设备资源配置在数字化服务方面发挥最佳效能,切实解决县市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硬件设施缺失、配置不足等问题。在参与共建机制影响下,县市级图书馆可以搭建线上线下阅读新模式。在线上继续加大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微信群以及“一网读尽”数字阅读平台的宣传,并对申请的平台存储、网络、CPU等资源进行密码的自行设置,实现资源共享;在线下鼓励大家对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与读者进行良性互动,促使其与本地服务器共同开展不同类别业务活动,并自行决定是否开放图书馆特色资源。

3.3 人员技术不足及对策

县市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日常管理人员紧缺、编制少的情况,再加上激勵机制的缺乏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内部人员技术水平与特色数字化服务在开展需求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不匹配问题,无法保证数字化特色服务的持续稳定供应[6]。因此,图书馆可以从联通互动视角入手,依托现有数字网络平台,广泛开展互动式视频直录播培训活动,为服务人员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帮助。

在数字技术与资源建设培训活动开展过程中,县市级图书馆可以与本地电视台合作,启动文化网络电视试点工作。以共享工程优秀数字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以“入站”模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以“入户”形式进入周边社区,为读者提供立体化、方便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降低人员技术压力,实现优秀图书馆资源的高效率应用。在基础培训工作开展的同时,图书馆可以以“全区域数字化资源共享工程技术与资源建设培训”为主题,为图书馆内服务人员进行数字化服务模式、特点的系统讲解,并进行数字化服务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的直观演示。有条件的情况下,图书馆可以邀请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作为服务人员专业发展顾问,对下一步数字化建设及人员技术培训进行系统阐释,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体系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充足驱动力。

此外,考虑到现阶段县市级图书馆服务人员存在专业性、稳定性不足两个方面问题,在长效专业发展机制、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基础上,图书馆可以根据服务人员不同工作动机,引入数字化服务团队,吸引更多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加入到数字化建设志愿活动中,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服务提供充足人力资源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县市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将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到人文社科领域,为人文社科研究、服务提供新的思路。新时期,县市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也表现出了资源处理智能化、服务对象数字化特点。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发挥数字化服务优势,图书馆应主动查找数字化建设与服务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挖掘制约自身发展的根源因素,有针对性的完善数字化建设资源体系、设备设施及专业团队,最大程度满足自身数字化建设的业务需求及广大读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毅婷,蒋恩智.谈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00(004):159-160.

[2] 孙凤.新形式下对县级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切实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8,140(14):151.

[3] 方文静.县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初探[J].数字化用户,2019,025(004):180.

[4] 张春霞.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究[J].中文信息,2019,000(002):20.

[5] 仇惠兰.新形势背景下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商情,2019,000(002):264-265.

[6] 冯娜.洛阳市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策与建议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000(014):14-16.

猜你喜欢
数字化图书馆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