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中朗读训练的探析

2020-09-10 08:44古丽加孜·哈米提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朗读普通话

古丽加孜·哈米提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小学的朗读普遍存在缺乏感情色彩的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小学生不能完全地理解阅读内容缺,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第二,小学生只是把朗读当做一种形式,并没有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深层意义进行探究。朗读训练教学的深入开展,需要具有感情色彩的朗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缺乏感情色彩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展开探析,找到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教学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朗读;训练;普通话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朗读训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朗读训练可以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用语言的形式进行表现。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研究与探析。

一、小学语文课程朗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普通话发音不规范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普通话的培养的普通是教学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没有普通话训练的基础,部分学生受到家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普通话的发音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些小学生的语音语言中还会夹杂方言。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正在发展,小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正趋于成熟,因此,教师应该尽早地为学生进行标准的普通话教育,针对小学生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加大教育力度、越早给予纠正越好。帮助小學生在进行朗读与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熟悉地使用标准发音的普通话,为小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普通话能力基础。

(二)学生对于语调、语速掌握不好

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语调、语速,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朗读训练的质量。例如,小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有的学生的朗读就像唱歌的现象,这种“唱读”的问题就是小学生无法把握语调与语速的一种表现,这样的朗读效果无法准确地反映文章信息,感情表达也很平淡。造成这种朗读问题的原因,是小学生没有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含所造成的,小学生的“唱读”是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重复了文字的语音,朗读的内容并没有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进行联系。在语文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唱读”,学生还存在着“跳读”的现象。“跳读”是在学生的朗读节奏生硬的基础上,部分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往往是几个字几个字地“蹦”读,所以很容易产生语法错误,导致句子在应该停顿的地方没有停顿,在应该连贯的地方没有连贯。要想纠正小学生的“唱读”和“跳读”误区,就需要让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好语调与语速。

(三)学生朗读缺乏感情色彩

在开展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小学的朗读普遍存在缺乏感情色彩的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小学生不能完全地理解阅读内容缺,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第二,小学生只是把朗读当做一种形式,并没有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深层意义进行探究。朗读训练教学的深入开展,需要具有感情色彩的朗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缺乏感情色彩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展开探析,找到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教学应对策略。

二、针对小学语文朗读训练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一)强化普通话训练

强化普通话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基本内容,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小学生解决“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问题,能够让小学生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有效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提高学生普通话的水平。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和培养的过程中,不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规范发言,在课下时间,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要进行普通话交流,让学生把说普通话当成一种习惯。不论是课内环境,还是课外环境,都要给学生营造出说标准普通话的语言氛围。运用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帮且小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良好地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还要为学生进行相应的汉语拼音教授与教导,让学生通过给多音字、易错字的汉语进行注音,教会学生运用准确的发音,进行正确的朗读。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加以关注,将这些字进行记录和整理,并让学生给这些易错字进行汉语拼音的注音,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读音,加强记忆。

(二)规范学生朗读语调、语速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掌握正确地运用语调和语速的方法,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帮助。教师在规范学生朗读语调、语速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示范性的朗读,教师要针对课文的不同和文章结构的不同,为学生进行不同节奏的示范性朗读。然后再要求学生针对于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展开模仿朗读,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针对学生朗读中所出现的语调和语速问题进行观察,为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经过这样的朗读训练过程,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朗读过程中的节奏、轻重、缓急,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实际性的帮助。

都在针对学生进行示范朗读的同时,还要加强字词的基础教学,学生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为对字词的意思不理解,从而造成对语调和语速控制不好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运用在朗读前为学生列出文中重点字词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理解了文章含义的情况下再展开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中语调和语速的运用。

(三)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朗读感情

根据学生朗读缺乏感情色彩的问题,我们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感情的激发。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朗读的情感。

例如:在《狐假虎威》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之初为学生播放了《狐假虎威》的动画片,让学生们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狐假虎威》的故事展开“表演式”朗读教学,让学生扮演课文《狐假虎威》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狐假虎威》这则故事的寓言意义。

三、结论

总之,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小学生存在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语调、语速掌握不好”、“朗读缺乏感情色彩”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学生在朗读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让学生对普通话熟练掌握,帮助学生标准发音,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语调、语速和感情表达,让学生能够带着节奏感与感情色彩进行朗读,提升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偓.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VOL21(4).

[2]段雯晴.初读、细读、品读,各美其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研究[J].《学周刊》,2019,13:93-94.

[3]李金兵,阅读教学浅析.学习报,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2,4。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中学 新疆哈密 83920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朗读普通话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