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

2020-09-10 08:44姚其仙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姚其仙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改革,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化学也是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化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将在化学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并且使实际产生的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教师就要重视起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渗透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然被大众所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重要的教育之一。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日常学习,也是帮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目标并且要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完善,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一、制定教学目标,渗透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等,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教学后期的工作都是在目标的明确设定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不断完善目标,突破常规,制定出具有创新性的目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通过对二氧化硫溶于水的教学目标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在之前的教学中,原有目标就是通过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形成可逆反应概念,调整后的目标则是通过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认识可逆反应,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质反应过程和程度的复杂性,这个目标的转变看似很小,但是就是这一点的转化,就是实质性的进步,在以前单一的以知识为目标,到现在注重培养学生开阔性的思维和迁移式的学习方法,这个转变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素养,让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以接受知识为主,还要在课堂上提高学习能力,提高素养,这个转变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二、重视化学实验探究,渗透学生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借助实验打造科学趣味的化学课堂能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率。一般来说,化学实验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这类实验一般是小的实验。对于那些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在实验室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参与度,获得更深入的化学学习体验。例如,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教师要先做实验展示,然后让学生分析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最终总结实验结果。教师实验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这一实验过程,学生要验证SO2的一些性质,并且在实验中要明白运用“铜丝”是为了方便及时抽出,减少污染。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实验中的反应及变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证据推理得出结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绿色、无污染化学)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均得到了提升。

三、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在合作学习中渗透核心素养

新课改革积极倡导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思维品质。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小组间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中碰出思维的火花,在小组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具有不同思维品质的学生之间的共同探究、讨论,发展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位学生从自身需要出发,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使化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四、绿色应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中渗透核心素养

当代社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理论知识,更要学会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素养,化学在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尤其在环保方面,比如空气污染,主要污染成分就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通过化学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现代化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么消除负面影响需要人的智慧,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向学生渗透的,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汽车尾气排放,在老师讲到“N2+O2=2NO(高温条件下)”即氮气的生成时,顺势告诉学生,汽车尾气排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成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氮气对环境的危害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氮气污染现象,虽然汽车的使用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但是人们可以利用化学的知识去减少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那氮气的减少需要用到什么原理呢?那是课堂上学到的:2CO+2NON2+2CO2,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知识与生活的不断结合,将环保意识渗透到课堂中,充分体现化学的价值,也让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真正学习化学是为了什么,一定不是单纯的为了成绩,而是要将化学学习用到生活中去,在化学课堂上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树立责任意识,这样的化学教学才是真正的培养学生最核心的情感和核心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其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不断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及时反思、总结。学生应不断探索实践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同时积极配合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的化学综合能力。化学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更多的化学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

[2]孙晓萍.创新实验设计,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79-180.

(广南县第三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