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夜游之都”

2020-09-10 07:22丁云
现代苏州 2020年9期
关键词:刘勇夜游姑苏

丁云

依稀记得上世纪90年代,十全街之夜的梦幻多彩。网师园专设夜游,夜色中的古典园林什么样?没见过。但引人遐想,想象中梦幻、迷离带着高级感。街上几家饭店有住外宾,附近的苏大大概有外国教授和留学生,衍生得附近一带的街上出现了各色酒吧和异国风味餐馆,连带服装小店都要套上外贸的光环。灯红酒绿、临河水岸的十全之夜,大概在苏州夜经济的历史中,可以记上一笔。“起步很早,基础、条件、资源、载体一个不差,底蕴自不消多言,潜力、潜能通通都有。”深度智谷董事长、新华社智库首席文化旅游专家刘勇评价。

转而千禧年已过二十年,苏州的夜游项目、酒吧数量、电影夜场、地铁末班车、抖音夜间打卡数等等,指标排名较后,石湖智库研究员、苏州专家咨询团成员居易坦率地指出,夜生活体系尚未建立,夜间游憩形象尚未确立,夜间潜在需求也尚未完全被激发,一言概之,“夜间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了。”

苏州之夜如何点亮?如韩熙载家的夜宴那般,一场接着一场,叫人沉醉不知归路,玩到尽兴,留下念想。

今晚八点上哪儿嗨?

从现有出发,关于“姑苏八点半”,刘勇说,需要从品牌传播、品牌推荐的角度,解释它到底是什么。“游客或许仅能从时间概念上去理解,意为晚上八点半。但从市场和游客的接受度上来说,它需要与核心概念、城市最闪亮的内容相结合。”说到底,苏州夜游经济缺少品牌,缺少主打产品。

刘勇心里,苏州夜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闪亮-点亮-明亮的过程,从一闪一闪的“闪亮”走向持续的“明亮”,关键在中间一步“点亮”,烘托出原有,点亮城市夜经济的品牌形象,激发出城市的活力能级。

何谓“姑苏八点半”?为什么采用夜游模式?到底游什么?仅仅通过灯光之类的手段在情绪上、表象上做文章,显然不够,“姑苏八点半”会很容易地被误解为是现有形式上的叠加。对市场而言,“姑苏八点半”是夜经济;对游客来说;“姑苏八点半”是夜游;对居民来说,“姑苏八点半”就是夜赏,核心点是要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消费的本质是要有产品,“姑苏八点半”是概念,市场缺少这样的产品,更缺少主打产品,缺少在夜经济框架内的、不同类别的、数个有竞争力的主打产品。“越夜越精彩”,精彩之处在哪里?

既然缺产品,那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打磨产品,打磨从产品结构、产品供给上都有很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姑苏八点半”夜游,“是可以以大格局、大主题、大产业的思维对整个苏州旅游的业态、形态、文态进行重构和重塑,实现从闪亮-点亮-明亮的过程的。”刘勇认为。

产业思维打磨夜消费精品

一台精心打造、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戏,如果作为夜游经济的主打产品,是能够有机会改变整个城市旅游的硬件条件的,让游客为之留宿一晚。“一景三游”,寒山寺白天看、晚上看、清晨看,不一样在哪儿?为什么要夜游金鸡湖,而不是白日游?“姑苏八点半”去双塔市集,早上市民去,晚上游客去。“夜游离不开科技灯光,场景的主题一定要鲜明,哪怕做小产品,也需得精致。这一点上,更是必须体现苏州人所擅长的打磨功夫。”刘勇说。

夜经济要满足不同群体而不是一类群体。人们来苏州体验“皮包水与水包皮”的生活状态或是文人雅士集会场景,针对80后、90后、00后得推出各个年龄层的消费主力产品。晚上是“闲暇闲不住”,有朋友间走动的,有邻居间遛弯的,有喝酒饮茶的……场景须要主题化、体验化、人文化。“要向大苏州转变,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得有大视角,识别度要更高。”而目前是“閃亮”中的星星点点,有,但不突出。

待到“明亮”时就意味着长效化,“根据四时四季主张不同的产品,面向不同的目标群体,”推出足可以支撑“明亮”的产品。

刘勇的主张,城市和板块之间的功能结构要做协调。园区做夜游,姑苏小巷和园林做夜赏,环城河做夜游,城市市景如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做出夜店即夜间消费的氛围,“夜”让游客感觉心灵上和精神上得到释放。场景、情景、主题的打造上,每个板块片区的发展都能突出最大特点和优势。场景的营造、氛围的烘托,特别是主题场景的打造上,对不同游客产品的类别进行分类、分区、分主题,再倒推对目标群体推出对应的感觉、对应的宣传口号,从“姑苏八点半”走向“夜游你最棒”。

从概念延伸至品牌,刘勇说,“姑苏八点半”如若取“相伴”之意,就是“姑苏八点伴”,从场景到愿景,从经典到闪光,从夜晚到夜伴,可以处处植入产业思维:到苏州夜游总有你能看的,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你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你来苏州几天,都有适合的产品。为“姑苏八点伴”留下的目的,是可以从晚上八点半到早上八点半,与人相伴,体会多种场景体验,感受丰富的苏式生活的,“夜经济”就成立了。

顶级资源的夜间再消费

对古城古园、江南运河和昆曲评弹等顶级资源进行开发,打造夜游品牌,是居易认为的树立苏州夜游、夜购、夜生活的特色形象的重要着手点。

最有江南味道、苏州特色的古城夜间游憩区,是修复玄妙风貌、恢复观前夜市、凸显古街老店、再现观前辉煌。平江路、山塘街、石路老街坊等夜间休闲特色街区,可再完善、提升,注重设施的功能化、文化的特色化与环境的生态化;引进和打造各式精品特色民宿、咖啡屋、酒吧、茶楼、小型演艺。环古城河水上游可再提升,完善桥梁景观及其灯光效果后,展示东方水城慢生活。

在苏州,要了解吴地文化、品尝苏州美食、体验现代消费、体验夜间经济,无论游客或是居民,都很难找到一个标志性、集聚性的所在。因而,居易认为,“需要提炼一个最具江南味道、苏州特色的主题和IP,进行主题产品及相关系列的打造,”通过大项目带动和辐射,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夜游集聚度。

无独有偶,居易对“一台大戏”也有想法、文章。“苏州庞大的游客基数未能转化为推动夜间消费的市场动力,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台能反映苏州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能满足游客夜间文娱和市民文化需求的综艺演出,难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带动游客综合消费,这是作为经济、文化和旅游大市的苏州必须解决的短板。”

同时,多样化的小型演艺可以满足零星游客对夜间文娱需求。居易已选好了地方,依托盘门三景的独特资源,寻求艺术与市场的对接,打造一台具有苏州特色、江南韵味、雅俗共赏的大型综艺夜秀。

夜游再晚几晚都不用愁

重构夜经济体系,完善夜间游憩职能,似乎势在必行。大力推进夜间餐饮、观前夜市、古园夜游、环城夜游、夜间演艺、庙会灯会、运动健身、广场文化等夜间经济业态;合理布局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具有地域特征的夜间休闲、购物、文化娱乐场所,都必不可少。

发展夜经济需要创新建立管理制度。夜间灯光造景、现场制售、垃圾处理、占道经营、临时停车、“深夜食堂”、油烟噪声等问题都应科学引导、合理督导,“既要协调好游客、商家和居民等各方利益;对夜间文旅活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秉持包容、支持态度。”在夜经济的形态中,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和谐相融的共治机制,尤为重要。

战略氛围的营造和消费主体的培育,也都不是简单的事儿。夜间营业时间要延长,交通、安全、照明等配套设施和服务要完善,夜间旅游的氛围要加大宣传,围绕夜间消费,要不断引导消费者多多参与,甚至于养成习惯,以此逐渐营造起夜间经济的发展氛围。

“夜游之都”横空出世,可以点亮苏州、照亮世界。

猜你喜欢
刘勇夜游姑苏
一城一心,原创歌曲《姑苏同行》致敬苏州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三)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夜游城
姑苏情
夜游魔法庄园
珠江夜游
市长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