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09-10 18:53沈英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沈英

摘 要: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阶段,相比起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能终身适用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更有意义.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并从多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当前物理教学现状,就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3-0075-02

初中是学生开始接触物理的最初阶段,也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选取一些切近其生活的、有争议的、趣味性较强的话题,可以问题的方式导入课堂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利用对实验过程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中,物理是属于较难的、抽象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对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起其思考兴趣.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准备课堂内容,基于教材把知识点分为基本知识、重点知识等,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有效方式把抽象知识简单化和清晰化,如三棱镜对自然光的折射,教师可将光的折射路线与光谱范围给学生画出来,然后逐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同时教师可设置适当的教学环节,采用阶梯式的教学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其次,在实验课上教师也可利用简易物理实验显示出的物理现象和趣味性的题目来提高学生注意力,如三菱镜的折射实验、两条电流同向靠近导线的相互吸引现象等.通过这些简易实验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有趣的提示语去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并引导其进行深入探究.如在“光的折射”一课教学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可询问光的传播方式,在惯性思维方式下,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沿直线传播.然后教师可抛出实际问题来与学生讨论,即太阳照不到教室,为何教室如此明亮.教师可让学生先行讨论和思考,从而在学生的好奇下而引入光的折射概念.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

二、增加实验课程,促使其实验理论结合

从教学内容上讲,物理相对其他学科更贴近实际生活,小到凝固结晶,大到气候变化,其学习是一个探究性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验机会,使学生通过自身实验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探究思维能力.对此在上课时教师要把实验内容分层教学,即给学生讲解大致的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由,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使学生提升感知力和科学素养,能以更敏锐的目光去理解实验本质.同时教师可对学生讲授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标和一些实验注意事项后,再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尽量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同时如在“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清楚透镜成像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在学生大致了解后,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进行组合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差的学生相互搭配,使学生在同一组内能互相分工、互换角色,最终能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最后教师还要给学生演示标准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并教学生如何观察和获得实验数据.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增加实验机会,不仅能有效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其探究性思维的发展.

三、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物理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學科,学生学习物理可以探索自然奥秘,研究生活中的物像变化以及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首先,在上课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以好的问题入手,要让问题使学生感到熟悉和富有挑战性,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尝试.这时教师在逐步导入课堂内容,在问题解决后适时的接入下一个问题,以引入者的角色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在上课时要面容和蔼,语言精确风趣,以知识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善意的提问,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和自由感.同时为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在讲课时设置一些明显的悬念,并利用一定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在学生发言时教师不能要求其答案是百分百的正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见解.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教师要使其了解自己错在哪,如何改正,改正的理由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另外,为有效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后可鼓励学生从网络上、课本上或以询问讨论的方式积极探寻物理现象与规律.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和学生做一些课外实验,如发动机工作效率的计算、蜡烛密度的测量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使其更深一步的发展其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教学,不仅能培养其在生活中的自学能力,还能提升其科学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并引导其把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也要依据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发展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兴旺.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2):67.

[2]张红岩.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7(06):239.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