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渗透

2020-09-10 18:53张梅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张梅

摘 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在义务教育体系中物理学科已经逐渐成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学习途径,而其中实验教学更展示出了其在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良好效用.为了使教师能更好地精心实验展开,使初中生获得足够经验,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教师需要对进行更多实验验证,借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物理核心素养.本文从相关的实验条件与教学策略出发,在自主学习中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实验探究,从而根据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展开核心素养教育.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3-0069-02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育活动中,学生需要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价值,从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法中灵活应用各种实验器材,在兴趣中去探究真理.以实验为导向,来让初中生拥有基础的知识变现能力,在所学知识的应用下进行实验操作.在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过程中,落实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在物理学科范围内进行联动表达,使整个实验教学展示出综合性与全面性.并在完善教育教学模式的进程中通过实验来培养预备役人才,在综合性上加以适应教学过程.以下则从实验物理探究的角度进行教学分析,来让学生进行良好的实验导入,以实验影响知识课堂,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一、积极在实验中融入微课教学,进行多方位教学指导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缺乏微课这一介质,因而教师需要多在微课应用上加以探索,在实验教学中去逐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通过微课这一形式,在实验活动中可以进行更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课后的短视频分析到课间的动画演示,针对具体的教学知识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细节部分.在各种微课的教学片段中,对实验的多个方面也进行的更多的展开,给学生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与方法,从而在微课的运用下使学生能完整独立的学习,对单一的课程讲解模式给予更多的展开,在思考的前提下分析实验进程,形成更全面客观的物理学科概念.以微课为多方面教学指导的媒介,有助于学生去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与求知态度,在教学效果的发展中展现实验过程.

举例而言,在八年级上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在简短的视频控制下进行实验补充.整体上在演示中,学生可以理解光的漫反射、镜面反射等,并对黑体等知识能做到延伸理解.在演示中也能进行放大,让学生理解实际的光路变化,并通过一些诸如“自制潜望镜”“小型光缆”的创造,使初中生能对光的反射现象的运用产生更多的理解,在长期的实验内容下进行更好的实验原理理解,通过清晰直观的过程去将实验透明化、具体化.这样,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微课,使得课程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运用信息化对物理教学过程进行解读.

二、根据实际进行实验的引申学习,强化个人理解

初中物理在教学中涉及了很多方面,其中大部分都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体现,从光学到电学,从机械效率到热力学变化,其实验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教师可以从实际角度展开引申学习,通过生活中的各种设备去让学生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在应用基础上增加学科认知.实际的理解运用下,学生透过生活经验对经典的物理现象做出解读,学习学科中的各种思路,在变化历程中去深刻认识现象本质,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整体,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在实验学习中得到逐渐深化.

举例来说,在八年级上的小孔成像实验中,教师可以加入各种凸透镜与凹透镜,观察其与平面镜、无镜片的成像差异,使初中生对光的性质产生基础了解.借小孔成像这一过程,让学生实现积极的实验互动,引发其对物理规律的探知热情.透过不同种类形状的小孔,调节其大小,观察最后的成像特点,从而能够使学生得出适当的结论,确定光沿直线传播的基础性质.而在倒立成像的结果中,学生也能去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完善的定义,对实验理解更深刻.而以实验为核心,通过实践将物理教学中的各种理论资源加以整合,在仪器与信息的结合下去丰富学生的思考过程,从而为初中物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三、教师带领实验活动,合理展开分组

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多个方面,教师需要在这个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让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在带领中去让学生正确地感受实验过程.这一步也需要教师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学习状况进行分组,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物理思维,在思考实验中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并通过组内指导等方式,让学生能够逐渐做到实验的独立化.在物理实验的体系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观察与实验中养成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保持一个实事求是、严谨求知的学习态度.

举例说明,教师在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中,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观察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否维持在一个恒定状态.并通过简易电压表的制作,让初中生明白等效概念,在电路的学习中能够熟练地运用等效替换,使解题更为顺畅.而在分组调节后,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实验中的电路学习,为其讲解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与电流变化,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中去做到精准的电路分析,在实验的良好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素养.

在实验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物理规则,在不断适应学生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延伸.整体来看,初中物理将整个教学模式与实验相结合,借此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主动思考与合作,确立正确的实验观念.而不是为了更好应对中考压力,将实验课程空心化,单纯沦为趣味的实验演示,降低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性.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终极目的仍然是培养学生的核心学科素养,在具备良好科学基础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念,实现学生从思维、知识到能力上的多维度发展.

参考文献:

[1]倪佳燕.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教育[J].名师在线,2019(12):39-40.

[2]黄文如.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物理之友,2019,35(01):29-30.

[責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