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2020-09-10 18:53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张华

摘 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要求中着重强调的核心环节,这意味着它不再只留存在于思想政治的课堂中,更多的是贯穿在每一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知到德育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德育教育真正服务于数学课堂,推动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3-0011-02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传递基础知识技能,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充实自我的思想素养,这不仅关系着教学水平的提升,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加强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应当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改善传统教学手段,构建起师生沟通互动的桥梁,促使学生能够饱含热情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一、挖掘教学内容,增强德育渗透

数学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而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多样知识,也能成为德育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将德育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挖掘,从根本上拓展知识的德育内涵,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德育认知水平,从而实现道德品质上的提升.这不仅为德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带来了更多的契机,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学生也能在德育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学生需要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且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因此,我会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图形的变化,感受其中创造出的美,锻炼他们审美意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首先,我会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物体,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故宫的图片,体会它轴对称的建筑美,以此来渗透美文化,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对称思想为生活带来的和谐美.随后,我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依据所学的轴对称知识来制作出一些简约美观的轴对称图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在兴趣的推动下积极探索和创新,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观动手操作能力,置于创造美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的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直观与抽象的图形中感受到德育知识,促使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都能得到明显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渗透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概念都偏为抽象,这对于他们而言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良,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运用多维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是有效的途径,更是深化德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集中趋势》一课时,学生需要学习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并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为此,我会引导学生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并通过设计简单方案的活动来促进师生互动.首先,我会运用信息技术引入丰富资源,例举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如班干部对订购班服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我国经济发展汇总所运用到的统计学等,我还会引入以往班级活动表格,激发学生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对统计的技能进行直观讲解,帮助学生拓展数据思维.随后,我会组织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围绕着“同学们的生日月份分布”这一趣味主题,主动参与到实际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中,并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简单的方案设计,培养他们良好的统计习惯和科学的统计态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归纳思想和整体思想,并从中感知到科学态度,建立起科学精神.

三、设计课外活动,拓展德育渗透

在素质教育所提出的“以生为本”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忽视对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实践运用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将德育精神延伸到课外,使學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富有德育情感的学习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进一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统计调查》一课时,学生需要在脑海中建立起全面调查的概念,并学会通过绘制扇形图来描述数据.因此,我会设计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带领他们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渗透德育精神.首先,我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今年最受欢迎的电影有哪些”“你身边的家人朋友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有多少”等,这些都是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时候,我会先围绕“今年最受欢迎的电影有哪些”这一问题在班级内展开全面调查,并运用多媒体呈现出简单的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并绘制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呈现数据.这对于学生的全面调查活动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随后,我便会要求他们围绕“你身边的家人朋友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有多少”主题展开课后实践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来描述垃圾分类的现状,并尝试运用扇形统计图来体现数据结果.在这样一个统计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和认识,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锻炼了数学综合能力,也在思维创新和提升的过程中接受到了德育教学,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的基础.

总之,将德育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无疑是一种推动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形成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加强对德育精神的渗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价值,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能够不断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高国.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渗透问题研究[J].新课程(教研),2011(07):17.

[2]白均岩.让德育之花在初中数学课堂绽放[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6):32.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