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探究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 18:53方胜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方胜

摘 要: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突出初中数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能主动发现、分析、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满足学生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不同需求.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不能机械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灵活性,利用问题探究情境调动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在互相交流中深化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问题探究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問题探索情境;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3-0027-02

一、问题探究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许多教师都将问题探究情境应用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课内容,但部分教师在应用问题探究情境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情境的创设,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表现,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教学中,教师会运用大量的教学资源解释数学知识,浪费了教学时间,拖慢了数学教学的进度.而且过于丰富的知识会影响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认知,干扰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导致问题探究情境的应用效果不佳.其次,有些教师创设的问题探究情境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用生硬的方式将情境与教学联系在一起,不符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导致教学情境缺乏实用性,无法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有些教师过于重视教学趣味性的提高,导致课堂活动脱离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教学活动安排得很紧凑,没有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而且错误地定位了教学目标,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探究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提出生活化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问题探究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教学知识结合,创设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的内涵,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调动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提出生活化数学问题也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接受度,积极投入到问题研究和解决中,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统计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2016年在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为例,为学生展示出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名词、奖牌总数、参与的项目以及重大突破.奥运会是学生在生活中讨论的热门话题,用奥运会引入教学内容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辩证分析奥运会中的信息.接着可以让学生大胆预测中国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的成绩,引导学生比较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比赛成绩,让学生说一说学生做出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加直接地提供奥运会信息,引出列表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统计表的作用和应用.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方式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2.增强问题探究性,引发学生思考

知识探究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活动,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体会到数学的学习乐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认识到知识间存在的联系,在探究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轴对称变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剪纸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剪纸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剪出这些图案?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加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接着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画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变换的规律.之后让学生探究课本中的案例,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图片说出运动员衣服上的号码以及运动员露出的手是哪只手,在合作探究中深入了解轴对称知识,在案例中论证学生的猜测,使学生形成解决轴对称问题的思路.探究式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生准确感知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创设开放性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开放性的问题探究情境是指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得出固定解决策略和问题结果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究情境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独特的观点出发,运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探索问题,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单晶硅是制作电脑CPU芯片的重要材料,加工前的单晶硅材料是一种圆形的的薄片,称为“晶圆片”.某公司为了生产电脑CPU芯片需要将“晶圆片”切割成长宽都是一厘米的正方形单晶硅片,如果“晶圆片”的直径为十点零五厘米,那需要多少张“晶圆片”才能切割出六十六张公司需要的正方形单晶硅片?这样学生就能自主思考该如何在“晶圆片”中切割正方形的单晶硅片.这个问题既考查了学生对正方形知识掌握的程度,也考查了圆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说出自己的切割方案,在交流中得出最佳结果.这样既能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深入探究数学课本,应用问题探究情境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确保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詹立民.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教学通讯,2019(20):33-34.

[2]孙初丽.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问题情境”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10-12.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