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09-10 01:23刘建豪王洪广葛金翠李宇金星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8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课程目标

刘建豪 王洪广 葛金翠 李宇 金星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明确课程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以赛促学四个方面论述高职《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课程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以赛促学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是我国重点发展和建设的行业之一。在机械加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1]。《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体内容包括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编程指令与应用、基本操作技能等[2]。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时代企业人才需求日益严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明确课程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以赛促学四个方面论述高职《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

1  立足岗位需求,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充分的企业调查分析,立足岗位需求,机电类加工方向专业着重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员、加工工艺与编程技术员、生产管理人员等人才。这些职业岗位群要求学生具备制定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程序、数控机床操作等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本课程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常用数控编程指令与应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正确识读零件图、制定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方案、正确合理选用编程指令、熟练使用数控加工编程仿真软件、熟练掌握数控机床基本操作等能力。素质目标方面培养学生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严肃认真,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精神;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正确对待学习和工作,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

2  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板书数控加工编程为主,教学效率比较低,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改进。本课程通过多媒体、微课、数控仿真、现场实践等形式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课堂信息;利用微课辅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复习;常见的数控仿真软件有CAD的建模、UG建模、斯沃数控加工仿真软件、CAXA、ANSYS等软件[4]。利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教学,增加学生虚拟操作机床的机会,提高学习兴趣;利用现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体验职场氛围,培养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多种教学手段的科学合理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开展形式,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

3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3.1 学情分析

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学生生源有高考生、单招生和对口生(中职升高职生)三种类型。基于生源特点,总结分析学情。

①学生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控机床基础知识储备、读图绘图能力、工艺分析能力和普通车床加工的操作技能。

②学生优势:喜欢实操类课程,动手能力强,富有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

③学生劣势:逻辑运算能力相对较弱。对课程中涉及理论计算的部分不太感兴趣,学习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

3.2 学习困难分析与应对策略

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发现学生学习困难,认真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提高。

3.2.1 部分学生理论计算能力较差

应对策略:细化基点坐标,理清计算公式。基点坐标的计算是数控加工编程的重要基础。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基点坐标计算不清,比如圆弧与直线的切点坐标计算。针对这一问题,编程过程中,首先把基点坐标全部标示清楚,针对圆弧与直线的切点坐标等较难理解的部分,要及时做辅助线,耐心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计算。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过程中,在切削用量确定方面会涉及到较多的公式计算,部分学生容易混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帮助学生逐条理清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过程,根据逻辑关系,确定查表,公式运用顺序,公式计算方法,通过加强练习,增强熟练度,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公式计算运用能力。

3.2.2 部分学生对数控仿真加工学习不适应,兴趣不足

应对策略: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在数控仿真软件操作方面的指导,促进学生快速掌握软件操作技巧;另一方面引入竞争奖惩机制,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对于顺利完成指定工件数控仿真加工的同学,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提交作业顺序进行平时成绩课堂作业部分加分。我的方法是班级内提交作业前3名加20分,前10名加10分,前20名加5分,并对于前20名同学点名表扬。完不成课堂作业减10分。奖惩机制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人人积极主动学习,争先恐后,奋勇争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3.2.3 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

应对策略:一方面,要对课堂秩序严格管理。平时成绩的考核结合出勤、平时作业、平时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表现等综合评定,并在这些考核方面引入奖惩机制,严肃课堂纪律,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建立学习小组,小组内合理分配学习优秀和相对基础薄弱的同学,鼓励学习优秀的同学积极辅导、帮助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

4  以赛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本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技能竞赛中,如“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赛项。本课程是这些赛项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参与到这些赛项训练,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钻研数控机床结构、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数控自动编程等知识技能。另外,赛项学习兴趣小组通过交流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通过以赛促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开阔眼界,增强竞争能力,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

5  结语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数控技术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施,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和完善《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嘉波,许来涛.高校“数控加工與编程”课程的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34):67-69.

[2]谢志勇.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

[3]吕宜忠,宋英超.《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188.

[4]冯启廉.基于UG NX的零件数控车削加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课程目标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浅议以能力为重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敢拼才会赢
软件人才培养“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以赛促学导向下,关于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