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维护要点分析

2020-09-10 04:54高康
科技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开关电源移动通信蓄电池

高康

摘要:基于现代化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分析,相关电源设备是整个移动基站建设主要构成部分。此外,电源设备也是当前移动主体设备以及传输设备的配套支撑体系之一,其与动力机械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存在密不可分关系。实际运行中该设备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多,为了有效确保其正常工作,发挥功效,应当对其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此次依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移动通信基站蓄电池组以及开关电源等设备维护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移动通信;蓄电池;开关电源;维护;

前言

目前,移动通信其供电基础主要由交流以及直流两种供电形式,其直流供电模块则主要涵盖开关电源、直流屏以及蓄电池组和UPS设备等组成。对于通信基站而言,蓄电池是整个电源系统的重要构件之一,对其进行正确维护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对整个基站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笔者经验,现阶段移动通信基站其所用蓄电池多为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其使用寿命周期相对较长,且可靠性较高。而由于移动通信等设备其对于电源系统可靠性要求相对较高,现在往往选用开关电源蓄电池组浮充供电形式,移动交换机房以及重要基站普遍选用两组蓄电池并联运行形式。而实际移动设备机房以及基站所接入的市电交流电意外停电时,则需要由铅蓄电池所组成的直流电源进行补充,确保供电可靠性,因此对于移动通信基站开关电源以及蓄电池组维护尤为重要。

一、蓄电池组使用寿命及其工作状态研究

依据笔者经验,现阶段移动通信基站所选用蓄电池寿命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即循环寿命、浮充寿命以及存放寿命。实际循环寿命即表示为当蓄电池其实际容量为降低至规定值前,蓄电池其充放电允许次数。实际正常工作情况下,蓄电池浮充所需要的供电时间,即为浮充寿命。一般该寿命期限可以达到十年及以上。

而实际蓄电池其循环使用寿命与电池组每一次放电的程度有着密不可分关系,实际每次放电程度达到百分之三十时,其充放电循环次数往往可以达到1200以上,而充放电程度达到100%时,则其循环寿命仅为200次左右。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过度充放电使用。由于蓄电池存在自我放电效果,因此在实际存放流程中,免于维护的电池其所存在的容量将逐渐减小,而当所剩余容量降低至一半以下时,该时间段即为存放寿命。

存放过程中,温度对于蓄电池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以25摄氏度为标准,则其正常工作环境温度应当控制为15-30摄氏度之间。随着环境温度的不断增加,电池组则会由于放电容量的逐渐增加而不断降低其使用寿命,如若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运行,则环境温度每增加10度,则该蓄电池组其使用寿命降低50%。同样,温度过低也会造成使用寿命的降低,蓄电池容量减小。最长贮存时间(搁置寿命)不超过18个月(25℃)。

二、蓄电池的维护管理

1.浮充电压选取

实际蓄电池普遍处于浮充状态,此外蓄电池其自身具有充放电特质,因此应当对其浮充电流进行排查,确保其长期处于满电状态,对于浮充电压设置尤为关键。过高电压选择则会增大浮充电流,进而增大整个设备能耗情况,对于密封电池而言,可能存在爆炸可能性。如果电压选择过低则会造成充电不足等情况,进而降低电池寿命造成报废等。因此应当对浮充电压进行合理配置,均衡充电技术是现阶段较为常用充电法。其往往选用每个蓄电池平均端电压为2.25-2.35伏的稳定电压充电。实际当蓄电池由于释放大量容量造成自身电势明显降低时,充电初期为了避免过大的充电电流对蓄电池造成的冲击损伤,充电整流设备应当具备一定限流特质,进而使得整个设备处于恒定电流充电状态。当冲入一定量容量后,蓄电池端电压开始回升,充电电流逐渐回落。

现阶段,移动通信进展其供电设备环境往往处理相对较好,通常配备空调机对环境室温进行调控。从而有效避免环境温度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实际在浮充运行过程中,浮充电压依据环境温度高低变化有所改变。在浅层次放电过程中,阀控电池在2.27伏、25度情况下运行一段时间可以补充充足能量,而在深度放电情况下,阀控充电电压则可设置为2.35-2.4伏、25度,限流值通常设置为0.1QC,一段时间的容量补充后,即可转入正常浮充状态。为了有效弥补是运行过程中由于浮充充电器电流调节不恰当所造成的欠压情况,补偿阀控蓄电池放电以及爬电留电所带来的容量亏损情况,应当每隔一定周期对其进行依次额外补充充电维护。

2.充放电维护

依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现阶段对于蓄电池组充电方法主要有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分级定流充电法等。基于恒定電流充电形式,实际充电电流则长期处于一稳定值附近。在整个充电流程中,可以发现在蓄电池两端其端电压逐渐增加,为了有效确保整个电压升高对电流恒定所可能造成的影响,相对应的外电源其电压也应当同步增加。基于该形式充电,其可以大大缩减整个充电时间,而在充电结束期间,相当一部分充电电流主要由电解水形成,因此在相关蓄电池内则可能出现大量气泡,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电能浪费情况,并且对蓄电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现阶段对于该方法使用相对较少。而采用恒压充电法其存在一定不足,因此现阶段通常采用分级定流充电形式。其充电法整个充电时间往往需要6-7小时左右,蓄电池的端电压可上升至2.4伏左右,第二阶段则采用20h率电流进行充电,直至蓄电池端电压维持在2.7伏左右连续2小时,该阶段往往需要消耗大约14-17小时。此外,为了进一步对基站蓄电池进行有效维护应当对其性能进行实时检测,从而确保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参数设置:

三、动力源开关电源维护

1、动力源开关电源其因为系统电压采集点为母排,且其下继电器往往选用常闭式,因此不会像其他开关电源由于对蓄电池以及监控电源等的操作进而造成系统掉电等情况。对其进行维护应当注意,如若模块没有检测到输出,则需要针对模块自身故障以及监控单元故障进行排查。前者往往可以通过更换模块方式进行解决,而对于后者则应当区分由于电流充电电流显示纰漏造成系统限流或者由于单个模块输出不限流造成其他模块没有输出两方面进行讨论,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维护。

此外,基于温度以及浮充电压可能对阀控密封电池产生一定影响,相关阀控密封电池应当与具备温度补偿功能的智能型开关电源进行配套使用。实际当开关电源监测到蓄电池其温度同设置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时,监控模块应当可以依据相关比例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整个浮充电压可以基于自动化随电池温度变化进行适当补偿。此外,动力源开关电源目前较为常用有两类,即48/40以及48/50,前者属于较早期产品。在对监控进行更换时,相关监控单元往往容易受到干扰而出现系统花屏等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早期的电源系统其对干扰的抵抗效果较低。对于此类问题,采用人为添加光隔器以及提高系统电磁抗干扰能力进行弥补。

2、动力源常见维护问题:

(1)整流模块不启动:

整流模块不启动分两种故障现象:

a、指示灯均不亮

分析:可能原因为模块损坏或交流停电。

b、指示灯亮红灯(FLT灯)

分析:可能原因为模块故障或市电故障(有电,但电压不稳,电压范围已超出模块可工作的范围),如果系统内模块全部亮红灯一般为系统零线虚接。

(2)配电箱空调跳闸

a、配电箱空开容量配置太小

空开带载能力不够,过流跳闸。

b、配电箱空开带漏电保护

开关电源整流模块自身有漏电流,如果空开带漏电保护,会楚雄跳闸情况。

c、空开后端交流线路短路。

(3)开启电源模块后市电电压变得很低

a、基站距离变压器太远或交流线径太细,导致交流带载能力低,通常说的

市电被拉“垮”了;

b、交流线接头处可能有松动、虚接的地方。

(4)系统有防雷告警,但防雷器没有坏(防雷器窗口显示绿色)

a、防雷檢测线插头松动;

b、单个防雷模块松动。

(5)用油机发电,但油机功率小,可能带载能力不够,如何快速恢复负载设备供电

a、开启最少的整流模块;

b、把浮充电压、均充电压设低,一般设到48V即可,不给电池充电。(市电

恢复后一定要记得把参数复原)

c、拔掉电池熔丝,不给电池充电(市电恢复后一定记得要合上熔丝)。

四、总结

实际在移动通信基站系统中,电源供电系统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确保整个移动基站正常工作的关键。当市电由于某种原因停止供电时,应当确保站内蓄电池直流供电系统可以稳定供电,确保整个基站正常运行。此外,依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现阶段基站电源设备品种繁多,其往往受到环境等外接因素干扰而对其正常工作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对于相关部门应当注重对其日常维护与管理,紧抓维护要点,采取正确合理措施进行故障排查,从而进一步减少故障发生,提高整个基站电源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海军. 4G移动通信基站维护的创新思路分析[J]. 信息通信,2015(11):254-255.

[2]马刚,孙燕萍. 移动通信基站维护思路探讨[J]. 信息通信,2013(8):227-228.

[3]景龙刚. 移动通信基站维护研究[J]. 信息通信,2014(11):185-185.

猜你喜欢
开关电源移动通信蓄电池
上汽大众技术指导1 例
武汉地铁11号线蓄电池牵引技术浅析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抑制分析
基于开关电源的OLED显示驱动板的设计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的相关分析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探究集约化理念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中的运用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更换蓄电池要“10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