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古城意象在当代建筑语言中的体现

2020-09-10 11:53罗亦鸣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7期
关键词:城门意象北京

罗亦鸣

摘要:城门是个特殊的建筑,是内与外的城市节点,是进与出的交通枢纽,是地标性的建筑,人们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城外都能看见,确定自己的方位。现代的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的变化也必然带来了建筑语言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不能光靠模仿,需要去理解传统,还要顺应时代,顺应潮流的创新。

关键词:城市意象、地标、建筑语言

1.北京城市意象

首都北京,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集现代科技与现代商务于一身,其城市意象空间是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以长安街和二环、三环、四环路以及前门大街等道路骨架形成的网格状系统。该网状系统以二环路为界,划分为内、外两个城区。在内城区,在道路框架的基础上,由地标、节点、功能区等要素共同组成城市意象;而在外城區,则只有部分地标要素起主导作用。行政区对于整个市区居民只有模糊的意象。综合起来看,影响北京城市意象空间的主要要素是路网、地标和节点。但她给人们最深刻的形象还是二环以内的老北京,一个优美、宜居,有着动人传说和伟大建筑遗产的东方古都。虽然城市地界不断扩大,她的中心却永恒不变,坚硬的伫留在旧皇城的领地,二环路里包裹的是一个古老的核。

各朝各代在都城的修建上可谓是汇集了国家最好的能工巧匠,所以北京是世界同时期城市的最高成就。“明之北京,在基本原则上实遵循隋唐长安之规划,清代因之,以至于今,为世界现存中古时代都市之最伟大者”。这是梁思成先生在1943年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建筑史——《中国建筑史》里,对北京作出的评价。

美国规划学家亨瑞﹒S﹒丘吉尔以现代建筑观点评论道,北京的城市设计“像古代铜器一样,俨然有序和巧为构图”,“整个北京城的平面设计匀称而明朗是世界奇观之一”。

2.可辨识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从1553年增筑外城开始,北京城形成的是总平面呈凸字型的城市格局。除去内城南边的正阳门及东西两侧的崇文门和宣武门,北京城四方是东边的广渠门、朝阳门和东直门,西边是广安门、阜成门和西直门,南边正中是永定门和东西两侧的左安门和右安门,北边却只有有安定门和德胜门两座城门,这样,北京四方共十一座城门。这个问题在元大都时都已出现,有解释说这是当时都城的设计者取易经之意,南方为阳为天,取天数三,设三门,北方为阴为地,取地数二,故设两门。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初至六十年代中叶,由于各种原因,北京内城的城墙、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角楼陆续被拆毁。这些城门,到如今只剩下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和连接东南角楼的一小段城墙。不过,虽然城门已大多不复存在,却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北京中心区域的主干道都和这些“名存实亡”的城门有着密切联系,几乎大多是这些门再加上东西南北及内外等方位来命名,如:前门大街,前门东大街,前门西大街。

二环路就是1960年代末拆除北京古城墙修建起来的。在二环路的茫茫车流中似乎仍然有一道看不见的城墙将那一座座看不见的城门串联起来。

3.新的建筑语言

建筑语言是用建筑所实在的形象来进行它的话语,是建筑的一些特定组织结构和关系,是建筑的表现手法,文脉传承,风格特色等运用。换句话说,就是“意向”到“形象”到“意象”的一个转换的过程。新建筑的建造可以不必园囿于历史,但可以讲述历史。坐落于西直门旧址的西环广场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

西直门原为元大都西城垣之中门“和义门”。永乐十七年修缮后以原“和义”之名转承为“西直”。“和义”与“西直”之义相通。古以西方属“义”,又有“师直为壮,壮则胜”之说。直,有理,理直,即为“义”。故将“和义”改为“西直”。西直门明清时每晚关城后,于午夜为给皇宫送玉泉山泉水的水车开城一次,故有“水门”之称。西直门瓮城是北京各城门中惟一的正方形瓮城,也是北京地铁动工之前,北京惟一保存完整的瓮城。由于地铁的建设,1969年,西直门城楼、瓮城、箭楼、闸楼一并被拆除。

2003年目前北京中轴线以西地区最大的单体综合性大型公建建筑西环广场开工建设。西环广场由三座近百米高的写字楼、交通枢纽、商业、综合楼组成。其中,地上部分约16万平方米,地下部分约10万平方米。5A级写字楼部分约9.5万平方米,商业部分约9万平方米。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同法国AREP设计公司共同设计。

中方设计师,著名建筑师崔恺谈到过他的西直门情结,“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西直门城楼,实际上中间是有几个洞,原来电车、汽车都可以从里面穿过去。记得小时侯我们要到动物园,坐11路无轨电车来的时候,都要从那中间穿过去。如果我们要去颐和园的话,也要到动物园来转车,所以小时侯经常路过西直门,而且这个对我来讲是有特别的一种情结” 。

所以正是因为如此,而产生了现有的一组建筑造型。

第一、它应具有一座门户的标志。西环广场“三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北京历史城门印记,中国传统建筑精华加之现代设计语言共同表达。西环广场的建筑使人能回想起西直门原址城门上的三扇大门,而现在的门就像有着深远寓意的门,承载了历史的门,更是带来发展机遇和巨大财富的现代门户。西环楼体门的形象,流线非常柔和,强调了天与地的结合,因为在传统建筑中,屋顶和天的关系是非常柔和的。

第二、具有交通枢纽的功能性。设计西环广场要用现代化的建筑语言来表现,设计者之一,法国AREP设计公司总经理铁凯歌解释说,中国传统的门有基座,这个建筑也有基座,基座部分用于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作为城铁、地铁和公交的交汇点,交通结构的变化,影响了交通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枢纽”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现代城市不同功能的凝聚。

第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在北京城里能看得见的山就是西山,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补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就是从银锭桥上向西北方眺望开阔的什刹海水面,西山的景色倒映水中,因此有了“银锭观山”的说法。为了把枢纽这个功能与比较好的城市形象结合起来,所以三座楼建成这样的下大上小的拱形,为“银锭观山”留出了视线走廊。

4.结束语

新建筑的历史传承不能只靠重建,更需要创造。北京向世界展现的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巍巍帝都,同时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城市。

参考书目:

《读城记》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  易中天

《城记》  三联书店  2003年  王军

猜你喜欢
城门意象北京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黑夜过桥
来自林间的风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晨钟暮鼓”怎么敲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