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退修稿件采用三色字体标注法的建议

2020-09-10 16:23刘兆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

摘 要:三色字体标注法就是采用3种颜色的字体对科技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系统改进方案的一种标注形式。编辑加工时只需对修改内容进行标注,具体实施确认由作者完成。该方法简便、易掌握,不仅可以避免编辑的“失察与妄改”,而且能够实现一次性退改成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议编辑在退修稿件时参考此方法。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加工;三色字体标注法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207-01

科技期刊是记录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是知识创造、传播和利用的重要工具。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科技期刊承载着向国际社会展示科研水平、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使命。[1]对繁荣学术文化、引领学术发展、促进学术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微信等新媒体的涌现,特别是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目前已成为世界潮流,正在拓宽期刊传播路径,扩大受众范围,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显著增加论文的可见度,有效提升期刊和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鉴于科技期刊的作用和使命,科技期刊的资源整合和传播速度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将学术质量高、编辑质量好的期刊呈现给受众,处于出版流程中心环节的编辑加工要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严格执行办刊方针和办刊宗旨,强调文章内容系统性、全面性、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同时,梳理文章的呈现形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系统的改进方案,做到速度与效率的统一,最终实现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与编辑质量的目的。

科技期刊的内容包含众多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各时期不断发生变化,任何一名编辑都不可能掌握所有领域的专业知识,即使是专业期刊,涉及的学术内容对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编辑人员也不能完全熟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名编辑都是“外行”。[3]

那么科技期刊编辑如何解决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与编辑质量的关系,保证所发信息的准确性、系统性及全面性,消除或显著降低学术性错误和编辑错误,在编辑过程中杜绝失察与妄改,[4]充分有效地发挥科技期刊对科技信息的传播作用。需要科技期刊编辑在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时,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工作特点且容易让作者接受的沟通技巧,从而达到沟通目的,[5,6]以增强论文的鲜明性和准确性,[7]使内容和形式更加完善,具有更好的可读性,[7]这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和逐步实践,总结出一種与作者有效沟通的编辑加工方法——三色字体标注法。该方法直观,一目了然,易接受,方便快捷,可以实现一次退改成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三色字体标注法定义与具体内容

三色字体标注法,顾名思义,就是采用3种不同颜色(红、绿、粉)字体针对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系统改进方案的一种标注形式,全文标注后,在文后给出具体说明,向作者明示各种颜色字体表示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一)删除内容标注为红色字体

将欲删除内容标注为红色字体,主要分以下3种情况:

1.重复或多余的内容。包括字、词、标点、符号、段落、章节、标题、数字、单位、图、表中重复或多余的内容,以及重复叙述的文献内容,等等。

2.错误的内容。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错用、标题序号错用、图表序号错用、单位错用等。

3.搭配不当的内容。包括词不达意,前后句连接关系词不准确,如本应是递进关系,却用转折词。

4.位置不正确的内容。包括应在前言中体现的内容却出现在摘要中,应在方法中体现的内容却出现在结果中等等。

(二)改正或添加内容标注为绿色

标注为绿色字体,主要分以下2种情况:

1.改正的内容。主要有2种情况:主要针对错误的内容,将错误的内容标注红色后,紧随其后添加上编辑认为正确的内容,并将添加内容标注为绿色字体。

2.残缺或遗漏内容。按照科技期刊编辑加工规范和汉语表述规范,补充残缺或遗漏等相关内容后再标注为绿色字体。

(三)需要作者补充或核实的内容标注为粉色

标注粉色字体,主要分以下2种情况:

1.需要作者补充的内容。主要是编辑无从了解,而期刊需要刊登的内容,必须由作者本人添加。包括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试验材料来源和数量、试验方法、基金项目(编号)和参考文献等。

2.需要作者核实的内容。主要是编辑无法确定是否正确的内容,如同一内容文章前后不一致、叙述与图表不一致、结果与摘要不一致等等。

注意,对于标注粉色的内容,应在标注字体后加“()”,并在()内写明需要作者核实的内容,如(此叙述是否正确?请核实)、(此叙述与文章′′′处不一致,请核实)等等。

(四)标注后处理

对全文进行标注后,在文后要加修改说明,向作者明示各种标注表示的含义,然后将含有标注内容的稿件命名为责编编修稿。通过科技期刊采编系统将责编编修稿以附件形式上传给作者,同时在退改对话框中写明:稿件已经过编辑加工,修改说明在稿件后,具体见责编编修稿,并请在责编编修稿上修改后发回。修改说明示例如下。

修改说明:文中红色字体表示删除内容,如同意可直接删除;绿色字体表示改后内容,如同意可保留;粉色字体表示需要补充或核实的内容,未尽事宜作者自行补充和完善。请对通篇内容进行认真核对并通读后速发回。

二、三色字体标注法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实现编辑与作者共赢。三色字体标注法使编辑加工的所有内容都体现在责编编修稿上,但具体实施删、改、补、移的主动权在作者手上。编辑只需将修回的稿件与责编编修稿进行对比即可。此方法既有助于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能避免编辑的失察与妄改,实现作者与编辑的双赢,但主动权在作者一方,既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又可保证所发信息的准确性、系统性、全面性。同时,完善了论文的内容和形式,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2.稿件修回时间短、效果好。责编编修稿标注的内容一目了然,作者对文稿中存在的问题明晰,修改时易操作,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可实现一次退改成功,修改回时间短,效果好。不仅缩短了编辑流程,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科技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3.与常用编辑加工方法的比較。目前,编辑加工时常采用“修订法”和“批注法”。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标注时,对于问题集中处较难分清楚对应的是哪一条,需要逐条接受。而三色字体标注法就比较清晰明确,某处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处理,一目了然。

(二)缺点

该方法在标注时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表格要进行重做处理等。

三、结语

三色字体标注法是笔者根据多年对科技期刊编辑加工经验总结出的一种简便、快捷、实用的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仅能避免编辑在对文稿加工时的失察与妄改,保证编辑质量,而且能够实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缩短编辑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既能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又能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在及时有效地充分发挥科技期刊作用和使命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该方法一直得到作者的认可、好评和效仿,建议编辑和作者在修改稿件时可以参考并采纳。

参考文献:

[1] 马峥,俞征鹿,潘云涛.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77-1281.

[2] 周晓燕.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学术期刊编辑的意识重构[J].中国编辑,2018(8):46.

[3] 钟昭会.“外行办刊”,在细致中前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办刊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350.

[4] 刘东明.精编细梳 审慎校雠:“编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一点体会[J].中国编辑,2013(1):42.

[5] 王德海.农业传播沟通(现代传媒学)[D].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2001.

[6] 姚萍,韩锋,徐永红.重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沟通学[J].编辑学报,2012,24(6):518.

[7] 韩纪富,张晨钰.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工作的思考[J].天津科技,2012(6):81.

作者简介:刘兆娟(1967—),女,吉林德惠人,研究生,硕士,副编审,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
融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新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讲好绿水青山故事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召开理事工作会议
全球顶级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齐聚冰城深度探讨科技期刊的未来与学术传播体系的重构
一流编辑学会和一流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浙江举办
科技期刊缺好稿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