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说文阅读与写作的考前复习探讨

2020-09-10 07:22丁璇
高考·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考阅读语文

丁璇

摘 要:眼下随着高考全国卷在各地的推行,有关论说文的阅读与写作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与考生的重视。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考生在面对论说文的时候,要有的放矢,而不是没有章法,随便读读、乱写一通。我们平时积累的素材,临场最好不要慌乱,拿出自信,做到心中有规划,有盘算,行文流畅,这样才能为考生节省些时间。文章基于此,对高考语文论说文的阅读与写作进行解析,并针对学生的考前复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考;语文;阅读;论说文;考前复习

临近高考,很多同学对语文学科的各知识点都掌握得不错,可是语文试卷中占比分值较大的论说文阅读和写作却让大家焦躁不安。当然很大的一部分原因还是同学们平时对于论说文阅读接触得少、写得少,阅读难以找准关键点、写作时也感觉没话说,对自己真正的写作水平难以评估。所以在高考的考前复习阶段,同学们要抓好最后的考前冲刺阶段,多进行论说文的阅读,多写几篇作文尝试性练手,培养手感并确保自己写作是否符合考试要求,这样才不至于在考前手忙脚乱。

江苏省高考现在开始使用全国卷,而近年来,全国卷的语文试卷中有关论说文的阅读与写作,有愈发成为重点关注的趋势,我们首先来说说论说文閱读中-论证有效性分析。有关论证有效性分析我们都知道,是给一篇材料,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在阅读与写作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1、理清结构知观点:想要对材料提出质疑,必须先读懂材料。优先将视线挪到首尾段,找寻关键词(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后面的论点。从论点出发,往前看作者通过什么论据论到此观点,是否合理。通过大致浏览知道了推理过程,即梳理清楚作者的思路,就可以开始对其进行质疑了。

2、挑出谬误想要点:结构梳理清楚,把论据论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做简单概括,接着就要去看看哪一步推理过程存在谬误,结合我们学习的十个常考谬误,挑出4到5个比较好写的谬误,思考这几点谬误的分析要点,可以适当在谬误旁边写出关键词句,将四个谬误段的大体内容构建起来。

3、标题首尾补成文:主体内容差不多想好,就可以成文了,标题还是按照“真的+结论+吗”的形式拟题,开头简单概括一下整篇文章的推理过程,论据概括两到三个即可,并提出质疑。结尾也点明论证存在问题即可。中间部分将之前思考的分析要点润色,添加过渡句时文章看起来通顺。

如此一来,整篇文章的阅读基本上能很快完成,注重谬误分析的严谨和一针见血,在论说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重拿高分也不是那么难。大家都知道,在论说文的阅读和写作中,绝大部分情况都是给一篇材料作为写作的出发点。这些材料往往隐含了一些道理,需要我们提炼出来相应的观点,并加以论说。可一谈到论说文写作,考生们往往又会开始担心自己积累不够,话不会说。而对于论说文写作,我认为只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一定可以让各位同学打开写作思路。

1、阅读材料立观点:审题立意大家并不陌生,拿到材料,在阅读中提炼观点是写作的第一步。因为我们所写的论说文以材料为出发点,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源于材料,所以第一步在阅读材料是要分析材料,从中发现其想表达的真正含义,从而得出立意。既然立意来源于材料,就需要对材料把握准确,如何立意,简单地说就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即反复出现的词及转折词。反复出现的词往往能突出中心思想,而转折词往往告诉我们,转折后面的内容是重点体现的。抓好关键词,同时明确材料中所体现出的态度,更容易让我们理解材料作者的想法,从而把握文章主干。

2、围绕观点列提纲:在阅读后,将文章观点明确后,就可以围绕观点进行写作了,但在考试时直接开始行文,考生们往往容易思路断片,又或是在写的过程中偏离题意。所以审题立意之后有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列提纲。很多同学对列提纲表示不屑,实际上,针对中心论点,思考并罗列出起支撑作用的分论点,可以把整篇文章的框架确定,使结构初见雏形,在之后行文时布局更紧凑,也省去写作过程中的许多思考时间。

一般列提纲有包括以下内容:题目、中心论点、分论点、主要论据、结构安排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尽管我们只要写二三千字,也必须写个提纲。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唐朝诗人王勃写诗前,总要躺在床上大“睡”一阵,很好地想一想一首诗怎样写为最好。有了作文提纲,下笔心中有数!这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在动笔行文之前先列个提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可以确保思路清晰,一面偏题跑题;其次,可以减少盲目随意性,可伸可缩。最后,节约写作思维时间。对于列提纲,我们可以按照自己行文习惯,列不同结构的提纲。如递进结构,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递进,或由小及大的思路递进来梳理提纲。也有平行结构,三个以上的分论点可以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分条阐述,但要注意平行结构三条分论点的角度一定是一致的。通常来说,拟提纲原则上5分钟左右,写作25分钟左右。考生在考试时要严格控制好时间,方能做到从容应对。

3、框架之外补论据:结构确定,分论点明确后,还只是列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利用简单的框架还不足以成文,所以要补充相应的论据来把提纲梳理清楚。所以框架构建之后,需要在框架上补充内容,这就可以用到考生们平日的积累,如与论点相关的名人事例,合适的好词好句等。对每一个分论点后的内容大体有一个想法,明确要写什么内容,将关键词进行补充,把整个提纲做细致,行文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这时候,文章的雏形也就出来了。

4、润色过渡成好文:较为细致的提纲列完,成文就非常简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补充题目,开头与结尾,及对分论点的内容进行整合润色,补充过渡,一篇文章基本上就完成了。

根据这个思路,考生们在高考时,面对论说文的阅读与写作,往往就不会感觉到力不从心了。可以在拿到一篇论说文时不至于无从下手,有清晰思路能在考场上更好地节省时间,顺利成文。

参考文献

[1]施娟芬.善于发现文本独特的“这一个”[J];江苏教育;2013年33期

[2]欧湘荣.语文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7年12期

猜你喜欢
高考阅读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