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疫除即发”的数字金融时代

2020-09-10 10:24巨强
在线学习 2020年5期
关键词:免疫力基础设施转型

巨强

銀行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要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数字化同步推进,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核心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建设的成效。未来,银行绝不仅仅是一幢幢大楼或一个个场所,而是致力于提供嵌入生活的、实时智能响应客户需求的、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免疫力,也是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免疫力的考验,免疫力强的个体会安然度过,免疫力强的企业会加速升级,反之则会被快速淘汰。

在近百天的战“疫”过程中,数字经济因为疫情而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疫情带来了一个新的触发点,让大家深刻理解到无接触交易平台的重要性。淘宝是2003年“非典”结束时建立起来的平台,之后获得了快速发展。此次疫情也许会让无接触交易的需求快速提升,医疗卫生、短视频、网红经济、手游、线上办公、在线教育、无人配送、数字金融等等,未来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

疫情带来全方位的数字化

停课不停学,工作网上干。疫情催生的高速发展行业,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网络视频会议等等只是一个典型现象,真正蓬勃而起的将是全方位的数字化领域。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将来自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互相融合、反应和发酵,必将打破固有的思维惯性,催生出一个全新的生产理念和发展模式。

回顾人类社会的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760年,以蒸汽机技术的出现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850年,以电力技术为核心;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标志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很多人认为始于2013年,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自2015年移动互联网大举兴起,时至今日,不容置疑,我们都已经身处数字经济时代。

技术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在《复杂经济学》一书中写道:在现实世界中,一项新技术很可能会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业,可能会要求建立新的制度,也可能会引发新的技术和社会问题,并因此创造出新的社会福利。

疫情加速数字经济发展进程

数字经济可以更好地服务诸如教育、办公等线上化新需求,“宅”经济的火爆则进一步体现了数字经济的价值和韧性。数字基础设施这一公共服务系统的高效运转,使得社会对突发疫情的免疫力大大增强。

社会活动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不是临时的迁移,而是结构性的替代。更多人连接到数字基础设施中,本身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基础设施则成为孵化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数字基础设施不仅具有公共性、共享性、泛在性等共性特征,更具有融合性、生态性、赋能性等独有特征。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联结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而且会更进一步扩展到物与物。

在未来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企业主体实现数字化发展提供支持,还能成为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土壤,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此外,其生态性、赋能性等特性,还能使其作用从经济领域外溢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等领域,为万物互联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是唯一选项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线下商业活动停摆,很多企业陷入现金流危机。战“疫”面前,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如箭在弦,势在必行。数字化程度越高,复工效率越高,已成为行业共识。

金融行业首当其冲,巴克莱银行前首席执行官安东尼撰文称,新技术将让传统银行彻底消亡。当然,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淘汰过时的东西,更可以催生并迭代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金融产品,提高竞争力和工作效率。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要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数字化同步推进,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核心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建设的成效。未来,银行绝不仅是一幢幢大楼或一个个场所,而是致力于提供嵌入生活、实时智能响应客户需求的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

产业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现代金融在服务产业需求端全新的发展方向,是智慧科技成果在金融领域应用空间最广泛、潜在价值最丰富的领域。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各种生态产业连接,覆盖更多企业客户,驱动业务全部线上化,建立和所有客户的数字化触达和精准服务。此外,云计算也将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塑造新的技术基础设施。相信产业数字金融生态,将会有效帮助实体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身处数字化时代,没有人才的支撑,实现数字化转型就会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不是一个选择题的其中一个选项,而是必须迅速解决的问题。未来,金融业管理层都将成为具备数字化领导力的先行者,金融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数字化素养,这就是数字化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责任编辑:左力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免疫力基础设施转型
材料作文“免疫力”导写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免疫力并不是越强越好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