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2020-09-10 07:22李晶
医学概论 2020年49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预防

李晶

摘要:护理人员是遭受针刺伤最多的人群,一旦出现针刺伤则极易发生感染,大量传染性疾病通过针刺伤对护理人员造成了較大威胁,如乙型肝炎、HIV、梅毒等有数据显示,当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已经超过了50种,因此对护理人员预防针刺伤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

护理人员每天需要接触大量的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因此是遇到针刺伤风险最高的人群,针刺伤指的是身体某部遭受医院内部较为尖锐物品的伤害而形成伤口。护理人员每天需要频繁从事穿刺、拔针等各类操作,而且在打开玻璃瓶时面临着破碎风险,这些动作是造成针刺伤的主要因素〔1〕。我国护理人员每天工作量较大,不但负责接待大量病人,而且要反复审核医生单据、护理记录,而且及时清除医疗垃圾,遇到情绪不稳定的病人还需进行心理安慰,同时承担着创建静脉通路等工作,为患者服药到口、开展健康宣传等也属于护理人员的本职工作,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需应对,因此出现针刺伤在分险较高。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本身要意识到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要集中注意力,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才能有效预防针刺伤。

一、护理人员面临的针刺伤风险

有的护理人员对预防针刺伤不重视不关注,当前,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年龄较小,自我防护意识差,认为出现针刺伤对自己身体影响不大。我国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每天需要面对大量复杂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有的医院忽略了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处理,有的护理人员出现针刺伤后只简单包扎一下,不能将针刺伤与血液传播病联系在一起。有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操作时不能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进行,因此出现针刺伤较多,如拔针时刺伤自己、安装针帽时刺伤自己、处理医疗垃圾时被尖锐物品刺伤、打开玻璃瓶时被碎玻璃刺伤等。护理人员之所以出现上述各种问题,关键问题还是自己的防护意识淡薄,不能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二、护理人员预防针刺伤的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

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时,内容设置大多为护理操作技术,如防止病人受伤的知识、防止病人出现不满情绪的方法等,而关于护理人员做好自我防护的知识欠缺,因此应该在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中增加预防针刺伤的部分,针对护理人员开展预防针刺伤专门培训,将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技术、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心理素养等作为预防针刺伤的主要内容,反复强调出现针刺伤后要及时妥善处理,由近心端向远心端用力挤压,尽量挤压出一定数量的血液,并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伤口,接着使用碘伏溶液擦洗,处理结束后加强观察与检查,有利于减少传染病的传播。要反复叮嘱护理人员处理针头时全部作为传染病针头处理,在新招聘护理人员参加工作前,要开展传染病知识宣传,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2〕。

(二)防止出现错误操作

医院关于护理人员的操作制订了完善的操作流程,要求护理人员操作时必须依据操作流程进行,同时要意识到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性。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负责监督年轻护理人员的操作,同时要反复强调发生针刺伤的危害性,一旦发现年轻护理人员未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则需及时帮助其改正,监督其依据正确操作流程开展护理〔3〕。再有,医院还需配备专业人员监督护理人员的日常操作,帮助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如在拔出针头时,首先要将针头放置于锐器盒中并用剪刀除去针头,依据医疗废物处理办法分为不同种类放置,并及时上交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有时需要拔出针头后安装针帽,此时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护理人员从事上述操作时务必佩戴手套,坚决不得徒手开展护理操作,尤其是用手分开针头等。护理人员每天要从事大量静脉穿刺操作,一旦创建静脉通路时操作失误,不得暂时将针头悬挂于输液管上,要马上取回新的注射器针头,将原有注射器针头换下并放置在锐器盒中,注意开展上述操作时要沉着冷静,必要时可邀请同事协助〔4〕。护理人员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伤口,尤其是手上皮肤出现破损时,那么在开展护理操作时则需坚决禁止与病人体液、血液等接触。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每天需要接触病人体液与血液,同时还需帮助医生整理手术刀、手术剪、刀片等各种尖锐物品,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操作时必须佩戴无菌手套,在保证操作正确的基础上可佩戴多层手套。有数据显示,佩戴橡胶手套遭受针刺伤、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与徒手遭受针刺伤、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现象相比,其感染率能够下降一半以上,因此佩戴手套非常必要〔5〕。再有,护理人员佩戴手套还具有诸多优点,不但可以防止护理人员受伤,而且可以保证处于无菌状态下操作、杜绝各类污染。依据护理操作流程穿防护服、戴防护帽等也非常重要,能够很好地保护护理人员。有的病人住院时出现了精神异常,经常发生攻击医护人员的行为,不能配合护理人员操作,护理人员面对此类病人时不要勉强操作,防止针头伤到自己与病人。需要为病人注射液体时要处于光线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病人需要长时间输入液体,则可选择留置针的做法,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穿刺的次数,而且也可以稳定病人情绪。

(三)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数量

国家卫生部门应该对现行政策及时创新,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数量,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防止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繁忙的操作当中,缓解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对于医院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值班,不得出现一名护理人员同时负责多名病人的护理情况发生,保证护理人员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与娱乐时间,帮助护理人员放松身心。再有,医院还需关心护理人员的针刺伤情况,及时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防止出现针刺伤,从而确保护理人员人身安全。

三、结论

只有保障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因此预防护理人员出现针刺伤非常重要。医院要对护理人员加强教育、规范护理人员操作、合理增加护理人员数量等,以减少针刺伤现象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傅倩晰,阙萍,徐登淑.科室培训对实习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及职业暴露处置能力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24)

[2] 胡翎.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分析[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03)

[3] 邓彩菊.36名医务人员职业伤害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07)

[4] 程水华.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有效预防[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60)

[5] 王成华,杨黎琴.教学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及干预对策[J]. 甘肃医药. 2016(04)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0)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预防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分析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