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基本结构探析

2020-09-10 07:22赵世琴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0年4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大学生

赵世琴

摘要:“结构”作为整个体系的框架,决定了工作任务的分工与协作,表明了各部分组织的排列状态、空间位置等多个方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结构决定了高校宣传教育的功能,也决定了高校宣传教育工作效能的发挥。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系统研究的重点不同,结构分析的重点也不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基本结构是整个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其包含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是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整体把握。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基本结构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主体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論宣传教育主体是高校宣传教育活动的发起者、承担者、实施者,它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客体相对应,是对一定客体实施宣传教育活动的主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主体性,其首先表现为具有鲜明的主导性。宣传教育主体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整个宣传教育工作,包括制定宣传教育目标、手段等多个方面,在宣传过程当中始终起支配作用。其次,宣传教育的主体性还表现为具有创造性。宣传教育活动并不是一个死板单一的工作过程,相反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宣传教育主体发挥主体能动性,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内容等以此才能发挥宣传教育的最大效率。再次,宣传教育主体性还表现为实践性。宣传教育主体应该不断结合实践,宣传学生喜闻乐见与现实契合度高的内容,同时宣传教育内容应该是其主体率先在现实中实践过后进行慎重选择过后的结果。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主体具有不同的类型,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两种,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个体”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群体”。个体主体主要是指实施、发动、组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的个人,即个体宣传者,如大学教师、领导者等。群体主体主要是指实施、发动、组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的全体组织,即群体宣传者,如各种宣传社团、组织、团体等。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客体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客体是宣传教育活动的受动者、承担着,它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主体相对应,是宣传教育主体作用的对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客体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客体性,其首先表现为具有受动性。受动性是指宣传教育客体在宣传活动过程当中必然要受到宣传教育的影响与作用,在宣传过程当中要受到宣传主体的主导。其次,宣传教育客体的客体性还表象为塑造性。塑造性是指宣传教育客体在主体的影响下,其思想行为能够向宣传教育活动所目标的方向发展,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的聚集地,各种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相互碰撞,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心理状态还未达到完全成熟状态,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部分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力很大,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促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员保障。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客体具有不同的类型,主要也分为两类。与个人主体相同,相对应的也具有个人客体,即高校中每个单个的大学生。其次,宣传教育客体还分为群体客体,如高校班集体、社团等由多个人组成的组织。在宣传教育过程当中宣传教育内容以及作用都影响着每个高校大学生,在这个层面上群体客体对个人客体发挥着作用。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介体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介体是宣传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中间因素,其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中介性。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介体的中介性首先表现为传递性,即宣传教育主体要通过介体向客体传递一定的思想内容,因此宣传教育介体要承担一定的精神文化;其次表现为关联性,即宣传教育主义必须通过介体才能与宣传教育客体产生关联,如果失去介体主体则无法与客体相联系,因此宣传教育介体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中担当着桥梁的角色;再次表现为互动性,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不是主体单一的向客体传播思想文化的过程,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介体类型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物质与精神介体、直接与间接介体、传统和现代介体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传统介体和现代介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传统介体是指宣传教育主体主要通过报纸、会议等介体向客体传递思想文化,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现代介体则是随着数字媒体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新型的一种传播介体相较于传统介体,现代介体具有时效性高,覆盖面广的优点。

(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环体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环体是指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的环境,即宣传教育者作用与宣传客体的外部因素,主要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等多个方面,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大环境和小环境。

就大学生宣传教育活动的小环境来说,校园环境的好坏对宣传教育活动产生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求知氛围,对于宣传教育活动来说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大环境主要分为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大环境。首先从国际大环境的巨大变化来看。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不断发展生产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由此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警惕,因此近年来不断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霸强论”等一些列丑化中国形象的言论。高校大学生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拉拢对象,“忽视无产阶级思想就是在加强资产阶级思想”,同样,漠视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在助长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蔓延,因此面对西方的“野心勃勃”,高度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高度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保证大学校园文化的风清气正,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发展沿着正道前进。

其次从国内大环境的巨大变化来看。我国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阶层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人们对数字经济的过分追求,出现了不少“拜金主义”“经济主义”等现象,从而忽视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而如今人们的价值观年日趋多元,思想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因此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破除封建思想,灌输先进思想依然重要。高校作为社会的“风向标”,大学生必须起到榜样带头作用,思想状况如何影响到整个社会精神风貌,只有向大学生不断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使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才能够保持其主导地位,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大学生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认识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