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策略分析

2020-09-10 15:23呼亚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6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合作差异

呼亚红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实验小学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是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而进入大众视野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生本理念贯穿其中,促进生本课堂的有效创建与生成,日益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在生本理念下,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将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本文从问题导入、因材施教、合作学习和创新评价四方面着手,对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生活;差异;合作;评价

生本理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基于这一理念,生本课堂应运而生。然而,“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仍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迷、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使数学课堂由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和生命课堂转化,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立足现实生活,运用问题导入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现实生活最直观的反映。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形成数学思维,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为促进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有效构建,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数学问题寓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并以此引入新课。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在教学“百分数”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三杯糖水,其中水中糖的含量分别为7g,13g,9g,问学生哪杯糖水最甜。经过一番争论,学生得出不好判断的结论。于是,我继续出示了水的重量:20g,50g,25g,并追问道:“这下能判断了吗?看什么?”学生答道:“看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之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相应的板书,继而引出了新课:“除了分数,还有什么更加直观的方式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吗?”这样,通过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数学问题,不仅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关注学生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由于不同學生在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在认知和理解同一知识点时的速度和能力也不尽相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势必会进一步加重两极分化,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只有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给予特别关注,并据此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分层,才能充分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并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并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等。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在学习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于是我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对于数学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要求其通过对投球游戏、南北两地区最高气温等实例的分析,在观察、猜想和决策的过程中,感受统计的重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基础性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主要通过为其剖析重点内容,使其逐渐掌握基础性知识点。这样,既兼顾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促进了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三、应用合作策略,突出学生主体

伴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合作策略”被引入了小学数学课堂之中,但当前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策略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探究问题,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员分配等。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应用合作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共同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以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作用。

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我分别出示了一个长方体积木和一个由若干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问学生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很快说出了前者的体积,但由于无法直接数出后者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所以无法确定后者的体积。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摆一摆、数一数,并做好记录,共同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切实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

四、创新教学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教学评价是独立于课堂教学存在的,对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有助于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生本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创新与改进,使其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以便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同时,还能够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生本课堂的构建提供一个重要保障。

多元化评价,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对象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等几项内容。教师应在遵循“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三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保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前瞻性、客观性、公正性、连续性、多元性和技巧性。以“系统性”为例,指的是数学教学评价要兼顾全局、动态掌握,在注重知识习得的同时,更要注重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并将对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其次,“前瞻性”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一定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充分考虑评价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影响及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的作用。

总而言之,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不能一蹴而就,非一日之功,教师应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积极地创新和转变,立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一出发点,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进而促进生本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贯彻落实,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春芳.例析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27(03):82-84.

[2]翁雅静.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3):114.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合作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