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0-09-10 07:22莫叶森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莫叶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实现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必须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促使教师能够转变自身固有的教育理念,并积极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项现有的教学基础设施,将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尝试着运用到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为班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如何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一直是众多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探索能够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策略。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一、更新固有教育理念,明确数学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具备的教育理念、树立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课堂开展方式和学生参与热情。若是教学教育理念过于陈旧,且将提高班级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自身最终的教学工作目标,使得接受教学活动的学生,其学习成绩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其道德素养、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想要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目标,教师应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内涵,分析现阶段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并且充分利用各项现有的教学基础设施,将新型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常规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将培育每一位班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身的最终教学工作目标,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方针、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数学课程教学安排,制定分阶段的教学工作目标。教师针对每一个教学阶段和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目标,同时加强自身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一位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制订具备较高针对性的分层次教学计划。

二、创新数学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如互动式教学、情境教学、分层次教学等,依据自身对学校现有教学基础设施、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自身实际教学能力的了解,从中挑选具备较高实践价值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项现有的教学资源,尝试着将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仔细观察班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创新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依据评价结果,找出本节课程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热情较低、教学进度过慢、知识点梳理不清晰等问题,针对教学活动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备较高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负责小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加强自身与每一位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班级学生在学习能力、数学知识积累、综合能力培养现状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层次,针对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从而使得课堂活动结束之后,每一位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增加实践活动次数,培養学生综合能力

处在小学教学阶段的学生,喜爱参加游戏和实践活动,负责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性,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次数,为班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依据自身对教材之中涉及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合理设置实践主题,从而提高实践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合理设置实践主题,如制作数学知识思维导图、解答应用题、建立数学模型等,并进行学生分组,每组4-6名学生,教师让班级学生围绕着自身设置的实践主题,进行相应的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活动。小组成员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自身脑海之中存储的数学知识内容,能够互相分享自身对实践主题的见解,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践课堂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向班级学生讲解正确的思维导图构建方式、数学习题的解题方式等,让班级学生对自身在课堂讨论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逐渐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教学工作目标。

四、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激发教师教学动力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采取的教学方式和制定的教学策略。想要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目标,应依靠更加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使得教师能够依据评价结果,找出自身和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校内部现有的数学教学基础设施,结合对社会中现有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现有教学评价体系的了解,剔除原有评价体系之中,过于陈旧和落后的内容,加入一些符合各项实际情况的内容,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可以将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效果、学生考试成绩、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程度等内容,包含在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创新学习效果评价、作业批改的方式,让班级学生参与到教学效果评价和作业批改环节中。教师可以向班级学生讲解作业批改方式,将班级学生上交的作业打乱,然后分发给班级学生。学生在进行作业批改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教师批改作业的不易,学生为了提高批改结果的准确性,会深入研究各项数学习题的解题步骤和答案,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认知,提升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实现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教学工作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为班级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互动机会,同时增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次数,让班级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段慧玲.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20(7):10.

[2]邓小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活力,2019(10):74.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厚禄乡中心小学标村分校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