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趣味化探究

2020-09-10 07:22边雯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趣味化初中数学策略

边雯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而当今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方面现在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解教材的概念和例题而学生在课后围绕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题海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性,使之逐渐丧失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初中数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和几何,所以初中数学题目相较小学的题目而言,难度大大增加,所以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挡,会觉得学习很枯燥,对数学学习没有冲劲。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

爱因斯坦有过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成功的教学,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有问题就需要解决而要解决就需要策略。改变过去初中数学课堂教与学死板的模式,进行趣味性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会自觉的去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并且会自觉的跟着老师一起想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和主动的钻研,不论题目有多么难,学生都会努力寻找出路,不会觉得解题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数学学习的难度也会大大减少。

一、初中数学教学枯燥的原因

(一)初中题目较难,学生兴趣不高

初中数学主要围绕代数和几何来编排教材,具体的内容有实数和几何初步等,相比较小学时代的加减乘除,初中的数学难度大大增加,而题目富于变化,学生感到自己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没有办法灵活运用,从而导致长时间无法做出某道数学题目,所以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到心力交瘁,最后的结果是学生没有解决数学问题,也慢慢对这种难题麻木,对其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和感觉了。

(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在讲台上拿着书本念,而学生在下面做着笔记,这样的模式,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一直都是这个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不能再熟悉了,没有一点创新和创意,学生每天对着同样的一块黑板和一样的老师,学习着有关数字和图像的复杂的问题,数学题目本来很难,再加上课堂太无聊,学生就更加没有兴趣感和参与感,所以学生没有学习的冲动,积极性不高,学生一旦不主动参与,那么就无法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更加不能理解数学中的难题,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老师教课质量较低等问题。

二、初中数学教学趣味化的策略

(一)开展视频教学,丰富教学形式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手机电脑等已经走入学生的世界,学生每天都会通过各种科学技术,了解到外界的许多信息,其中通过视频获得的信息占很大的比例而学生对此也较为感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视频放映,让学生从视频中学习书本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知识,从而学习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反比例函数图像学习的课程中,老师可以利用网上的视频向学生介绍各种反比例的函数图像,并且可以通过动态的效果向学生展示各种图像的画法和变化,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学到准确的函数图像,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各种视觉冲击能够提高兴趣,更加自主的参加学习。利用各种教学条件来达到教学目的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所以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所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学习是一个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通过接受教师输出的信息,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这些新信息为自己建构知识;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垄断教学活动,更不能一味进行单向灌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动加强双向交流互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的信息。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学生除了家长以外接触最多的长辈,且自己的学历高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长(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国民的学历在高中及高中以下)。教师要改变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刻板形象,要学会时时面带微笑,要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上有哪些弄不懂的地方,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还要学会讲笑话,逗学生开心。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讲笑话让学生们自己来营造欢声笑语的课堂氛围。

(三)利用模型教学,化抽象变具体

在初中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很好的数学思维,其中包括抽象性思维和空间想象性思维,这些思维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思考方式,对于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建立起这些思维,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这就是模型教学。模型教学是在课堂上利用模型向学生展示具体的东西,使学生可以通过触觉来理解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初中数学的几何里有各种的平面几何,题目中有许多的几何题目的证明题目,学生在各种题目的组合中需要找到证明条件,需要学生高度的想象,有的学生并不能从中正确的找到证明条件,反而会被复杂的线条凌乱而毫无头绪,如果这时有一个题目的模型,学生可以拿着这个模型,直接清楚的看到各种线条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减少因线条复杂而凌乱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趣味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永春.优化教学策略,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36)

[2]寇学昭,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效率的策略.2016(32):125

[3]陈福利.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初中数学趣味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4):9.

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

猜你喜欢
趣味化初中数学策略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趣味化设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