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2020-09-10 18:23黄妮娜肖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改进措施教学方法

黄妮娜 肖莉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本科《风景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的教学难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风景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是我院面向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常用风景园林工程材料的分类、特点、用途以及构造等基本知识,并具备对实际工程进行合理选材、制定施工方式及工艺规范的初步能力;同时,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课程讲授的内容紧跟当今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时俱进[1]。本文针对风景园林工程材料学在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探索,并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提出并实施了改进方案[2]。该课程的特点是抽象概念多、教具少、实验及实习少,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本门课程有一点难度,理解比较困难,只能靠死记硬背。如何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内容,是目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原因分析

1. 基础弱、积极性不高。

《风景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具有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少。学生基础薄弱、难于理解、记忆难、积极性不强,对课程学习上不重视,只关心期末考试考什么、怎样考,怎样过,考试内容重点听,不考内容就不听等结果,使得教学效果显然不明显。

2.课程内容晦涩难懂。

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融合了金属工艺学、热处理、塑性成形原理、复合材料等课程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分散,涉及的各类材料的牌号、成分及图表多,公式推导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普遍认为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内容并不难,但因为各种材料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讲课为主,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因为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往往在课程结束后,只记住了一些简单的名称和牌号,对材料的选择和制定加工工艺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很欠缺[3]。

二、改进措施

教师除了课上教学之外,课后必须帮助学生理出材料知识脉络、做到杂而不乱,可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1.实用为本,学以致用。教学内容以实用为本,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一个中心、联系重点、突出实用”的原则。在课程内容组织中,围绕材料的成分为中心,以材料的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联系为重点。课程讲授内容围绕中心和重点展开,突出实用,保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实用性。在学习传统工程材料时,也引入新材料、新科技,将现阶段的最新工程技术标准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这样使学生始终学习到最新的工程材料知识内容。改变以往“理论为主,轻视实用”的教学理念,同时加大实践学时,增加实验项目种类[3]。

2.夯实学生基础,加强知识点连贯性。提升学习兴趣。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门课程的深浅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怎样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技巧,最关键是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7]。教学首要任务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在讲解防腐木材料的时候,可以生动举例:如果自己家院子要做防腐木铺装时,同学们会选择什么类型的防腐木,5人一组让学生们在淘宝极有家寻找自己觉得合适的材料,然后再各组PK出最优方案。这样的话题式讲解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且学生能够掌握防腐木力学性能和应用领域。又如,布置以五人小组进行课后讨论题目:浅层碳化木和深层碳化木,谁的性能更好?为什么?在下一节课由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回答。经过实践得知,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翻阅课本相关知识并结合老师课上讲解的案例,大多数学生能够完美的解答这个问题。通过课后布置小问题,让同学们利用课余知识来翻阅课本,不仅能够温习以前学的知识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的能力。

3.教学内容中引入工程实例。教学中适当引入身边的小故事和工程實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立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存储。实践课程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理论教学中涉及的材料性能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传统的教学实验模式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外出认知各类材料及其构造,学生分组分批次进行认知,如:砖石材料、木质材料或金属材料等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每个实践仅仅是独立的知识点,如何把材料的种类-工艺-组织-性能联系在一起,发挥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是开设实践课的初衷。在重视学生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实践课程分节插入到理论教学环节中去;这样的“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理论巩固”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基础,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还为未来成为的“现场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4]。

三、结语

总之,现在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决定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而教学改革不是短期就能看出效果的。因此,需要我们坚持探索、坚持改革。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归纳,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适应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佳峰,张丽,周燕,et al.独立学院《工程材料》教学改革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34-3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J].教育科学论坛,2018,(03):26-32.

[3]孙顺平,李小平,王洪金,等.“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3):90-93.

[4]郭国林,杨莉,于学勇,et al.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教学改革与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12):100-1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改进措施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