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有效性教学策略思考

2020-09-10 18:23史凤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探究小学数学

史凤霞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小学数学的概念得到了重新定义,不在是一门单纯教学生算术的课目,而是一门几乎涵盖了成人进入社会工作中所需的数学知识,而四则混合运算作为数学课目重点中的重点,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还是现实问题和数学之间的桥梁,相对于中学的几何面积和大学的微积分,它才是社会大部分人中运用最广泛的数学方式。本篇主要通过现阶段对小学混合运算的现状分析,探究对于小学生合适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探究

一、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的现状

混合运算一般指四则混合运算,而四则运算则是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统称。在一个算式里,若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在数、代数式和各种函数表达式之间都可进行四则运算,一般把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把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因此它是一门对逻辑思维有一定要求的数学课目,对于脑力刚刚开始系统开发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吃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公式和概念的含义理解模糊,遇到问题就依葫芦画瓢套用公式,但是当转变题型,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比如当上到《混合运算》这堂课时,提到一道题目“若一支钢笔5元,一个书包20元,买5支钢笔和一个书包多少钱”大部分学生知道分别算出钢笔的总数和书包的总数在相加便是答案,但是若是转变成5*5+20=?往往学生反应不过来不会计算。长期以往,面对大部分的不清楚的题目时,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不良的学习态度,比如概念、法则不用心记,计算时容易马虎粗心,甚至是偏科。所以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和教导学生有效的运用混合运算,是每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的探究

(一)巧记混合运算法则

法则是指运算的概念和顺序,是混合运算的基础,它包括3点运算内容:没有括号的加减或乘除,没有括号的加减乘除,有括号的加减乘除。一般教学中,老师会大概点明具体的含义,后续会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巩固和理解这些法则,也就是通过不断的试错,从而达到记忆的效果,但是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有趣且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上会有事倍功半的奇效。比如老师可以将法则编成顺口溜的形式:从左到右脱式算,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横式计算竖检验,一步一查是关键;又或者编成动画片主题曲或流行乐曲的形式教会学生歌唱,用韵律的节奏让学生学会记忆,懂的记忆,愿意记忆。无论何种方式,都应该尽可能避免枯燥理论的说教模式,更倾向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的当中,让学生感到数学的趣味和知识的有趣,更好的刺激学生的记忆皮层,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将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社会中种种问题,尤其是对于混合运算,所以为了提高混合运算对于现实的有效性以及让学生了解到混合运算的意义,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合理增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括号的作用,课堂上可以利用扑克牌随机抽取4个数字,如12、3、4、6让其总数等于24,又或者数字不变但是位置变化如3、12、6、4让4个数字的总和还是等于24,这其中便是运用到了括号,进而通过扑克牌问题引出关键性的结论:当只需要改变一次顺序运算的时候,需要用到小括号;当需要改变两次顺序运算的时候需要用到中括号;当需改变三次顺序时,需要用到大括号。将抽象概念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从而更好的激发他们的认知需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善用錯题集,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都是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而在复习当中,错题的复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整理成错题集。因为在错题集中,学生可以定期复习到自己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比如不会的题型的归纳,像括号的运用不熟悉,口诀背诵不熟悉等,或由于粗心马虎造成失误的题型,像看错数字,写错数字,看错题目、漏写符号等,又或着由于书写潦草导致老师扣分等等情况,统一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在自习课上或是考试前将其拿出翻阅,在考试时做到下笔前看清数字和符号,有意识的发现题目中隐藏的易错点,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仔细思考,观察题型中的内在联系,判断是否有简单的办法等。比如学到小数的混合运算的时候,遇到0.92*1.41+0.92*8.59,若是直接计算会很复杂,那学生就可以利用提取公因式和运用括号的方法将公式转换成简单的0.92*(1.41+8.59)=9.2。其实数学的混合运输的简单方法有很多,需要学生将遇到的不同题型总结成属于自己的方法,才能理解“万变不离其宗”的意义

三、结语

数学的混合运算讲究的是精确、准确,然而落实到步骤当中却又可以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牢牢抓住运算的核心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运算准确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丽园. 探究混合运算的难点和应对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11).

2、张燕. 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J]. 智力, 2020(16).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壶泉集团校

猜你喜欢
探究小学数学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