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七年级科学高效课堂的建立

2020-09-10 18:23林成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七年级初中科学高效课堂

林成标

摘要:新课改对初中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科学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等,致使科学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初中科学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以七年级科学为例,简单谈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七年级;初中科学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其中“高效”就是在课堂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学习效益提高了,课上教师讲的内容学生都听懂了,那么,课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少了,直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改变教师、学生大量做题的题海战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渐渐地喜欢上学习,变“盼下课”为“怕下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引导学生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待学习也一样,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引導学生积极地预习,在上课之前把要学习的章节、实验预习一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听讲,如果教师没有讲解到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学生也可以举手示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原因不去预习,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适当地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下去。

例如,第一章“科学入门”,在上课之前提出几个问题,长度测量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我拿着一个水杯,怎么能在不计量的情况下倒出一半的水?等。通过布置这样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答案,找答案的这个过程就是预习的过程。

在上课之前,教师不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现听课,上完课以后提问学生,并提前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就在今天要讲的课堂上。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集中精力听讲,在讲课的过程中,无意间将布置的问题带过。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会逐渐感受到预习的好处,之后就会自己主动的预习。

二、上课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生普遍想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地予以鼓励,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只是灌输者。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不断探索,获得新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在对待犯错的学生时,应该耐心倾听、给予鼓励,从问题的根源分析学生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高效课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实验教学往往以演示实验为主,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下边观察,验证实验的效果。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对实验结果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记忆上,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高效课堂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实验的本质。

例如,在“质量的测量”这一实验中,除课本规定的测量题目以外,还要启发学生将天平两边对换,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在称的过程中,天平放歪了,或者砝码少了一个角,这样称出来的物体重量会有什么变化。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教师最后要为学生一一解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鼓励学生质疑,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不仅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局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依赖心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虽然教师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课堂调控带来一定困难,但是,有经验的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人,他们的每一次提问,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包含着他探求新知的努力。如在课堂上,笔者就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就提出了种种问题,当提问结束后,我没有立即告诉他们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对惯性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课堂上及时反馈和及时复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构建高效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保证学生掌握新知识,锻炼自学能力。而对于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否的检验,就体现在课后练习上了,作业的设计要多样化,每一类的题在一次作业中最多出现两次,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判断题,供学生在课堂上随堂检测,让学生抢答。也可以布置一些中等难度的题,让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再布置一些比较难的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抓题中的重要信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审题、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

及时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教学速度,而是抓教学的质量,在每月月末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并考核,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复习,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候还不忘以前的学习内容。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它的建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能实现课堂的高效率,完成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秀丽.浅谈构建初中科学高效课堂之策略[J].学周刊,2012(13).

[2]徐小燕.实施有效教学,走向高效学堂: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心得[J].新课程学习:下,2012(1).

[3]宗萍英.刍议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2016,(5).

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中学

猜你喜欢
七年级初中科学高效课堂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微课不微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