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2020-09-10 18:23潘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潘兰

摘要:语文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在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越科学合理,学生接收知识内容的效率会越高,各方面的能力会越强。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有积极作用,有效的问题会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其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因而,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提问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学讲互动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师新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学讲过程中,学生能够成为教学的主体,对自己的学习形成一定的管理作用。同时,在此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时,通常只能够了解到表层的含义,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渗透提问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缺乏目标性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也开始注意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性,也会适当地为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但是,当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却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时间,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只能够停留在表面,缺乏一定的目标性以及落实性,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

(二)提问缺乏答案性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提问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结合这一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时,都会存在忽视学生答案的情况。当其提出问题后,针对于学生回答思路的准确性并不关心,甚至会对学生形成忽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提问缺乏灵活性

在传统的提问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存在一定的禁锢性,只会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教学辅助材料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一些能够直接找到正确答案的问题,使得学生的理解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其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的相关策略

(一)注重问题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语文教材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因为小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应用有限的素材拓展教学的效果,以此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问题与教材之间的紧密性,不要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注重问题与教学时间之间的合理性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所采用的课时时间限制都是45分钟。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其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了解掌握,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纪律进行管理,所以能够应用到教学提问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课程备案,全面考虑教学的情况,在合理的地方引入教学问题,以此对学生形成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回忆起教学的内容,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再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以融合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完善写作的大纲,以此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从而提升写作的质量。

(三)注重问题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联性

在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以及学习兴趣。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及空间,保证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答案。此外,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较高的学生,而是应该一视同仁,尽量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阐释的机会,即使这堂课没参与上,在下一堂课也应该对其进行提问,以此保证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

(四)注重问题自身所能够形成的拓展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學科教学不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古诗词填空以及一些选择题之外,其他的问题并没有一个限定的答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形成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角度上,所有的答案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是“正确”的。因此,在结合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回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发散性思维。此外,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问题,以此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注重问题自身所能够体现的层次性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教学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之间会形成较大的能力差异以及思维差异。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对问题的难度进行调整,保证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信心,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时,针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爸爸最终去哪儿了?”“‘我’在得知爸爸的消息后,有什么样的反映”等能够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问题;针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并在脱离教材的基础上回答出教师的问题;针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以及拓展性,比如“从文章中你能够形成什么样的感悟”以及“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等等,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提问的目的并不只是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地管理,使得学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引导以及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地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质量,推动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融合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孔令山.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方法[J].学周刊,2018(29):92-93.

凉山州越西县大花乡武警春蕾希望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