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0-09-10 18:23闫金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闫金霞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成长打基础的阶段,小学数学作为这一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是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开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探索数学这一学科,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促使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真正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搞好课堂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堂形式等也正悄然发生变化。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改革是如何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教学焕然一新,让学生学有所得,真正得到发展,真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领略到数学的无限魅力,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反思及教学评价不足

在日常考评以及跟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教师虽然注重教学反馈及评价工作,不断对自己的教案设计和授课方式进行调整,不断进行思考和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但问题仍然存在。

(二)数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氛围不活跃,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不高

小学数学的学习本身就需要开动脑筋、开发思维,与其他语言类的学科不同,数学对逻辑性思维要求比较高,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又与学生预期的效果有一定差距,自然便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失落感,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开启活跃课堂的钥匙,数学教学气氛的沉闷也渐渐消磨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第一,要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设计要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的教学理论实践,搭建起教学理论与教学实施环节的桥梁,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互动过程。小学数学课堂要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建立起的课堂空间可以为师生互动、同学互动提供机会。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反思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能够拥有探索世界的勇气和想法,对其它知识能够形成自主认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设计问题或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等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或任务,并且问题本身最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既能体会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喜悦感,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师要参与到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或帮助。这整个过程,也是增长师生情感的过程。

第三,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新时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顺利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依赖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性。学生有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当然自主不是自由散漫,自主意识是在老师有效的指导之下完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生动的讲解,利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及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在家制作一些图形,并把这些图形带到课堂上来,教师将学生们制作的图形逐一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与特点。教师可以将平行四边形画在黑板上,让学生上台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与对角度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总结测量结果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也是相等的关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并协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自主思考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及时总结反思

一方面,教师要学会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努力分析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困惑,要做到及时而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及时查看、分析、汇总学生的学习内容记录、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的交流情况等数据,做到对各个学生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方面的不足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学习需求,因人而异作出相应的学习指导,及时疑难解惑,并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另一方面,要关注听课教师及学生作出的教学评价。面对众多学生,教师很难做到兼顾,未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难以监控授课的整个过程,自己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修订。听课教师则能关注到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帮助授课教师掌握更多信息。所谓“教学相长”,教师的授课过程,学生才是了解最多的,所以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对教师授课过程的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点是否讲解到位,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否足够,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不管现在还是未来,数学学习是为生活服务,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小学数学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关键,只有基础打好了,未来的探究之路才会顺畅。信息化的今天,小学数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自主地、积极且快乐地参与学习,在愉悦的状态下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探究无穷的数学奥秘。

参考文献

[1]周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9):30.

[2]骆第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读写算,2019(7):156.

[3]劉金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20(10):105-106.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