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分层开展策略

2020-09-10 18:23吴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分层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吴娟

摘要:各学科课程教学策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教师教学的理念也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创新的一种体现。分层教学法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分层合理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指导”“为学生设计分层化的作业”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层

基于新课程教学思想,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越来越多的教学中得到了运用。在小学语文学科中,为了促使阅读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切实发挥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有效提升,语文教师应该切实结合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促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以发展。所以说,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优势,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质量成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此,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分析。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分层合理化

教师首先需要明白在阅读教学中,促使分层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科学合理地对于学生进行分层。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接收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语文学习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差异。对此,在开始分层教学策略前,教师应该要切实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这样才能切实为之后的分层教学打好基础。那么如何对于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呢?笔者认为肯定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阅读成绩,而要从他们语文阅读学习的基础、能力及兴趣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提高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例如,首先,对于具有良好学习认知能力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语篇语境推测出一些生词或者上下文的意思,能够很好地领悟一定的深层思想意蕴,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归到第一层次中。其次,一些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都很一般,但是他们也有着进步的欲望,这些学生属于潜力型学生群体。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第二个层次。最后,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对于阅读不感兴趣,语文学习基础较差,而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将其分为第三个层次。这样完成了学生分层,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层次就是一成不变了。需要认识到的是,学生也处于发展变化中,因此教师要对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开展详细的后续学习状况跟踪,及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分层。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得到提高与进步,才能为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指导

在对学生进行了合理分层之后,教师就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备课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相应知识,提升学习信心与积极性。在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不同的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避免一些学生在课堂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游离于课堂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与讨论。在开展这节课前,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在具体的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根据阅读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让哪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比如说,对于发散性以及探究性比较强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阅读能力相对较强的第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以便于更好地让这些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以及分析的能力。而对于学生能够从阅读文本中查找到问题答案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第二和第三层次的学生回答,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促使其建立阅读的自信心,将他们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调动起来。此外,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开展一定的合作,以促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为学生设计分层化的作业

教师在传统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对作业的设计非常单一,基本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主的作业。但是这样的作业难以切实对阅读情况发挥检测与反馈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层次的学生不能进行拔高与提升,相反的,第三层次的学生则在面对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时,迫于完成作业的压力,会马马虎虎地完成了事,或者出现抄袭情况。长此以往,恶性的循环也就会形成了。基于这样的作业现状,教师应该在阅读分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分层化的作业。

例如,教师可以将作业设计成基础题、提高题以及综合题三种类型。其中,为了拓宽学优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可以要求第一层次的学生完成综合类习题,使他们在“吃得饱”的基础上进行提高,通过学习上的“跳一跳”去尝试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完成提高类型的习题,使他们在熟练掌握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的题目,提高中層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完成基础题,也就是以语言知识点、阅读填空、补全句子等为主的题目,促使其进行阅读效果的强化。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策略是体现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现代化教学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其旨在帮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所以为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分层教学法,切实促使学生们实现自己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小学语文分层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95):53-54.

[2]文倩. 分层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南湖街道民族希望小学

猜你喜欢
分层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