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实施困境及策略

2020-09-10 18:23熊成琼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缺陷农村初中

熊成琼

摘要:2001年至今,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实施20年,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工作也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农村中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对此提出的对策有:每天一小时课外运动、深入传播新的体育理念、加强监督与问责机制,实现对课改执行的有效控制、注个体差异同时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来加大对体育课堂物质条件的投资力度。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缺陷;对策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真正的身体健康是灌输给学生正确的对于身体健康的理解,并且能很好的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在农村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体育新课改进程缓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校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

造成我国青少年视力不良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体育活动的缺失,以及户外活动的减少。在农村中学,7年纪到9年纪的课程设置里,普遍每班每周固定的体育课程只有两节(两个学时);在农村初中的课程安排里,每日早七晚九点的课程安排。学生的总体锻炼时间被无形的压缩到更少;其課繁重的学业任务、课后作业时间、体育锻炼意识薄弱等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由于其条件水平的限制、重智轻体的陈旧观念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不足,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问题在教育发展路上仍是一个难题。

2、农村新体育与健康理念薄弱

在农村,“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思想甚是根深蒂固。长期以来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心围着分数转,升学率成为教学发展的指挥棒。体育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只是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而已,未感触到体育带来的“体育精神”。体育不仅教授学生运动的技巧和规则、强健学生的体魄,还会教学生具有积极人生观、会学习、有智慧、会合作、待人以宽、会生存、能独立的人。其是通过身体运动来改变和提升自身的各项品质。

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失保”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由于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个人的行动和选择往往关注结构和文化因素,使伦理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准则,导致体育课不受重视和工具主义倾向。其体现在体育老师缺课或体育课被其他老师用于上其他课程。在初中教学中,初中毕业年级挤占与侵占体育与健康课的情况更为而严重。。

4、存在学生“三不”现象

新课改指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学生不会体育,不喜欢体育,不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更有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学生更不喜欢体育、更不愿意参与体育的现象。

5、教师自身职业水平有待加强

体育教师上课时不能只注重教授学生运动技能或提高学生的体能,而忽视了在教学中渗透全面的品德教育等。体育师资素养不良,体育模块教学质量则难以得到保障,“立德树人”更无从谈起。在新课改的发展探索路上,教师作为实施新课改理念的第一把手,要不断能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深人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6、农村学校物力资源相对缺乏

部分体育器材由于使用频率高或质量不过关,容易耗损且得不到及时的修补与充给,对模块教学的实施也造成阻碍。缺乏室内体育场馆的学校容易因雷雨天气而改为室内理论课或自习课,难以保障上课场地。

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每天一小时课外运动

在农村中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家庭住址离校区较远,学生普遍学择住校生活。体育锻炼就落在了校园的体育活动上。对此,在课程体系设置安排上,应该保证学生每天参加至少60min的体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将课内与课外有机衔接,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文化课内的体育活动、包括家庭在内的课外与校外体育活动有机衔接,并融合健康教育、运动教育等,引导学生真正将体育运动变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2、深入传播新的体育理念

在传统的黑板报、宣传标语、广播等宣传模式上,我们可以对宣传方式进行创新,如举办“健康体育运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向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作用、口号和相关政策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形成爱好运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3、加强监督与问责机制,实现对课改执行的有效控制

为了保证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学校决策层需要加强教学监管,建立健全监督与评价机制,对教学进行有效监督。树立可学习的体育教师的优秀榜样,以此促进体育教师群体整体素养的提升。因此,加强监督问责机制,实现对政策规避的防范和政策失真的纠偏对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有重要意义。

4、注个体差异同时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

面对学生的“三不”现象,我们要从多方面找原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同时安排合理有效地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新兴项目和体育游戏类教学内容的比重,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5、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加强在职教师教学实践的培训,注重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针对教师的第二专长或学校欠缺的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培训,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以解决目前师资专业结构不均匀的现状。

6、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来加大对体育课堂物质条件的投资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及时修补和购置损坏、缺失的器材。鼓励教师发挥创新思维,对器材进行改造与创新。设适合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特别是室内场馆严重缺乏,建设室内场馆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困境与对策——从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成因谈起[J].体育科学,2017,37(03):13-20.

[2]潘绍伟.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体育,2019(10):10-13.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麻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缺陷农村初中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