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2020-09-10 18:23杨应先陈国飞骆红利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杨应先 陈国飞 骆红利

摘要:在學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班级管理是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班级管理得好,学校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工作才有实效。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发挥班集体的积极作用也成为当前小学班主任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教师普遍感觉到,与以前的农村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可不好管了。面对这些新情况,作为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我们更应讲究策略和方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把学生引到积极向上的、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来。

一、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较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留下孩子在老家跟老人一起生活,这类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在农村小学,基本每个班级都有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成长成才,成了学校、教师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存在困难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隔代抚养、寄亲托管儿童的方式也日渐增加,这也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虽然班主任对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了教育培养,但学生在家的时间,家长不配合学校对他们进行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得班主任的教育事倍功半,无形中加大了教育的难度。

(三)班主任身兼数职,班级管理的方法有限

在农村小学,大部分班主任包班教学,也就是兼任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科目的教学。教学任务重,班主任外出学习培训及进行工作经验交流的机会较少,积累的班级管理方法有限。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较注重安全教育,班级出现什么状况就进行某方面教育,没有系统地上好班会、队会课,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也不多,很少进行班级个案研究,也很少总结班级管理经验。

(四)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落后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班级管理中,如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微博、各种小程序等。但是,有些农村地区比较落后,一些老教师还未充分掌握及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未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此外,有些家长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因此,在班级管理上,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一)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

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班主任更应做到严于律己,并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知识,做知识的富有者。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要不断地用新知识来充实和武装自己。其次,班主任要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班主任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率先垂范,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再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最后,教师要培养多种能力,做班级管理的多面手。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尤其是班级后进生的实际情况。班主任要在了解他们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症下药”,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

(二)建章立制,树立良好的班风

作为一个班集体,要想树立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制定相应的制度,班主任还需要监督制度来进行监督实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围绕班内日常事务进行竞赛活动,让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促使班级氛围更加和谐。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在自习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经常在自习课堂上开小差、聊天,进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项。为了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班主任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诵读,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班主任可建立学生行为习惯定期自我反省制度,长善救失。同时,班主任还应建立量化考核制度,制订班级量化考核表,实行班级量化管理。

(三)慎选重培,组建得力的班委

班级里,优秀的班干部团队,就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它对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团队,通过班干部团队的辅助促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高效的开展。首先,慎重选择是基础。在组建班委时,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运用民主方式的前提下,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自荐和他荐等方式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其次,注重培养是关键。班主任应当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一是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让其在学习和生活上作班里的楷模;二是教师鼓励他们各负其责,学会合作,放手大胆地工作,同时注意工作方法,努力为班级工作服务。最后,对班干部工作中的不足,班主任要及时指出;对班干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班主任要予以鼓励和帮助,让他们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对班干部工作的成绩,班主任要给以适当的表扬和奖励。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既使学生自己得到了锻炼,也减轻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负担。

(四)把握尺度,讲究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是有必要的。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让批评教育能够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作用。老师的批评,只有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及时地进行改正,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首先,教师一定要了解清楚事件的真相,只有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有充分的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才更具有针对性,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其次,即使批评学生,教师也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心理不受伤害。在农村,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都极强。因此,老师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时,不仅需要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所在,还需要对他们积极地进行引导,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和解决。老师在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时,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原则,既不能迁就学生的错误,又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批评教育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作用,面对教师的批评,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产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五)勤于沟通,加强与科任教师、家长的联系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创建,离不开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学生家长三方的共同配合。首先,班主任应该与各科老师进行密切的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思想理念。因为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工作,而各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起着渗透的作用。所以,班主任与各科老师之间的工作是密切相连的。班主任只有加强了与各科教师之间的沟通,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其次,因为学生的家庭环境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农村学校,班主任进行家访时,虽然走村串户比较辛苦,但为了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班主任还是需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进行家访,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次家访时,班主任应当先尊重学生家长,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让家长先充分地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再委婉地提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后能够帮助孩子及时地进行改正。并且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家长传授一些相应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呵护下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戴兢陶,吴一平.简论班干部的培养[J].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103.

[2]王英蓉,张紫薇,王孟妍,等.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0):171.

四川省屏山县书楼镇新大小学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