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幼儿园教师讲故事的小技巧

2020-09-10 18:23何冬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重音气息讲故事

何冬梅

故事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讲故事是向幼儿传递知识、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它能在丰富幼儿经验知识的同时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如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注意以下几个小技巧,可以提高自己讲故事的效果。

1. 发声准备——腹式呼吸

美妙的声音来自正确的呼吸,气息短,做姿不正确会造成紧张。坐如钟,头背一线,双脚自然垂直,深呼吸时要深,不要耸肩。呼吸,要有一定的呼吸储量,要口鼻共同呼吸。呼吸要深,要用丹田呼吸,将两肋打开,小腹收紧,肚皮始终是硬的,这就是气息支撑。不要管自然条件多么困难,也要求播音主持把气沉下去。胸腔共鸣能产生磁性的声音。

2.音量的控制、重音和停顿

在跟孩子讲故事时要根据场地的条件、观众的多少及距离观众的远近来调节、控制自己的音量,使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让观众听得见并且起来不吵、不炸、不费劲。使用话筒要注意呼吸、远近、不炸麦。

讲故事时,要根据故事内容注意使用重音和停顿,为了显得生动、突出故事重点,就要使用重音,如句子“明天我和你一起坐车去长城”,大家可以试试在不同字上加重音就会会有不一样的意思表达。另外,重音的实质是增加音强和音长,不一定都要大声读,有时反而要轻读。如“暖和的春来了”中的“来”就要重 音轻读,并适当延长读音,以表达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故事《白雪公主》中有这么一段:王后听说白雪公主还活着,气得只咬牙齿:“哼,谁比我美丽,我就害死谁!”在读王后的话时,应该在“我”后面作强调停顿,并插入急吸气,吐粗气,表现王后气急败坏。毒辣凶狠的形象。再如故事《猴子捞月亮》中“像“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可以不停歇来表现情势紧迫。”

故事讲到关键的地方,可以停顿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要设置一些提问,或者卖一下关子,故意提起小朋友的胃口,启发幼儿思考,再次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重新集中注意力来听老师讲故事;另外还有,在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部分要有特殊的语言来提示小朋友故事开始了或者结束了,引领小朋友的情绪从开始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起始过程。

3. 声音的高低起伏

人们在说话时,声带拉紧,声音则高;声带放松,声音则低。声音高时,显得响亮清脆,在情绪上能给人以明亮、愉快、兴奋和振作的感觉;声音低时,显得幽暗,沉闷,在情绪上就会给人带来压抑、深沉、哀痛和负重的感觉。利用声音的这种特有的作用,就可以表达出作品中的各种思想感情。除非特殊需要,否则切忌拿腔拿调。

4. 速度与节奏

对幼儿讲故事时的语速的指导,首先要确定好基本速度。太慢便很难讲出生动感人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根据情节变化而变化。如讲到重要的地方时、老人讲话时、承认错误时、从远处喊人时、慢性子人说话时、弱者在强者面前说话时,语速 应稍慢,讲到高潮时、情态紧迫时语速应稍快。

讲故事切记一气呵成。讲故事好像交谈一样,是一个互相交流及分享的过程,老师要留意幼儿的反应,何时停顿、发问、总结均十分重要。幼儿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不能自主地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老师的身上。所以他们在停故事的时候,听着听着就开小差了,另外他们的思维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转的快,往往我们用我们的速度讲述故事,他们却不可能把故事的内容全部听懂,所以我们在讲述故事的时候需要把一些重要的、精彩的部分进行重复,孩子们喜欢这种重复,他们不会对这种重复感到厌烦,相反他们在重复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记住了这部分的内容。

5. 气息的运用

气息,是指生活中人的呼吸,平时没人注意。而在讲故事时气息的运用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它的技巧就包括二十多种,比如:倒吸气表现尴尬,急促的呼吸表现生气……气息的运用在语言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孤立的运用它是不行的,它较多的运用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把气息同声音、语言、思想、感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

6. 眼神的运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也是个人魅力最好的释放窗口。演绎者的眼神在运用上有几个基本原则:

(1)注意力要集中,只有集中注意力,你的眼神才集中,眼睛才有神。

(2)交替運用全接触和点接触,所谓全接触是指用目光扫视每个听众,所谓点接触是指和重点的听众做眼神交流。

(3)不要把视线一直集中在某个角落或某人身上。

(4)避免向上、向下或不看听众,你的目光要80%聚焦在听众

(5)切忌一直盯着讲稿、书本。

7.对故事进行分析二次加工

在不改变故事原有情节的基础上,围绕故事的中心把故事的内容进行删减或者通过情节的润色来丰富故事内容,把表现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加上小朋友爱听,又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更生动地表现故事情节。如有些故事中人名、地名太多,特别是一些外国的人名、地名,孩子听起来容易搞乱,也记不住。讲述时,可以把不必要的人名、地名去掉或变换一下;如讲到兄弟三人的时候,就用“老大、老二、老三”或“大哥、二哥、三弟”,这样一听就清楚了。

另外,在不改变故事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的细节进行扩充,把表现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加上小朋友爱听,又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更生动的表现故事情节。尤其是从小朋友的特点出发,使用一些重复、象声词等方法来配合小朋友的胃口,是故事更充满童稚性。可以把一些平铺的叙述改编成人物的活动和对话。例如:小花狗看见小青蛙,叫她一块儿出去,小青蛙不肯上岸,要到泥里去睡觉。不如改成:小花狗看见小青蛙就喊:“小青蛙,小青蛙!”小青蛙把头从水里伸出来:“什么事呀?”“小青蛙,这么冷的天,别在水里游泳了,上来跟我一块儿玩吧!”小青蛙一听,呱呱呱地笑起来:“小花狗,我不是在游泳,我是要到泥里睡觉呢,明年春天再见吧!”

8.不断学习、借鉴,提高讲故事能力

要想绘声绘色地讲好每一个故事,并能吸引孩子,对孩子起到练好的教育作用,需要多学、多听、多读、多练,熟练掌握故事的艺术处理方法的。比如,可以借助喜马拉雅、云听、荔枝、猫耳、配音秀等APP,多听别人讲,多练习,提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总之,要像绘声绘色地讲好每一个故事,吸引孩子,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是需要多学多练的,只有熟练掌握讲故事的技巧,才能讲出孩子们爱听的故事,带给孩子艺术享受,为孩子们打开认识世界的门。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重音气息讲故事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重音和语调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