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毛笔书法以“汉字”“意义”为中心整体书写训练的课堂教学研究

2020-09-10 18:23黄彬南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汉字小学

黄彬南

摘要: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内涵丰富厚重。如果结合汉字的文化,以汉字的有意义的整体训练为书法教学内容,可以克服书法单纯技法训练比较枯燥的特点。以丰富的汉字文化内涵、传统文脉文史智识,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内在兴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为根基,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获取艺术创造力。笔者将总结当前的书法课堂训练方式现状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专业,以汉字有意义的整体训练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 书法课堂 汉字 整体训练

一、正确认识学习书法的意义

(一)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五千年来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融成一体,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在2011年的8月,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开展书法教育提出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需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要求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

(三)当前,全国各地学校相继开设书法课程或兴趣小组,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学校的老师在课堂教授书法的时候,多以讲解技法,对笔画分解式训练为主,学生过多的关注笔画的细节动作,往往失去了对汉字本身应有的意义。小学书法课堂的开展的意义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让孩子通过学习书法来了解我们中国书法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热爱文字,喜欢书写。

从教学实践来看,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意识不够,因此要提高老师对汉字的意义的认识,让老师对书法史有一定的了解,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对汉字的意义有敬畏之心。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讨论。下面就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个人一点观点:

二、书法课堂以汉字有意义的整体训练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师讲生练”相结合

老师讲解要简洁明了,不一定面面俱到,但要抓住重点,把主要的规律先讲,比如先找出一个字的主笔、收放关系、高低位置等,也要把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找出来,给学生先打“预防针”,刚开始不能向学生讲太多的书法理论,应遵循由易到难,以学生听得懂为原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书写的技巧,教师可以单字讲解然后示范,让学生看清楚运笔的方法,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示范学生临摹,学生既为老师的书写能力佩服,产生仰慕之情,又可直观的进行模仿,书写出来的效果自然不差。这样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书法的基本功要扎实,对篆、隶、楷、行、草都要有涉猎,尤其要熟练篆、隶、楷书,这三种书体在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经常要给学生示范。

在书写之前,要跟学生“明规矩,树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学生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好习惯,做到一看,二写,三比,四改的书写顺序,每次写字前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的好习惯。学生只要长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保持认真的书写态度,不做无意识、无想法的书写。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老师应巡查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等常规问题,要及时表扬写的不错的同学,特别是班上比较调皮的同学,要多发些身上的优点,哪怕整个字结构不好,都要挑出某一个笔画来进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同学的积极性,那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存在的问题,就要找出共性的问题,集中在投屏统一讲解,不一一示范,这样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同学们的练习时间就可以大大增加。另外,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同学们的结构,保证字形结构合理,美观,符合汉字规律,再来追求笔画的到位与及神韵。

下面我将以一节书法课为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一日千里”这个成语,第一步:文化引入,把这四个字用篆、隶、楷、行、草集出来,放在一张图片上,引导学生去了解这四个字的前后今生,然后讲解“一日千里”的意思。第二步:体验写字:让同学们对着楷书的范字进行体验书写,老师巡查同学们的书写,巡查过程老师有意识的挑几张有代表性的作业出来。第三步:欣赏提高,让同学们先进行点评,老师结合同学们点评加上这节课要讲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分析,比如这四个字主要要掌握的是“横平竖直”、“等距相等”的规律,老师通过示范讲解,同学们再模仿老师的示范再进行练习,练习完后老师再巡查指导,然后渗透写作品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让学生重视,用认真的态度完成最后一遍书写,老师再找出部分作品再进行点评和鼓励。第四步:以书导行,让学生找出“一日千里”这个词语的相关典故,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二)注重文字的整体意义

摒弃以笔划、结构的分解式练习为主的训练方法,构建以汉字文化,有意义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整体,从文化入手,从字型、意义的解读,诵读,单字书写的笔画和端正法则的渗透和书法审美的培养,希望以汉字文化为根基,学生习字体验为重点,进行作品欣赏的美育熏陶,以书法文化引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落点,构建文化引入——体验写字——欣赏提升——以书导行四步走的教学流程。以作品“创作”为课堂目标,以“创作”带动临摹,在作品创作中渗透技法训练的书法训练方法。以有意义的成语、诗句等为内容,书写、训练内容皆与国学、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相关,立足“有意义的书写”和“有意趣的书写”。

比如学生在练习书法过程中,通过对文字的演变史,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前后今生,又或者让学生了解“王羲之入木三分、怀素芭蕉练字、智永退笔冢”等经典典故,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能让学生对中国艺术有深刻的认识。其次,书法和汉字是紧密联系的,练习书法有助于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比如“家”字,从篆书的“家”字来看,上面是房屋的顶子,像个轮廊一样罩着。而下面是个“豕”字,就像一头倒立的小猪。在《说文解字》上说:“家,居也。”人能经常居住的地方就是家。由此可见,通过对文字的赏识,学生对文字也会有一种爱慕之前,自然下笔如有神。

那么,书法欣赏是书法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欣赏提高环节,要让学生先懂得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之美。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会在学生在欣赏作品过程中,从作品结构的收放,点画的轻重,墨色的干枯,行笔快快慢中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具备那些条件呢?比如:1、字形结构合理2、用笔准确到位3、整体章法大小合理等要求。在欣赏的过程中就学习了书写的要求和训练的目标。所以说,学生对于书法兴趣的产生最初来源于欣赏,欣赏是进入书法艺术学习的最初阶段。只有学生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提高认识与欣赏,对历代书法名家及名作的崇拜与热爱,才能在技法训练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兴趣及反馈

书法是一门个性非常强的艺术,不同性格的人写出来的字或者笔画轻重都不一样,100个学生写同一个字,都会由100种风格,比如,我上課会找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古今有很多书法家都学习临摹过,那我会找出王铎、董其昌、褚遂良、启功、陈振濂等名家临摹的兰亭序给学生看,提高他们的欣赏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符合规律即可。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他们对学习尚处于无意识阶段,在书法学习中更缺乏目的性。为此,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心里状态,认知规律,在教学中采取鼓励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在书法上有天赋,书写感觉比较好的学生,从专业角度来引导来培养书法技能,那么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结合同学们的特点,通过点评时先肯定书写比较好的方面,再指出个别问题让其修改改正,每次点评不能提太多问题,先解决最严重的问题即可。总之,在对学生评价时以鼓励、赞赏为主,让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掌握书写的乐趣。

三、结语

以汉字有意义的整体训练,要立足“有意义的书写”和“有意趣的书写”上,先让学生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再用笔墨来书写,这样书写出来的字才是有血有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成为新时代中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 吕品.中年段学写毛笔字的有效教学[ J ].教育教学研究,2010(44).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弼教小学

猜你喜欢
汉字小学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