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2020-09-10 18:53白妮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愉悦解决参与

白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他们在愉悦的合作学习环境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合作、愉悦、参与、解决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的思考成果转化为小组共有的成果。“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通过互相启发与争辩来解决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疑难、错误,使探究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进行。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就要合理构建小组一个合作小组中,应该包含班级中各个层次中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分组。一般情况下,小组成员在4——6人之间,其中各个层次的学生比例应该恰当。各个小组应该明确其他成员的责任和位置,要根据每一个的具体情况确定组长、记录员、汇报着等。当然,对于每个学生担任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实行轮换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锻炼。这样做既便于同伴间的合作,有利于组内的公平竞争,真正起到相互学习、讨论、交流的效果。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应包括:表述自己的思想;倾听别人的诉说,在倾听中做到理解与辨析,从而给予正确评价。再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以“指导者”代替“权威者”,把学生推向合作交流的前台,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活动中教师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给大家听才是一种享受,得到大家的评价才是一种进步。适时表扬赞赏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得认真和敢于怀疑、否定别人观点的学生。当然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对学生放任自流。而要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甚至参与者。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教学中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如:学生思考陷入困境;问题解法多样,寻求最佳解法;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教师在出示讨论题后,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操作时,教师要行间巡视,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调控。

二、认真备课,为学生合作交流备材料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过程。”当前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这对于学生来说任然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里面很多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教师不能把这些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去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我们教师在备课中要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均应从“知识建构;情感态度;学习的反馈与控制”等方面入手,积极为学生准備合作学习的材料。

三、精心设计,把“强迫”合作变为“需要”

如在教学实际测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必要的测量工具,让学生自己对学校操场、围墙、教学楼等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没有花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有测量的需要,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完成,自然而然就进行小组合作,从而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波,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自主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及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四、科学评价学生,体现公平、合理的竞争

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学生的回答是全体成员交流合作的结果,代表着小组的成绩,所以,教师既要考虑成绩好的学生、又要照顾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既要提结果,更要提过程,比如开始是怎样个人持有不同观点,怎样因观点不同而争辩,最后如何形成统一意见。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定小组成绩,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体精神。为了体现评价公平合理,对同一问题应由每个组成绩相当的同学回答,避免组间竞争,应评比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结果。

五、重视评价过程、 充分激励学生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帮助别人,学会使别人得到帮助。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合作学习的过程出发,考虑如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强化训练、巩固,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因内容调整而使教案为动态的"教案",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对学生的一丁点成绩,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鼓励。内容要设计的少而精,给学生以足够的交流时间。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他们在愉悦的合作学习环境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紧要使用,更要结合我们的学生实际选择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张靖. 有效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之我见[J]. 新课堂:数学版, 2012, 000(003):34-35.

【2】王赛军.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之我见[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11):149-150.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官庄镇学区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愉悦解决参与
高职语文教学中审美理念的培养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幼儿遨游书海尽享阅读的愉悦
语文教学中高效愉悦课堂的构建研究